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导览】ヨルシカ / 幻灯:曲目列表及对应原作 | 新专有多少名作?讲了什么故事?

幻灯
ヨルシカ
YORUSHIKA
*注:曲目对应的原作名称部分来源于推特,仅供参考。
专辑名字《幻灯》的由来:负责插画的加藤隆老师在推特对此作出解释,「幻灯」是用来引导读者走进故事的世界,承接下述故事的话语,取自宫泽贤治《山梨》的开头——
“这是在一条小溪底下拍到的两张蓝色的幻灯片。”

第1章:夏の肖像(夏日的画像)
1. 夏の肖像(夏日的画像)
原作:俳句集《草木塔》 日本 种田山头火
种田山头火,日本自由律俳句的著名俳人。《草木塔》是他在52 岁时写的第二部句集。
曲名大概是取自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 英国 奥斯卡·王尔德,小说讲述画家巴兹尔给年轻而长相俊美的道林·格雷画了肖像,绅士亨利见到画像巧舌如簧诱骗巴兹尔引他见到格雷本人,三言两语就挑起了格雷对青春之易逝的忧虑,诱使其嫉妒起巴兹尔笔下一旦画成就不再衰老的自己的肖像,引起他的堕落与毁灭。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样收录于这张专辑的《左右盲》的MV中,女主人公阅读的书籍正是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
2. 都落ち(落京)

原作:诗集《万叶集》卷二-116 日本 但马皇女
诗歌原文:人言を繁み言痛みおのが世にいまだ渡らぬ朝川渡る
译文:人言虽可畏,吾亦不退缩;今生虽未历,侵晓渡长河。
题词:但馬皇女在高市皇子宮時竊接穂積皇子事既形而御作<歌>一首
但马皇女为天武天皇的皇女,高市皇子和穗积皇子的异母妹。先与高市皇子姘居,后转与穗积皇子结合,与其以诗歌来表达思念。两人私通之事终被发现。但马皇女过世后的那年冬天,穗积皇子在遥望她的坟墓时悲从中来,作诗感慨(卷二-203)。
曲名「都落ち」出自小说《平家物语》日本 作者不详(一说“信浓前司行长”),原指平氏军战败源氏军后从京都逃离。因为「落ちる(落下)」有“离开原本的地方”之意,当时平氏军离开京都的事就称为“落京”。
现在,「都落ち」的意思演变为“离开大城市回到乡下”,或是“从一线城市去到二三线城市工作”,仍有“落败逃亡”的意味在。
歌词中把想要“随鸣雁离去他国”的但马皇女比拟成落京逃离的平家,别有一番韵味。
歌词翻译:

3. ブレーメン(不莱梅)

原作:童话《格林童话·不来梅的城市乐手》 德国 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 & 威廉·格林)
有头老驴干了一辈子活,不甘被主人杀死逃了出去,和老得不能再打猎的猎犬、抓不动老鼠的老猫、肥美得差点被宰杀的公鸡组成队伍,想到“如果一个人一无是处,那他至少可以去不莱梅当一个乐手”,于是启程去往不莱梅。
实际上,这则童话的原先版本没有提及不莱梅,这是《格林童话》的编纂者格林兄弟在游历当地后加入到文本中,于是才成为动物乐手们目的地的象征。
在MV中,镜头聚焦于形形色色的人行走的双脚,有人一路漫步、有人驻足远望、有人丢了一只鞋、有人在雨中欢舞。行走方式截然不同,目的地亦不尽相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在朝着自己心中的“不莱梅”行走。
歌曲解说:

4. チノカテ(人间食粮)

原作:散文集《人间食粮》 法国 安德烈·纪德
1893至1894年间,年轻的纪德与青年画家洛朗前往北非游历,纪德不幸在埃及染上了当时的绝症肺结核,万分绝望的他自以为命不久矣,结果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在纪德看来自己等于是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人间食粮》是纪德游历北非和意大利之后,以抒情方式,糅合传统的短诗、颂歌、旋曲等形式写成的一连串富有诗意的断想。他以炽热的灵魂感应生命的花果,并将这赤诚之爱整个地化作颂歌、凝成诗语。此书可谓纪德本人最激越的精神独白,被奉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摘自本书简介)
在本书的尾声,导师梅纳尔克对其弟子纳塔纳埃尔教导:“现在抛掉我这本书,从这本书摆脱出来,离开我吧”,要求读者抛掉书籍,从生活中而非书籍里寻找自己独特之处。
MV:

