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月雨 竹 2代的评价,以及各种对比
开箱
耳机盒子很小,包装还行,符合定位。 耳机本体有些瑕疵,不过不影响听感。 线很差,里面混乱的接线外面都看得很清楚,在意外观的建议后期更换,不过我拿了兰的线换了一下听,听感区别很小,不在意外观就不是特别有必要更换了,毕竟换好一点的线就比耳机本体还贵了。
还买了清泉套,清泉套的包装什么的就不说了。
关于耳机套
我先戴了mistip听。我感觉是,竟然还不错?低频相比从前的水月雨耳机加强了很多,量感挺多的,不过还是在“杂食”的范围之内,没过量;质感还可以,不差。我看网上很多人说声场比较小,不知道他们和什么比的,我感觉在同价位声场不算小,但也确实不大。
然后换了硅胶套和清泉套。硅胶套听感在mistip海绵套和清泉套之间,我就不评价了。清泉套我认为更好,当然和硅胶套比我感觉应该各有喜欢的人在,只是我认为清泉套更好。清泉套的低音量感相比mistip是减少很多的,不过还是在“杂食”的范围之内,质感我感觉是更好了(?)可能是量少了我听不清瑕疵了的缘故吧,最重要的是清泉套的中高音明显清澈和开阔,声场一下子就打开了,和mistip闷罐头般的听感比太舒服了。不过鉴于很多人连兰都觉得刺,我觉得可能清泉套加持下高音对于他们而言会过多,那就换硅胶套,硅胶套的高音稍微少一点,而且声场也不比清泉小多少。不过关于我觉得声场大这件事,这是相对而言的,mistip我不觉得小,而我说清泉套加持下声场变大并不认为它到了秒杀百元耳机的水平,而是在一众百元里算是中等偏上水平。 注:清泉要买大一号甚至两号,不然你觉得刺就很正常了,因为买小了中低音全漏完了。这个套子外壳又薄又软,买小了戴都戴不住。 我下文说的刺是相对的。还有,等一下我会提到竹对于某些频段比较刺,那确实是有点刺,但我不认为mistip这种耳机套能解决这个问题,它让那些刺的频段消失同时让不刺的频段也消失,这么一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实也就有点齿音而已,其他时候基本听不出来刺,真受不了就买别家的。
和自家对比
和竹1没什么好比的,更杂食了,没那么刺了,低音上来了。调音风格不同,竹2我觉得更好(这不毫无疑问吗,还能退步不成) 那就和兰比。很多人都在问这两个哪个好,正好我都有。
都换了清泉套。我认为清泉挺配它们的。换mistip两个都闷罐头,特别是兰,高音直接消失,换清泉就很不错。对于只有硅胶套的也没关系,硅胶和清泉不会让这两个耳机的相对听感有什么变化,所以我就不用硅胶套对比了。 两个耳机相比之下,竹2的高低音更翘,兰中音突出。解析力半斤八两,竹高频清晰,但兰高频细节(似乎)更多(这得分类讨论,有些曲子听起来更多,有些少) 听现代流行电子音乐时,声场差距不是很大,竹的人声发音面积更小,竹更强的低频更刺激的高频使整首歌更有表现力。整体两个耳机类似,久听之下,兰更宽松的声音似乎舒服一些。不过竹的表现力强是毋庸置疑的。 听二次元。我发现竹的齿音有点刺,兰就好很多,竹的声音更青涩一些,兰听着显老显成熟(也许可以说更甜吧),兰的声音略远。 听EDM。竹对于一部分歌曲声场听着特别小,我不知道怎么回事,而有的歌则是差不多。于是我研究了一下,竹的高频在某些频段有突出,如果曲子在这一频段有左右分离不大的音色,就会显得这曲子声场特别特别小,而兰似乎没有这种突出。实际上竹的声场在大部分频段只是比兰略小,遇到刚刚那种情况时,听歌才会有明显区别。不过我试了下,换线好像改善了这个问题,而且我稍微煲了一下,好像也改善了这个问题,我之后多煲一煲试试,以后会在评论区说一下这个问题。