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八極拳的訓練過程
講者:葉啟立教練
紀錄:盧韋斯
八極拳的訓練過程
(講於 2001 年 8 月 23 日八極拳協會大專暑假集訓營) 「八極拳」到底是甚麼呢?
想我們一群師兄弟,學八極拳已經二十多年了,卻仍有人對它是如此陌生!
我們一定會遇到這問題,原因在如何認定我們的技藝,以及是否了解該技藝的傳 承過程。
每一門技藝,在每一代的傳承過程中,肢體技能上必須從頭開始。然而 在記憶、經驗統整的部份上,則是可以累積的。故此不必相信一代不如一代,否 則這門技藝便沒有學習價值。
講到拳術的傳承,必須以「用法」為根本:「拳」的設計,必定是以「用」為標 準,為應用而設。這是拳法的原始目的,是不可能被取代的。至於涉及精神、內 涵、 養生等,不過是練拳的「附加價值」。附加價值,絕不能取代其本身價值。 因此在拳術的傳承中,掌握著這個前題,才可以不致偏離原型太遠。
然而讓人遺憾的是,儘管掌握著根本,但學者沒辦法理解老師之意,仍是傳承過 種中的最大障礙。
像劉師雲樵,他跟隨過李書文、宮寶田這兩位老師。然而,我們相信相信劉師的 模仿能力很高,但恐怕在他身上只看到李、宮兩位的七八分而已。(ps:能有一分就算不错了)
那是因為劉師 太早離開老師了,對於拳術的一些重點,並無法真正理解。
為甚麼會這樣說呢?
李書文這個人,打拳時出手兇狠,性格冷靜孤僻,本來就不 容易為人所了解。加上他的拳又是老年時,將一生的技巧心得融合而成,已經達 到精 準、簡潔的程度。這種經過「脫化」的拳,拳越打越簡單,猶如小孩子打 拳不會做作。(ps:原文作者的臆想。)
李師祖用這東西教授劉師,劉師根本不認同,還認為這老頭的拳「沒 甚麼」, 「只會叫別人放鬆,自己卻打得硬繃繃的,一點都不好看。」程度差太 多,觀念根本不同,也因此劉師不能理解李師祖之意,只知道自已老師教給自己 的八極拳,和 教給別人的都不一樣。他不明白這是一位大師,在晚年時把一生 所得經過脫化而來的精華,反此因此讓他一生感到困惑。
至於他的另一位老師宮寶田,何嘗不是如此?當時劉師要跟宮師祖學八卦掌,然 而旁邊卻跟著一位李書文。一位行家要在另一位行家的面前教他的學生,能夠隨 便教 嗎?
(ps:能,因为就没把刘当徒弟。李书文的个人刀法集—夜战刀,不会。大枪套没有。)
堂堂一位成名的大家,在這種場合教點隨便的東西,一定會被人認為 沒功夫。也因此逼得他只能「挖箱底」來教,把最精華的體態都教給劉師。所以 此時宮師祖 的其他學生,儘是練些初級的東西;而劉師卻直跳高級。但是在拳 術上,一開始教「最好的」,對學生而言就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