5. 雪国
原作:小说《雪国》 日本 川端康成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摘自本书简介)
故事讲述一位名叫岛村的舞蹈艺术研究者三次前往白雪皑皑的北国山村,与当地一位名叫驹子的艺妓、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陷入爱恋纠葛。故事由驶往雪国的列车开始,窗外不停掠过的暮景,映着玻璃上照出的少女的双眸,簌簌落下的雪掩盖了一切爱与徒劳。
6. 月に吠える(吠月)

原作:诗集《吠月》 日本 荻原朔太郎
《吠月》是日本早期象征主义诗人荻原朔太郎的第一部诗集,被誉为口语自由诗的纪念碑,其诗歌往往描绘腐蚀的都市、病态的清醒、意识障碍等内容,又如狂犬般挣扎求生或向死,呈现出望月空吠的丧家之犬一般的迷离痴醉。
在MV中,导演加藤隆以魔术般光怪陆离的变化,将曲中如痴如醉的病态心象呈现而出。
歌曲解说:

7. 451

原作:《华氏451度》 美国 雷·布拉德伯里
在《华氏451度》的世界,思想自由遭到严格的控制,主人公蒙塔格是名“消防员”,负责扑灭思想的火焰,专门摧毁非法的书籍印刷,找到藏匿这些书籍的房子。尽管这个世界上广播电视主宰着一切,文学濒临灭绝,蒙塔格也从来不质疑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影响。毕竟他已经当了十年的“消防员”,每天只是回到无趣的生活和妻子身边而已,而他的妻子只会陪着她的电视。
可是有一天,蒙塔格遇到古怪的邻居女孩克莱莉丝,让他知道原来过去人们不必生活在思想的恐惧中,现在也有人不是看着电视而是通过书本来汲取知识。
当克莱莉丝消失的时候,蒙塔格终于质疑起自己的工作——消防员决定靠近火焰——翻开了在这个世界名为禁忌的书籍。
歌词翻译:

8. パドドゥ(双人芭蕾)
原作:《舞会》 日本 芥川龙之介
名门小姐明子在舞会上遇见一位法国海军军官,他身上浪漫的气息深深吸引了明子,两人踩着《蓝色多瑙河》的节拍跳起华尔兹,视线交汇再相错,仿佛整个世界绕着两人旋转。
舞罢,两人交谈。当夜空中放起烟火,军官望向窗外陷入沉默,明子问他是否怀念家乡,他摇头说他在想烟火,“好比我们人生一样的烟火”。
多年后,明子成为别人的妻子,每每看到菊花就会想起往事。当她向火车上一位男青年作家说起那场舞会,告诉青年那位军官的姓名时,青年恍然明白他就是写《菊子夫人》的皮埃尔·洛蒂。这篇日记体小说讲述一个法国海军军官因执行任务随船来到日本,租用一个日本女子结婚;两个月后他离开长崎,结束了这场像烟花一般转瞬即逝的“租妻之旅”。
9. 又三郎

原作:童话《风之又三郎》 日本 宫泽贤治
传说九月一日前后,“风神之子”又三郎将会降临人间。虽然一直将这当作传说,但当天班上竟然真的出现一个名叫三郎的转学生,他满头红发,着装与乡间的孩子们格格不入,当大家对他议论纷纷时,窗外恰好吹来一阵山风,于是所有学生理所当然地怀疑这位转学生就是风之又三郎了。
n-buna小时候阅读这篇童话时,也像这群孩子一样坚信转学的又三郎就是“风神之子”,等到长大后再次翻开书才觉得又三郎其实只是一个来自城市的普通孩子,他的种种异常可能只是与偏远地方的农村孩子格格不入而已。要是他真的能唤来狂风就好了,说不定就能将我们心中的闭塞感统统吹走。抱着这样的想法,n-buna写下这首《又三郎》,希望借此唤醒大人们埋藏在回忆里的那位能呼风唤雨的风之又三郎。
歌曲解说:

