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原来【藤本树】既不是“神”,也不是“天才”

我在第一遍阅读完《蓦然回首》(原名《ルックバック》,即《Look Back》)之后,最先是感叹于这部作品的优秀,分镜构成流畅自不必说,同时剧情构成巧妙、桥段富有创意,最突出的还是极强的表现力,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和角色演技,传达出了震撼人心的情感。
对于这篇作品的风格,我确实感到了意外。
在这部短篇之前,我只看过【藤本树】的《炎拳》和《电锯人》,也都只是看了一部分。当时对于这两部作品最明显的感受是,基本上只用看上几分钟,就能很清楚的感觉到,这是能够在网络上人气爆火的作品。因为作者是丝毫不吝啬在作品中加入娱乐元素的,也就是与人类最根本欲望相关的元素,这种元素的添加甚至到了有些生硬的程度。
但在这篇《蓦然回首》中,【藤本树】几乎抛弃掉了一切娱乐与商业元素,似乎是创作了一篇完全表达自我情感的漫画。
不过当我看到角色【京本】死掉的剧情时,我有了一点“果然还是【藤本树】”的想法,这种虽然能让故事精彩,但略有“生硬感”的剧情还是出现了。

这确实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但在阅读完之后,也让我产生了一点点疑惑。
“死亡”真的是这部精心设计的作品中所必要的元素吗?
这部作品表现出了“两个角色的友情”与“对漫画创作的热情”两种情感,但这两种情感似乎有一种“平行感”或“疏离感”,这真的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全部情感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去搜索了一下【藤本树】相关的资料,想要去多了解一下这位作者。
我找到的一篇文章中有介绍到,【藤本树】在出道之前画过多部短篇漫画,其中也有多部作品是获奖或被杂志刊登的,从这个经历就可以看出,【藤本树】在漫画创作上绝不是横空出世的天才,他所投入的努力一点都不少。

我认为这应该是对【藤本树】作品比较全面的整理了。除去《炎拳》、《电锯人》、《蓦然回首》,一共还有9篇作品,我找到了其中的6篇阅读了一下。
在阅读完这些作品之后,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就是我对于《蓦然回首》中的那些疑惑,也许是可以解开的了。
因为通过这么多的作品,我对【藤本树】的创作风格有了新的理解,我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了一个很明显的关键词,就是“直接”。
【藤本树】作品的主题,其实一直都是在表现人类正常的情感是什么样的,只是他把故事的环境都设定在了极其扭曲的世界中,这份正常的情感才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甚至有些变态。
而他不管是描写角色的情感还是世界的扭曲,从来都是非常直接的,几乎毫不隐晦,好就是好、坏就是坏、高兴就是高兴、愤怒就是愤怒。
带着“直接”这个关键词,我重新阅读了一遍《蓦然回首》,果然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以下就是我现在对于这部作品非常主观的个人理解。

这部作品的两位主角,叫【藤野】和【京本】,两个名字合起来就是【藤本】,我想绝大多数的读者都应该想到了这一点。

而我对这一信息最“直接”的理解是,这篇作品从头到尾,两个角色都只代表一个人,也就是【藤本树】。
既然两个角色都是【藤本树】,那他们代表了什么含义呢?
故事里也表现的非常清楚了,【藤野】就是想要画出能被别人喜欢的作品的【藤本树】,【京本】就是对创作漫画充满了热情的【藤本树】。
而这部漫画就是【藤本树】对自己漫画经历的“直接”回顾。
【藤本树】在最初画漫画的时候,很满足于别人对自己作品的喜爱。

但是他同时开始察觉到了自己对于漫画创作的热情,这份热情让他感受到,自己现在的水平,还画不出心里所追求的理想作品。

因此从这时开始,他开始不断地学习和练习创作技能。

虽然非常的努力,但始终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
此时画出的四格作品“真实”,正是让他意识到了,自己实力不足这个真实的情况。
因为受到了打击,【藤本树】开始决定放弃创作漫画了。

故事中【藤野】到了小学毕业的时候,我想这个“毕业”就是意味着,【藤本树】真的要从漫画创作中毕业了,在做这个决定前,【藤本树】想要再确认一下自己对于漫画的热情。

【藤野】来到了【京本】房间的门外,也是【藤本树】看到了自己因为热爱漫画而努力创作的情景,心里下定了一个决心。

在以前的一篇采访中,【藤本树】被问到出道的目标,他的回答是,“大学毕业没出道就去死”。

故事中【藤野】给【京本】画了一篇四格漫画,内容正是“不出门=死”,结合前面的这段采访,我相信【藤本树】此时下定的决心是,一定要出道成为漫画家。

也就是这个决心,彻底激起了【藤本树】对于漫画的热情,故事中【藤野】第一次见到了【京本】,也就是【藤本树】开始面对自己,对于漫画创作的热情了。

从此以后,【藤本树】开始以画出别人喜欢的作品为目标,不停地进行创作,同时伴随着自己那对于漫画的热情。这段时间【藤本树】一定是非常开心的,通过漫画又挣到了钱,又使得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他心里想着,还好选择了漫画这条路。

