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春秋8 情自难通
景国
连城璧在朱厚照寝宫等他下朝。朱厚照正与众臣商议如何接管新得的齐国疆土,以及如何赏赐连城璧。
朱厚照回到寝宫,见连城璧在,惊喜万分:“城璧,朕已好久没见你了,真是一日三秋。”
“陛下已得了齐国疆土,该对付萧国了是吗?”连城璧并未理他的戏言。
朱厚照眼睛微微眯起:“城璧果然有计策。”
连城璧谦虚道:“不算什么计策,只不过萧国与连国接壤,有些事,城璧知道得比较清楚。”
朱厚照笑道:“哦,城璧之前不清楚,今日突然清楚了?”
连城璧不答,那晚碰到萧国公子的事,朱厚照一定知道了,景国王宫没有事情能瞒过朱厚照,所幸连城璧也没什么想瞒他的,连城璧想做的事只会给景国带来利益,在他面前,连城璧竟拿出了久违的真诚。
“萧国每年要向楚国进献岁贡,献的是萧国红玉。但从萧国去楚国必经一道峡谷,那峡谷在连国治下,所以萧国每年要向连国借道,如今日子也快到了。楚国刚得的齐国土地,中间隔着萧国,想必楚王会觉得如鲠在喉,不如陛下给楚国一个灭萧的借口。”
朱厚照思索半晌说:“嗯,这样一来,楚国疆土连连扩大,秦国应该坐不住了……”连城璧猜对了,景国几年来休养生息,国力渐强,朱厚照已生启衅之心,不过秦与楚有姻亲之好,他不敢轻举妄动。但如果楚国坐大,秦国一定会与景国联合,现在正是挑拨秦楚两国关系的机会。
“城璧!你说朕赏你什么好呢?”
连城璧凝视着朱厚照:“城璧想要的,陛下不是知道吗?”
朱厚照说:“哈哈,朕当然知道,城璧想借朕的力量回连国。你放心,朕决不食言。”
连城璧没说什么,告退了,但他恍然感到,这答案似乎不合他的心意。
连城璧走后,朱厚照的笑容陡然消失,他清楚,连城璧之所以献策对付萧国,完全是出于私心,他不能让公主离开,否则他在景国的身份便会十分尴尬。朱厚照眉头紧锁,连城璧城府如此之深,一旦放虎归山,他究竟该如何掌控?
连城璧回到住处,赏赐给他的财物已经送到了,除了一把剑,其他都是些金银丝帛,公主说得有理,对景国来说,连城璧始终是个外人。他渐渐明白,朱厚照虽然表面处事荒唐,实则心中是非分明,连城璧展颜一笑,这样也好,至少他不必留恋。他打开装剑的木匣,冷光乍见,剑上铸了花纹,是吴国的技艺,剑首铭文写着“景王照自作用剑”,连城璧诧异非常,景王亲用的佩剑也能赏赐臣下?是非分明……
秦国
“衡儿,你一直住在王叔家中,恐怕多有不便……”
齐衡停住笔,等着嬴稷继续说下去。
嬴稷拿起齐衡写字的素帛,这种帛用来写字平整润泽,可惜秦地不产,每年都要鄀国进贡,只有秦宫能存几尺,都给齐衡用了。齐衡现在已熟练掌握秦国文字,加之齐文本身较秦文更加规整华丽,齐衡写出的字十分漂亮。
“……寡人想,封你做御史中丞,专司兰台,以后给你建个宅邸。”
齐衡震惊地看着嬴稷,御史中丞,相当于副相。他毕竟是亡国之人,在秦国寄人篱下,身份尴尬,如今得秦王重视,没人敢当面诋毁他,却也因此会遭人嫉恨,如果他一步登天,恐怕连嬴稷都会惹上非议。嬴稷从齐衡手里拿过笔,在帛上写了个“衡”字,字体瘦硬,用笔却一丝不苟,细察竟与齐衡的字有异曲同工之处。
“陛下,我……何德何能……”
嬴稷正襟危坐,认真地对齐衡说:“衡儿,寡人有过考量,齐有《春秋》,楚有《梼杌》,景有《纪年》,唯我秦国记史寥寥数笔,不足为征。秦国重质轻文,对此无人看重,你自小在齐国耳濡目染,又有文采,交给你,寡人放心。”
这相当于将秦立国五百余年的一切交托于异国之人笔下,虽说嬴稷必会过目,但秉笔的无论如何都是齐衡,这是立名立言的千秋绪业。齐衡感受到嬴稷这份沉甸甸的偏爱与信任,心中大为触动。他站起身,向嬴稷稽首再拜:“多谢陛下!齐衡定不负陛下重托。”
嬴稷欣然接受,不过……
“衡儿,你打算只用君臣之礼谢寡人吗?”
齐衡抬起头,眼睛眨了两下,明白嬴稷意有所指,他起来坐到嬴稷身边,说:“陛下以君臣之分相托,齐衡自然以君臣之礼相谢,这是公事……至于私事……”齐衡勉强笑了一下。
嬴稷叹了口气,他略感后悔。原本齐衡因兄弟之情,对他多有亲近,被迫妥协后,虽然二人更为亲昵了,但嬴稷总觉得齐衡在学着取悦他,不似最初纯然天真。
“衡儿,你其实不必这样……”嬴稷看着近在咫尺的齐衡,“……唉,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