10. 靴の花火(鞋上花火)
原作:童话《夜鹰之星》 日本 宫泽贤治
故事讲述容姿丑陋而被嫌弃的夜鹰讨厌自己,一边飞向太阳一边祈求太阳接纳自己,但太阳说他是夜晚的鸟,所以应该去求夜空中的星星,但星星也拒绝了他。夜鹰失去容身之处拼命飞向更高处,不知何时燃烧成一缕青白,化身一颗至今也在燃烧的“夜鹰之星”。
在「鞋上花火」里,阅读这个故事的女孩遐想自己成为童话中的夜鹰,靠自己的力量飞向天空,飞离脚下留有无数遗憾往事的老街。但她没有夜鹰寻找归宿那样崇高的理想与坚实的勇气,仅是逃避,也只好逃避。
歌词翻译:

歌曲解说:

11. 老人と海(老人与海)

原作:小说《老人与海》 美国 海明威
老渔夫圣地亚哥已经连续84天没有钓到一条鱼了,大家都笑话他触霉头,只有一个叫马诺林的孩子肯陪他打渔。但今天马诺林的父母把马诺林调到另一艘船上,不料第一个礼拜马诺林就钓到了三条鱼。
圣地亚哥不肯认命,决定独自一人出海到更远的大海去捕鱼。听着飞鱼出水的欢声,听着海鸟觅食的哀鸣,钓丝突然有了动静,那是一头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巨大的马林鱼拖着小船向更远处航行,圣地亚哥死拽着钓线不放,直到第二天才成功捉到马林鱼,打算带着它回村里,但鲜血引来了海里的鲨鱼,纷纷赶来掠夺圣地亚哥的战利品……
歌曲解说:

12. さよならモルテン(再见马丁)
原作:童话《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瑞典 塞尔玛·拉格洛夫
不爱学习的尼尔斯一看到书就会犯困,不但不想牧鹅放鸭,还经常捉弄家里饲养的小动物,以至于家禽看到他就会咬他。
有一天,尼尔斯戏弄了同住在村庄里的小精灵,受其惩罚变成一个拇指大的小人。还没等他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已经骑在自己家的公鹅马丁的脖子上,跟着一群大雁飞上天空,沿着瑞典全国开始旅行。
13. いさな(勇鱼)
原作:《白鲸》 美国 赫尔曼·梅尔维尔
在日语里,「勇魚(いさな)」是“鲸鱼”的古称。《白鲸》是麦尔维尔的代表作,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而写,反映捕鲸生活的同时有着它特殊的社会意义、宗教意义,乃至复杂的象征意义,在这里不多作阐释。
故事讲述以实玛利厌烦了陆上枯燥乏味的生活,又为生计所迫,决定到海上闯荡,他同一个外貌凶悍的印第安人在客栈的一张床上睡了一夜后结成至交。两人在“披谷德号”捕鲸船上找到了工作。船长的一条腿曾被莫比·迪克——一条巨大的白鲸——撕走了,他这次出航的目的就是追杀莫比·迪克,报仇雪恨,于是威胁利诱船员跟他一起环球航行搜捕白鲸。
经过长期的海上颠簸,披谷德号终于找到莫比·迪克。在三天的恶战之后,船长乃至全体船员都与白鲸同归于尽,只剩下以实玛利这位故事的叙述者。
14. 左右盲

原作:童话《幸福王子》 英国 奥斯卡·王尔德
左右盲,即左右不分的症状,当事人分不清左右,亦有可能辨认不了方向。在歌词中,作者用“左右盲”来形容因记忆变得朦胧、而渐渐记不清与对方有关的事情,就连对方是左手还是右手拿着小说都不再真切。而蓝宝石、红宝石、铅心皆取自奥斯卡·王尔德笔下的童话《快乐王子》。
故事讲述一只掉队的燕子在城市里偶遇快乐王子的雕像,本想将这里当作今夜歇脚的地方,却不料王子的眼泪如雨点般落向自己。原来王子生前幸福快乐,从不知晓人世间的疾苦,直到死后,他被塑成高大到足以俯瞰整座城市的雕像,才发现城里有如此多人生在贫困里。
王子请求燕子相继取下他剑柄上的红宝石、眼睛里的两颗蓝宝石,乃至全身上下镶嵌的金片;燕子本来今夜就要动身去和同伴汇合,却被王子的感伤所打动,为他而翱翔在空中,将财宝散播给城里的穷人,一直流连到寒冬。经过种种的最后,王子仅剩下一颗破裂成两半、用铅制成的心脏。
MV+歌词翻译:

