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人都在干什么】

2019-07-18 11:16 作者:一般路过久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

这篇其实是我玛丽科普的复刻版,想单看玛丽请走我b站

手头资料少,书城懒得跑(说到底还是条懒狗.JPG)

(写这篇的时候我一直在看faiz(划掉),本篇大部分资料源于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趁机安利一下)

正文↓↓↓

【“这日子没办法过了”】

如果你初中历史没有白给,你应该知道法国大革命始于1789年,结束于1794年,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之一。法国为什么会爆发这样的革命,原因不只是玛丽皇后的一句“没有面包他们为什么不吃蛋糕”和什么新兴思想的崛起,而是一些更实际的东西。

首先,法国在1740年人口开始暴涨。法国人口在1700年至1790年间人口由2080万人到2760万人,增长率为32%。

这种现象在东北部的人口大区阿尔萨斯表现的尤为明显。而且此时农民的生活也极为窘迫——热爱农耕,结果地盘被地主抢了,你只是一个dd打工仔,处处都能让你的老板们不快。你生活的地盘环境比贫民窟还要糟糕,就算你是首都居民也不能幸免恶臭的环境。

来看看路易·赛斯田·梅西耶对巴黎的描述吧:

“如果有人问我一个人如何生活在所有罪恶和邪恶堆积的地方,呼吸这被腐臭烟雾污染的空气,居住在屠夫,下水道,尿液,成堆粪便,染坊,制革工人和皮革工人中间,呼吸着大量木料和煤炭燃烧产生的烟雾,以及铜匠铁匠作坊散发出砷,硫和沥青颗粒;如果有人问我,我们如何居住在厚重的恶臭空气构成的无底洞里,方圆六公里都能看到,闻到空气中的烟雾,空气无法流通,只能在房子构成的迷宫中打转……我的回答是,巴黎人对潮湿的武器,讨厌的蒸汽和恶臭的污泥早已习以为常了。”

当时伏尔泰在英国流放时,曾给国内写过信说希望国家投一笔钱给城市环境美化。当时的巴黎居民也对一个“崭新的巴黎”怀揣着无限的遐想,喷泉,演出大厅,挖掘出的名胜遗迹,整齐的人行横道……1786年路易十六也良心发现,想美化三千万法郎重修巴黎,于是,上述的设施就全部都没有实现。

其实在当时法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时期,虽然对外抗战(独立战争插一脚,奥地利的王位继承插一脚)的债务和皇宫贵族们的挥金似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但一般家庭的生活不算太差。而1785年,1788年的法国由于严重的旱灾,粮食收成少的可怜。1788年7月,一场冰雹再次让还没从旱灾中恢复过来的农业陷入绝境。面包的价格几乎翻了三番,每家每户几乎50%到80%的支出都消耗在了面包上。也难怪让农民忍无可忍。关于吃蛋糕的说法,蛋糕的价格在当时是比为了果腹的面包低的,当时的贵族不好蛋糕这一口。当然这也是说法之一。

贵族穷奢极侈,农民莫得饭恰。


【西方和伪东方的斗争】

在大革命前,有两种学派的思想成为了主流。一种是以魁奈,李维尔等人为主的经济学派和重农学派(有儒家重农影子的学派),一种是以卢梭,伏尔泰等人为核心的哲学学派。启蒙思想如同雨后春笋根植于这片土地。大革命发展的进程似乎有些“令人生畏”,它把法兰西的法律,风俗习惯扼死,波旁王朝原有的那一套全部木大。有些人说大革命是上帝的福音,有些人则认为它是丑陋巨大的怪物,具有恶魔的全部特征。

大力革新是否正确,在这一点就可以显现出两派的分歧。经济学派和重农学派看重的是吃饭。他们认为:光靠传统的机构是无法实现设想中的革命的。“个人的权利都是虚无的,只有公共的权利才是正直的”说这些话的并非一个个肥头大耳的资本家,而是精干正直的政府职员。他们怀揣着“只要是革命中的障碍就粉碎”的观点进行着革命,却没有思考过真正的政治自由——公共权利是否可以和人们渴望的生活所具有的权利划等号,这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经济学派和重农学派做的出彩的是什么,用重农学派的创始者魁奈举个例子:他极其憧憬中国政府的做法,这块在后世

被分的七零八落的蛋糕国家似乎成了他们眼中的理想乡。君王每年奖励有杰出科技成就的人,唯一的宗教只有哲学,文人就是贵族。1756年,路易十五也在魁奈的影响下亲自耕了田,这位大哲学家故此也获得了“欧洲孔子”的名声。说到底还是类似于富民富国,天下仁礼的思想。

再把镜头转回我们的哲学学派。

大革命时期可以说是哲学家的黄金期,无数让当代高中生大学生头疼不已的哲学家出现于此时。哲学学派也在大革命乃至后世有着更高的反响。(哲学弱鸡开始发言)

18世纪的哲学涉足自然科学,社会学,民事,政治法律等等等等。人民的主权,社会制度的绝对地位等等(你可以说他们就是大革命)。其中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他致力于“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护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人权至上,从这里就可以寻找到法国大革命的主要纲领。

其实,在大革命中最有名的哲学家非伏尔泰莫属。这位哲学家的一生也可以是跌宕起伏:写诗→被指讽刺→流放→回国→再次写书被查禁→躲起来15年→被重新赏识且当官,在他流放到英国这三年中,他写下了《哲学通信》,将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带进了法国,纵身跳进了启蒙思想运动的洪流之中。他在这本书里对很多哲学家的思想持批判之意,最后将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他认为专制是行不通的,法国必须效法英国选出一位贤明的君主来施行君主立宪制。虽然君主立宪制没有施行,但他的作品对大革命的推进功不可没。

下期搞什么随缘吧,up比较咸鱼,可能有些方面做的不好或者文章中有漏洞,欢迎你的批评指正~ciao~!



【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人都在干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