竹高低频强,声音有点虚,不饱满,不够有张力,听melodic dubstep,midtempo就没劲,但对于Hardstyle,progressive house以及future bass等倒是很不错。另外,听EDM时,竹又不刺了,和兰差不多,兰总体更柔和。 听史诗乐(史诗乐和交响乐所指的风格有点不一样,史诗乐不是一个正经的风格,是一大类听着类似的歌的统称,像tsfh的El dorado,托马斯的kingmaker,各种电影原声如hans zimmer的《原野追逐》,流浪地球的《单程票》,我觉得都可以归为广泛定义的“史诗乐”的范畴。我想买这耳机的估计也没多少人用来听交响的,就不说交响了)这个挺考验耳机综合实力的。这里反转了,兰宽松的声音在这里就听着气势全无,主音色飘忽不定不实在,低音显得混浊,中高音有奇怪的共鸣声,特别憋屈,而且整个声音明显不自然,只有纵向还值得一提,而且只对铜号这类音色纵向大,各种弦乐听着纵向还不如竹;而竹高频稍微有点刺,显得像杂音,部分音色纵向略小,其它几乎全面比兰强,由于没有奇怪的共鸣声,再加史诗乐频段分布和EDM不同,竹在这里横向声场反而要更大,而且声音更自然,甚至有那么点临场感了(但不多)。 对于轻音乐。竹的包裹感强,而兰宽松,由于很多用钢琴作为主音色的轻音乐制作人并不是专业的,调音会高频低频偏少,中频多,竹可以弥补这个问题,于是就有了那种包裹感,不过值得一提,竹的高频对于特定音色显得刺,兰对什么都柔和。 我这里只列举了几个典型风格,其它我就不赘述了。
和其它类型或价位耳机比
百元tws:没降噪,清泉和硅胶隔音都不行,mistip隔音好但听着太闷,其它耳机套目前没试过,也许有听感隔音都好的,但再好也跟降噪耳机没法比。另外,有线耳机没有续航焦虑,这一点很好。音质的话,tws调一调eq也不错,我用过的几个tws不调eq都完全比不过竹2。你可能想问问猫饼和竹,但我没有听过......听别人说,竹2是比猫饼强的。 和蓝牙头戴比:蓝牙头戴毕竟是头戴,声场听着大,不过低价蓝牙头戴的调音远没有竹2健康,像漫步者的w820nb,jbl的t700,即便贵的,像索尼的xm4也不行。(很多都是借别人听的,印象就是调音不好,总之和hifi肯定是沾不上边,而竹2我觉得调音很健康。这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蓝牙头戴调音本来就不怎么追求还原,而竹2好歹是照着标准曲线来的)。
以下图一乐
和某主流监听耳机相比:
(买了又卖,我手上只留了一个hd600)这两个耳机咋一听声音竟然是挺像的(这个真的让我感觉很惊讶),听史诗乐的话竹声场小很多,声音不自然,没那么雄浑,但整体真的有种相似感,而听流行电子就更像了,以前有人说ie900不如hd600,现在是不是可以说竹2是ie900上位?当然不能。开个玩笑而已,只是像罢了。不过竹远远比兰更像hd600这我是认真的。不过都说了是图一乐环节,再往下就不比了。 和原道(9.9铜线版)相比: 听史诗乐比原道强多了,原道比兰还兰(没黑兰,真的,听史诗乐,说竹像hd600的话,兰则更像原道)。原道裸机戴着声场更大一些,但很乱,感觉是没带紧,所以才觉得声场大。毕竟价格在那里摆着,除了没齿音这一点真的比竹2强,其它就没有了。
总结
很厉害,和兰互有胜负,但盲狙兰肯定更保险,毕竟兰没严重缺陷,而竹2有齿音,特定频段有奇怪的问题(这一点如上文所言,有待验证,也有可能我耳朵的问题)。 总之,99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