15. アルジャーノン(阿尔吉侬)

原作: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美国 丹尼尔·凯斯
故事讲述患有智力障碍症的查理经过智力改造实验成为聪明人,却发现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并不都由理性与智力左右,他的情感没有与智力一同乘上高速的升降电梯。
小说将主人公查理的经历以心灵缩影的方式投射到小白鼠“阿尔吉侬”上,如同寓言一般向我们与查理共同预示了整个故事。于是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就成为了献给查理自己的花束。
经过智力改造的查理随着知识的增进,精神分裂的现象愈发严重,左右为过去的笨蛋查理和现在的聪明人查理。在聪明人查理找寻儿时的记忆,并最终在即将丧失智力以前鼓起勇气重回故地,发现所有的愤怒与悲痛都虚掷一场时,回忆已然成为一种幽灵般的真实。当所有人都不如自己记忆里以为的那样,缥缈的真实才显得更加真实。
查理与母亲、妹妹再次见面的整个过程都令人心灵震颤,这建立在他和父亲的再次接触以及过去的事件之上的神秘体验。和斯特劳斯教授最后一次的心理咨询,查理内心所展现出的宇宙与个人光怪陆离的重合,给予了这一场潮来潮往一般在智力电梯的上升下降一个非常高明的解释,答案已经自在读者每个人心中。
当我们从一个人文字表达的变化上见证查理从弱智到正常人到天才再回到弱智的整个过程,行文中消失的逗号与不再流畅的表达这一形式,就已深刻地触动了心灵。查理终于知晓了答案。人与人之间终究无法全部理解,即便是天才也只是更加孤独。但在从天才的位置上跌回弱智的时候,查理才知晓了真理。其实我们呼唤的“理解”也可以通过“不理解”的方式来实现。在去往沃伦之家以前,留下的这篇最后的进步报告,便是能穿透每个人心灵的最真挚的真实。
歌词翻译:

第2章:踊る動物(跳舞的动物)
第二部分十首歌的曲名分别为「第一夜」到「第十夜」,推测与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或是薄伽丘创作的小说集《十日谈》有关,在这里取后者《十日谈》为「踊る動物(跳舞的动物)」原作的可能性。
故事发生在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10天讲了百个故事。
(经小伙伴@八月晦日 提出,第2章「跳舞的动物」更有可能以夏目漱石的小说《梦十夜》为原作,故事描绘了十个光怪陆离的梦境,反映作者对爱情、友情、传统、艺术、西化等问题的深刻感悟。曲名「第一夜」至「第十夜」有可能是关于动物的十场梦。)
结语
音乐画册「幻灯」将于2023年4月5日正式发售,推测第1章「夏の肖像(夏日的画像)」会在网络上同步配信,而第2章「踊る動物(跳舞的动物)」为实体专辑独占(仅供参考),因此可以说与一张全曲专辑相差无异。
如今看来,两年前「创作」的实体EP正是YORUSHIKA对实体专辑时代的告别献礼,n-buna通过Type A和Type B(前者装有cd;后者没有cd,必须通过网络收听)的对照来凸显出在新时代逐渐消失的可触碰的“音乐”,为此次“音乐画册”的设计概念作了铺垫。
在这个时代,实体CD早已经逐渐失去了生命力,当听众买回专辑不是为了收藏,就是为了支持时,从前作为CD主要作用的“听”就已经形同幽灵,成为置于所有用途之下最次要的作用。所以,无论届时呈现在我们手中的是怎样的作品,我都相信「幻灯」对实体专辑在新时代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乃至于未来将何去何从,做出一次大胆而且意义匪浅的实验。只有走在前面的音乐人做出新的探索,尝试从新的世界重拾幽灵的形迹,实体专辑才有可能重获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