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总是站在自己的世界观里去审判别人的世界

2021-03-04 23:57 作者:浮生荻花语  | 我要投稿

      (以下内容仅代表我个人看法)

       首先说实话,我建议第一次观看一部新番的时候,最好是把弹幕先关了,不管是不是成年人,总有自己的一套是非价值观,请先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再听别人说。

       接下来再讨论下,关于这部剧的剧情方面最大的争议:

       剧中的【恶人】受的惩罚是否太轻了?


       我知道很多人看了这番之后,都觉得对于里面理应受到惩罚的人,主角总是对他们手下留情。

       像第二集里面的竹轮海王,主角虽然用了很暴力的方式给他治病(那一瞬间感觉幻肢都在疼),但最后还是给了他机会,点醒了他。

        在大部分人认知里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真理,这是没错的,但这不是生活的全部。除了JC叔叔,大概也不会有人像超人一样每天拯救好人,惩治坏人,何况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超人。

       人们喜欢英雄,是因为想要被拯救,或者想要拯救别人,所以向往。

       也正因为向往,缺乏能力的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在心里放一把秤,用自己的眼睛,来衡量这个世界。

       因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不一样,所以评价标准就不一样,除了绝对的【恶】(第5、6集里的绑架犯),人们几乎没有办法在同一件事情上达成统一。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看过有一个评论里面说“拿主角医生身份说事的,请注意讲故事的是作者,是作者把控这个故事的走向,塑造出一个个恶人只要回头就能幸福美满的故事。”这话前半段挺对的,无论主角是什么,讲故事的是作者。

       但是,作者真的只是想告诉观众“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种寓言故事吗?

       显然不是的。

       番剧名字叫《怪病医拉姆尼》,不叫《名侦探拉姆尼》,也不叫《大法官拉姆尼》,更不叫《审判者拉姆尼》。

       医生这个职业和其他职业不一样,不管你是罪大恶极还是十恶不赦,在这个职业面前都毫无差别,我相信作者会选用医生这个表达方式,重点是为了让人们重视心理疾病,而不是让大家惩奸除恶。

       侧重点不一样。

       诚然,讲故事的人是作者,难道所有的作者就必须讲英雄打倒坏人的故事,不能讲好人找到幸福的故事?这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那么多热血战斗番都在打坏人啊!只吃一种口味不会腻吗O。O)


       结合第一点,其实我们会发现,因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不一样,心里的那杆秤也就不一样,看问题的重点自然也就各有不同。不是说哪一方就正确,哪一方就错误。

       正义感极强的人,会认为【恶人】应该受到惩罚。

       善良柔软的的人,会认为【好人】应该得到幸福。

       这两者本身是没有冲突的,只是因为不同的作者,着重想表达某一点,而导致另外一方的观感十分难受。

       有些人会觉得主角做的没错,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法,对付坏的人,自然要用非常手段。《莫里亚蒂》

       有些人会觉得无论对方是不是坏人,都不应该由“个人”来决定他的生死。《名侦探柯南》

       这就是差别,两者均可,皆没有对错。

       在不考虑法律的情况下。

       但是法律只是最低的道德标准,所以相反的,当人们遇到不触犯法律,却又不合普罗大众的道德标准时,人们就会自动的按照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去评判他人的对错。


       回到这部番,其实除了第五集里活在台词里的绑架犯,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需要动用法律来惩戒的【恶人】。

       谁不喜欢钱,谁没有幻想过自己有好几个老婆(老公),谁没有好心办坏事过?谁没有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说过一些需要道歉的话?谁没有过占有欲?

       作者不过是通过艺术加工,把这些人性的缺点放大,再用“怪”这种实体现象来表现出来。

       说到底,拉姆尼治的不是病,是人心。

       也许我们或多或少可以在这些得了怪病的人身上,找到自己或者别人的影子,找到一些共同感。

       我们都渴望被治愈,虽然有些可能已经没有办法去弥补。

       但作者想表达的是爱,是想尽可能给我们呈现的最好的结局。

       虽然有些柏拉图,但生活不能没有希望,不然剩下的,就是无尽的仇恨,与斩不断的痛苦荆棘。


人总是站在自己的世界观里去审判别人的世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