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了【藤本树】获得连载的机会。故事中【藤野】和【京本】被告知可以开始连载的时候,编辑说了一句,你们已经创作了7部短篇了。不知是不是巧合,我之前所找到资料上,【藤本树】在开始连载《炎拳》之前,刚好是创作了7部短篇。

也就是【藤本树】要开始连载《炎拳》的时候,他自己的心态产生了纠结,他觉得现在的状况非常顺利,只要开始连载就成功了,自己绘画水平不足的地方,也可以让助手来完善。
但是那份对于漫画创作的热情,给出了另一个坚定的想法,“我想画得更好”。

从这时起,【藤本树】一边连载着作品,也一边努力在提升自己的画技,但是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漫画热情也不见了。

故事中【藤野】连载的作品,出版到11卷后,就再没有增加。而【藤本树】的《电锯人》刚好就是连载到11卷。故事中那重复很多的第11卷,可能正是代表着,【藤本树】在连载完《电锯人》的时候,已经完全画不出新的故事了。

而与此同时,有另外一件事给了【藤本树】十分沉重的打击,这个打击甚至直接杀死了他对漫画创作的热情。
故事中是【京本】因为无差别袭击而不幸离世,而这个事件很多人联系到了现实中真实发生的事件,我认为是有可能的。
但我觉得可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来自于读者对《电锯人》的恶意评价。其中两个关键信息可能是对【藤本树】伤害最深的,也就是故事中杀人凶手说出来的,觉得“作品在辱骂自己”,另外就是“他的作品抄袭了”。


这个打击对【藤本树】的伤害应该是很大的,已经让他想要放弃画漫画了,甚至开始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做漫画家,如果不画漫画自己就不会受到伤害了。

在【藤本树】完全陷入低谷的时候,他真正开始了一次对自己人生的回顾。
他向那个对漫画充满热情的自己提出了问题,如果当初没有选择画漫画会怎么样?

得到的答案是,即使没有画漫画,自己也会一直画画,一直创作的。

那么既然会画画、会创作,就一定会再受到别人的恶意评价,到时你要怎么办?
得到的答案是,这些恶意评价者是错的,他们只是无差别的自我发泄,想要画出让别人喜欢作品的自己是能够击败他们的。

在得到前两个答案后,他问出了终极问题,既然会一直画画,既然不会再被恶意评价伤害,那么为什么要放弃漫画呢?

对于这个问题,【藤野】甚至没有回答为什么,而是直接的说出“最近又开始画了”。
【藤本树】的创作热情又被重新点燃了。

在此时,故事中的【京本】创作了一篇四格漫画,并通过房间门缝传递给了【藤野】,这篇四格的名字,日文叫《看背后》,翻译成英文就是“Look Back”。
我觉得这篇四格漫画所代表的,就是我们现在所看的这篇《蓦然回首》,是【藤本树】重燃漫画热情后创作的作品,同时也是画给自己的作品。

故事中【藤野】打开了【京本】的房间,就是【藤本树】想要再次面对那个充满热情的自己,而房间中已经没有了【京本】,这并不是说【藤本树】的漫画热情已经没有了。
【藤野】在房间中看向背后,门上挂着那件有自己签名的【京本】的衣服。这里再次表明了,之前一直在这个房间里,穿着这件衣服的【京本】,其实和【藤野】就是同一个人。

最终【藤野】拿走了这篇四格漫画,把它贴到了自己画桌前面的玻璃上,继续开始了创作。

【藤本树】带着疑问创作了这篇《蓦然回首》,也是通过这篇作品解答了问题,并在最后一页画出了这个答案。

1. 他依然会以画出别人喜欢的漫画为目标,并一直画下去。
2. 他不会再遗忘那个对漫画创作充满热情的自己了。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部短篇漫画《蓦然回首》,很个人很主观的一个解读,我相信一定是无法完全符合【藤本树】本人的原意的。
但读者是否能够完全理解这部作品的含义,也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我相信这就是【藤本树】画给自己的一部作品,只有他自己能够真正地评判这部作品。
对于【藤本树】这位作者,我也有了两个想法。
他肯定不是“神”,他一样会面对众多的烦恼,一样会迷茫甚至放弃,没有神力会帮他解决,他也要靠自己的勇气来面对。
他也不是“天才”,他对于漫画创作所作出的努力,是不能被一个称号所掩盖的。
最后,不管【藤本树】到底是想通过这部《蓦然回首》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勇气”与“努力”,希望大家能够以此来共勉。


期待《电锯人》第二部的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