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神话】夸父追日
(观前提醒:此故事纯属虚构,乃作者本人基于想象,对神话故事的重新演绎,旨在让虚无缥缈的神话故事真实起来。根本出发点:神话中的神,其实是远古时期的伟人、圣人,是值得千古铭记的老祖宗!)
人人都常说,古人自然知识匮乏,只知道“天圆地方”,并不知道地也是圆的。
但我却在汉代张衡的《浑天仪注》中看到过“浑天如鸡子,地如鸡子中黄”的说法。鸡蛋黄不可能在两千年前是平的或四四方方的,所以,最迟汉代,“地球说”就已经出现了。
而汉代基本上是所有文献资料的“开端”,因为前面经历过春秋战国,文字还不尽相同,所以许多的文献资料不可能全部保存了下来。秦朝又时间太短,所以汉代才有时间去将前代的知识编辑成书。但汉代成书的很多内容,不代表就是汉代才出现,很有可能是前代已经流传了很久,到了汉代才太平起来,有机会整理。
后来我在一次偶然读到李白的诗时,模拟了一下夸父追日的动向,发现,原来这个神话,已经生动形象地告诉了大家,地球是圆的,是球状的!
李白在《日出入行》中提到,“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大意就是,万物都是在自然的影响下生长枯落,并没有外力鞭策,也不会受人的影响。
那么,在夸父追日的故事中,为什么太阳会因为夸父的追逐而停留呢?
所以,我们合理假设:
古时,有一个人,发现了地是圆的,天也是圆的,因为什么而发现的,尚不得而知。但他要向别人传达这个观点,于是模拟了一个夸父追日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巨人啊,名叫夸父,他有一日想要去追逐太阳,于是朝前西方太阳落山的地方追啊追。可无论他怎么追,太阳都一直距离他远远的,但似乎因为他的努力,离太阳越来越近了,因为太阳因为他的追逐,不再落山,反而一直悬在地面之上,并不落下。夸父由此越发相信自己能追上太阳。却不想日复一日,他最终累死在山川之中。
这是为什么呢?有人问。于是那人拿出两个球,大球充当地球,小球充当太阳,用小人代替夸父,在地球上追着太阳跑啊跑,发现正是故事中的样子。而如果用平板模拟呢,发现太阳总是很快就落山了,并不会等着夸父。
太阳不会因人力而改变,更不可能因“夸父”的毅力而停留,那么为什么夸父能去追逐太阳,而不会很快被太阳落山所打击到呢?也许正是因为地是球状的,所以夸父一直追一直追,太阳总是离他有那么远。
不记得是哪个版本的夸父追日,写的是夸父并未追上太阳,道渴而死。大家都将其寓意视为“不自量力”或“挑战自然”,我却直觉地认为,这是最古老版本的“地球说”,没有文献资料,没有任何证据,有的只是我的“直觉”和“想象”。
也许是错误的吧,但也是一种可能,仅供悦目,日后有想法再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