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研之声 | 我在Airwallex空中云汇技术团队这三年:一群人如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作者 | Cathy He 何海南,Airwallex空中云汇精益研发经理

2019年6月底,我心怀着忐忑加入了Airwallex空中云汇新组建的收单产品团队,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和大家共同见证了这个产品实现从0到1的过程。
收单产品参与了特别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使用全新的发布系统以及谷歌云环境。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要求上线前不仅要做功能性测试,还要做充分的性能测试和混沌测试,再到后来做的每日发布。我们的开发、运维还有QA同事们一起,徒手把几十个服务在三个环境上搭了起来。后来,我们还成为了Airwallex空中云汇第一个有比较健全的监控系统的团队。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个收单大客户临上线测试的那天晚上,我和乔帮主(收单团队的技术老大)正准备去吃饭,但心里总觉得不太踏实,就决定把客户的配置再最后测试一下。然后发现因为有个配置和测试环境不一致,产品跑不起来。好在这个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后续客户也非常顺利地上线了。最后那顿饭乔帮主请客了,他说这一顿饭值得请。
即便后来我不在收单团队了,但是这些历历在目的回忆让我对这个产品线依然有着深深的感情。

在上一家公司工作的时候,我可能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测试阶段,但是在Airwallex空中云汇,QA团队的职责比我想象中大得多也重要得多。从项目伊始,一直到搭建、测试、部署和运行,大大小小每一步环节我们都需要参与其中。我不仅需要了解测试相关的知识,也必须更全面地学习更多技术和业务相关的知识。所以我觉得在Airwallex空中云汇的这三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成长速度最快的三年,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搭建起了更加丰富的知识模型。
这三年虽然忙碌,但始终让我感到内心充盈。沉淀在我心里的,是团队一起赶项目进度时疲惫却能依然玩笑打闹的温馨,是在不断争论中的成长,还有那群始终让我心怀感恩的人。这也是支撑我在无数次迷茫后,却能依然保持热爱,奔赴山海的动力。
Airwallex空中云汇是个有爱的大家庭。我的工作涉及到很多跨部门的合作,有许多需要额外考虑的东西。在这些时刻,我们的CTO Xijing总是给我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并在我需要去做一些选择的时候尊重我的想法;当我们团队的成员因病需要休息时,高管和HR的同事们会积极关心她的身体状况,并帮助她没有压力地回归工作;当我第一次和技术团队分享我们做的东西后,我的老板给我发了大段可以做得更好的点。
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唯有把这份心系每个团队成员成长的爱传递下去,方不算辜负。

Airwallex空中云汇的技术团队有很多非常有责任心的同事,即使大家各自手头上有很多工作,也总是拧成一股绳,充满热情而积极地把每个项目往前推,把很多东西从0到1地搭建起来。
我们最近在做可观测系统的迁移,这个项目跨部门的合作非常多,工作量也不小。在两三周之前,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个迁移什么时候能够完成,但大家在理解了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后,都积极地行动了起来,最终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了所有的迁移,那个时候我真切地觉得,是这个团队的每一个人在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我看来,这也是Airwallex空中云汇的技术团队所坚持的:我们始终心怀希望,不遗余力地去思考,并秉承工匠精神,也就是,从前期的产品设计,中期的搭建和执行,到后期产品上线后的运维,Airwallex空中云汇核心价值观里的Craftsmanship始终贯穿着整个过程。因为我们深知,只有持续打磨高质量的产品,才能赢得客户和合作伙伴对于Airwallex空中云汇的信任。
初创型公司的工作日常,就是不断地开荒。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技术之路,漫漫而修远。每每看到大家就某个问题争论、总结并执行解决方案时,内心总是会充满感动。那一刻会觉得,Airwallex空中云汇,是我们大家都放在心里的,并且愿意为之努力的地方。
一群人摒着一口气,一起去实现梦想,一生中能有几多回?
愿我们继续一起努力,一起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