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正念冥想系列 科学正确觉知呼吸 禅定的误区系列 觉知与宁静型禅定是两回事 ...

2022-10-31 07:41 作者:青泉石上_  | 我要投稿

学习佛法,就是学习我们自己

五蕴:

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名法和色法。


色:物质的,指身体。


名:受、想、行、识。



现在你是不是能感觉有个身体在坐着?


是什么在履行职责,去知道身体坐着呢?


是心。



舒舒服服的坐着,感觉到有一个身体在坐着,这是蕴分离。

即名和色是分离的。


感觉坐着,是一种渗透在身体里的某种感觉,不是通过思维想到的。

不是身体,而是渗透在身体方面的一种感受。是受蕴。



受蕴分为:

身体方面的感受,有两种:舒服和不舒服。

心方面的感受,有三种:(痛)苦受、(快)乐受、不苦不乐受。




想蕴:记忆。

记住色、声、香、味、触。


识蕴:

履行职责知道心是怎么样的,知道身是怎么样的,称为识蕴。

识蕴的职责是认知所缘。

通过眼、耳、鼻、舌、身、心,6个根门,认知所缘。

识蕴就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心识。


行蕴:

造作好、造作坏。


舒舒服服清醒觉知自己的时候,蕴会分离。


逐渐深入练习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部分,是受我们指挥的。

然后,发现没有一个“我”。


因为我们错误的理解,把这些聚合在一起,认为有一个真正的“我”存在。



蕴不是分离到不同空间,只是感觉他们,各自履行各自的职责。


并不必须把五个全部分离,只要分离一对,两个蕴就可以;


可以是身和心,

可以是受和心,

可以是行和心,


但是,其中一个必须是“心”,

因为心履行的职责是去觉知。


事实上,每个人很自然的状态,蕴已经是分离的了,

但是迷失的人、紧盯的人,蕴是聚合起来的。



蕴分离了之后,继续感受学习色蕴,我们不是真的能控制它。


便秘的身体,想控制让他它顺利的拉屎,但是控制不了。


不依靠外界,我们无法命令身体,不饿、不困、不冷、不老。


事实上,它不是我们真的可以控制指挥的。



三法印的一个角度:

事实上,它不是我,我无法控制。


因为我们没有觉知这些名法和色法,所以就无法感受到看到,

需要不断自然而然轻松自在清醒的练习:

1.觉知、

2.正确的禅定(知道心跑出去的中立的刹那定,不是紧盯专注在一点的休息型禅定),


最后智慧提升。



学习佛法,这就是学习自己,

学习普普通通的每个人自己的身和心。


练习觉知之前,同时要持戒,让心舒服稳定自然开心。




学习身和心,心领悟的越多,

接受真相,苦就会越少。


摘自音频,某期四念处课程。

导师:

隆波帕默尊者指定教导中国人的老师:阿姜巴山。


根据音频稍作简略整理。

正念冥想系列 科学正确觉知呼吸 禅定的误区系列 觉知与宁静型禅定是两回事 ...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