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兵团——二战美军伞降团沿革小考第一章

本文资料汇总自鱼鹰社、指文、轻兵器等期刊杂志和网络相关爱好者资料,有个人的一些推测分析。感谢前人的成果,仅做交流学习,非盈利,愿抛砖引玉。
二战时期,美军伞降部队发展较晚,起点较高,战史丰富。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沿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祖国大陆相关爱好者对二战美军空降部队的具体装备运用的印象大多停留在1944年。本文尝试简述美军伞降部队1940-1945年具体编制武器装备发展,仅供参考。
一、背景
早在一战后期,伞降部队作战就已经被协约国军队提出,但是直到1930年代,一些欧洲国家才开始组建空降部队。 苏联于1931年开始组建空降部队,德国和法国的空降部队在1937年组建,次年意大利也开始组建。
二、草创
1940年春天,由于德军伞降和机降部队对挪威和低地国家的成功空降作战,刺激了思想保守的英美军队。英国和美国陆军开始认真研究伞兵和滑翔机部队的价值,但是最初美军在思路上只是把空降部队当作地面部队的辅助突击队,主流的构想空降部队不应该超过营级规模,如果有需要可以组建临时的空降团,但不作为常设单位。
1940年7月1日,在一批军官以及时任美军参谋长马歇尔和陆军航空队副参谋长阿诺德将军的大力支持下,美军在佐治亚州本宁堡成立了由主要来自29步兵团的48名志愿者组成的伞降试验排,探索伞降部队训练方法,装备和跳伞技巧。在这个过程中,试验排经过多次演习,证明空降作战是有价值的,同年9月16日,美军在本宁堡成立第一伞兵营。



最初的试验部队使用T-4型降落伞,穿着陆军的连体HBT工作服,A8或A9布质夏季飞行软盔(同时期陆战队伞兵营使用同款黑色皮革版本),1940年10月以后试验性地配发了第一版跳伞靴,这种靴子融合了老式高筒靴和1928型山地靴的一些设计,内部有支撑结构(估计是为了落地时缓冲),事实证明这些设计并不成功,亟待改进。

草创时期的伞兵部队大量使用了陆军航空队的装备

三、急速壮大
10月1日第一伞兵营改名为第501伞兵营,同时滑翔机部队也开始组建。临时伞兵大队于1941年2月25日成立,但是该单位不是作战单位,而是训练单位,主要是为组建的空降部队培养干部、探索空降训练和空降作战指挥工作。1941年7月1日美军成立第502伞兵营。第503和504分别是在41年8月22日和10月5日组建。 1941年5月美军受德军克里特岛空降作战的刺激,决定成立更高级别伞降部队。伞兵团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和讨论。但是这一时期,伞降部队在兵员、装备、运输机、训练设施等方面严重不足。




1941年开始美军开始在501伞兵营内试验多种伞兵装备,多款伞兵服和飞行服被测试用于替代连体HBT工作服,跳伞靴推出了第二版,但是仍然都不成功,唯一入围的是一种猎装风格的两件式战斗服,被称为1941伞兵服,它是后来著名的42伞兵服的前身。一种叫里德尔(reddell)的硬质跳伞盔被使用
早在1941年2月24日(一说2月15日),第501伞兵团的番号就已经被美军启用,但是随后整整两年,这个单位都没有投入实际运作。按照原计划,1942年初已经具备战斗力的501、502、503、504四个营被划归总司令部(GHQ)指挥,并开始扩编为团级部队,同年3月21日,临时伞兵大队扩编为空降司令部(简称:Abn Cmd 该部同样负责机降部队工作),其任务是组建部队、督促训练、研究空降作战战术理论。同时,该部被转移到北卡罗莱纳州的布拉格堡,但是新组建的部队依旧在本宁堡进行一个月的跳伞训练。1943年4月,空降司令部迁至布拉格堡附近的麦加尔军营(Camp Mackall),1944年3月1日,该地改名为空降中心。
随着部队的陆续组建,基础的伞降训练日臻完善,然而随后的事实证明,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在1942年,仍然有人争论是否需要像德国人,英国人和苏联人那样组建空降师。 一些反对者提议只组建临时单位,由伞兵团和机降团以及附属的支援单位组成。 而支持者主张由三个伞兵团和一个运输机大队组成一个空降师。 最初的两个空降师最在1942年7月批准成立,分别是第82师和拆分前者部分单位组建的101师。

这一时期的美军伞兵部队已经初具规模,采用3号橄榄色斜纹布制作的1941型伞兵服开始配发,和42型伞兵服相比只有一些小区别。第三版跳伞靴得到正式使用,由于这种靴最初由科科伦公司生产,因此被称为“科科伦斯”靴(Corcornas),这是二战时期美军空降部队的标志性装备,二战后根据统计总共有110种不同尺寸的跳伞靴被生产出来,该靴在1944年夏季开始逐步被1943型作战靴取代。
四、复杂的扩编成团
在40年—45年间,美军伞兵部队的发展沿革实在太过复杂,番号来回变动,人员也在四处部署,下面仅部分简述
1941年9月2日,第501伞兵团第一营(最初的501伞降营骨干)在澳大利亚解散,其人员装备被用来组建第 503伞兵团第二营(此时原先的的503伞兵团第二营已部署到英国,后改为509伞兵团二营)。1942年10月份,还未完全组建的503团接到命令开赴太平洋战场,503团辛克团长被调到佐治亚州塔科亚(Toccoa)军营负责组建506伞兵团,501团1营在巴拿马与503团主力汇合,正式成为后者的2营。 1942年11月15日,新的501伞兵团第一营也在佐治亚州的塔科亚军营被重建。
1942年3月2日美军又组建了两个完整的伞兵团,分别是由第502伞兵营扩编而来的502伞兵团,以及由第503伞兵营和第504伞兵营合建的第503伞兵团。到1942年底,八个完整的空降兵团被组建,1943年又增加了六个。1945年通过改编由机降部队组建了一个独立的伞兵团。



值得一提的是,506伞兵团在42-43年也是在塔科亚军营受训的,包括因为电视剧《兄弟连》而家喻户晓的506团二营E连。506团座右铭为科拉希“Currahee”,意为“独自站立”,Currahee是当时塔科亚军营附近一座山的名字,当时506团受训官兵经常从营地到科拉希进行折返长跑训练,因此得名。本意可能是指“跑到山顶勉强站立的506团官兵”。



塔科亚军营改名趣事
在506团刚刚进驻的时候,塔科亚军营的名字是图姆斯军营(Toombs),这个词还有一个意思是“古墓”,因为这个词不吉利而且在军营附近还有一家殡仪公司叫“塔科亚棺材公司”,所以1942年8月21日,当时的506团指挥(不确定是不是辛克),把军营的名称改为塔科亚军营。

第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