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存下100万
今天说的不是赚100万,而是给30年后的自己存个100万。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
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退休养老,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退休后的养老钱从哪里来?
另一个扎心的事情是,今年市场来回波动,赚钱的难度增加了。
基金跌的太惨,豆瓣上还有人建了个——理财失败相互鼓励小组。
看着市场波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突然开始反思——
以后要是自己冲动了,或者投资失误,本金亏了,以后该怎么养老?
我下了一个决定,拿出100万给自己存下来。
等到自己60岁了,哪怕遇到极端情况,也能靠它养老。
一
先从头捋一遍,怎么给自己存下养老钱。
长期存钱,靠谱的存钱工具有哪些?
1、存银行
过去三十多年来,银行存款的利率是降的。

收益从两位数降低到个位数。
90年代初,一年期银行定存的利率超过了10%,那时还有利率8%的理财险。
当时存银行收益更高,还有很多人瞧不上它。
但我们回头来看,它们已经绝版了。
现在还能追得上的,是年利率在3%-3.5%的理财险。
如果我们把时间放到未来30年后,回头来看,利率3%左右的的产品,也没有了。
因为长期来看,未来社会利率,还会继续降低。
我之前不是给大家说过负利率么。
去年底,财政部发行了一款主权债。
年利率是负的,但是却在国际市场上遭到了哄抢。
因为这些国家的投资机构,认为它们的社会率还会再降。

图片出自中国金融四十人“曲江讲堂”刘珺对“当前形势下的居民资产配置”的思考
反正都要配置国债,买我们的还便宜点,所以抢着买。
2、买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从2018年就开始变天了,未来不仅收益走低,而且不再保本。

图出自中国金融四十人“曲江讲堂”刘珺对“当前形势下的居民资产配置”的思考
我在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阐述了逻辑:2020年不要轻易买银行理财了!
3、买房
还有人会想,要不就买房,靠谱吗?
房子里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不是下跌,而是流动性。
如果你不是刚需,买房一定要避开人口流出的城市。
没有人口流入,就没有刚需接盘,流动性会变差。
未来想要卖出去就很难,降价也不一定能卖出去。
比如东北一些资源枯竭的城市。
不止住宅,商住类的公寓、商铺,正是因为没什么流动性,所以我一直不建议你买。
有人会说,那好办,去买人口流入的城市,不就可以了。
其实哪怕是人口流入的城市,也有一些困扰。
首先,它的房价已经很贵了,比如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
还得考虑学区,总价至少要500万起步。
而且房贷设置了上限额度,深圳还给出了指导价。
一通限制下来,你至少要五成首付,就得准备250万。
这个上车门槛,可比我的增额型寿险高多了。
另外,哪怕你已经买了,哪怕买在一线城市核心地段。
但你要考虑到,生活是动态的,未来也是动态的。
房价其实跟着高收入人群走。
随着时间推移,城市中心会老化,产业园区会转移,高收入群体也会迁移。
比如深圳,之前的城市中心是罗湖,后面变成福田,现在是南山。
哪怕是热门的前海,过个15年,20年之后,也会老化。
到时候,你还需要及时置换。
但是这里面的决策成本很高,它属于零一博弈。
一旦买错了地方,买错了小区,这套房子就错失了下一阶段的涨幅。
一旦跑输了大市,机会成本至少损失一两百万。
总结一下,房子高门槛,高持有成本(房贷)、高决策成本、低流动性,难度系数比较大,我先不考虑。
4、股票、基金
说到决策成本高,股市其实也是一样的。
不管你持有的是股票,还是偏股型基金,都是股权资产。
流动性非常强,波动大。
但是稍有经验的投资人都会知道,真正给你赚到钱的,往往就少数的几只个股或者基金。
其他的都是陪跑的,甚至是拖后腿的。
个股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猪的差距还要大。
哪怕选对了标的,你还有可能控制不住自己。
比如这只个股,翻了一倍就卖了,错失未来的上涨。
比如我自己,70左右入了宁德时代,130就卖了。
所以大牛股,十年可以十倍,甚至十年20倍。
但是理论和现实是脱节的。
三四千只个股,你能确定自己押中了,还能一直拿十年二十年?
大部分人来股市的目的,就是着急挣钱,想要尽早赚到钱改善生活。
比如房子要置换更好的,给家里买辆车,生活里一旦缺钱,就得减仓了。
或者遇到下跌,不够成熟的,可能要骂娘,哪怕是茅台,也有一段时间的下跌。
除非你的资金量非常大,投资的心态成熟,根本不缺钱,才能拿得住。
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寥寥无几。
所以在这戳破一个谎言——各种理财书、财商课鼓吹的财务自由,其实是骗人的。
二
那么究竟怎么才能存下钱呢?
之前跟大家聊过我的存钱思路:聊聊我是怎么打理钱的。

我把钱放在四大账户打理。
其中比较关键的就是理财账户。
不管是理财,还是投资,都是需要我们一直好好工作。
先有稳定的现金流,再给自己的理财和投资账户添砖添瓦,老了才能看到收益。
理财账户和投资账户,它俩挺有意思的,好比龟兔赛跑。

理财账户里囤了一堆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或者增额型两全险,按照3.5%左右的利率复利滚动。
像乌龟一样,慢悠悠,但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滚雪球。
投资账户里主要是股票或者基金,它们涨得急,也跌得快。
波动非常大,一个震荡,收益就要吐掉大半。
一个熊市,就得套牢几年。
就像爆发力强的兔子,来回反复,不确定性非常大。
需要你本身不缺钱,或者对涨跌无感,才能拿得住。
但这一点,就得过滤掉不少队友。
所以我把大部分的钱,存在了理财账户里,也就是配置——增额终身寿险。
不仅能平滑整体的波动,也能保证在未来极端的情况下,还有现金流进账。
就像一只乌龟,稳步前行,慢慢积累,不疾不徐。
三
找到了靠谱的存钱工具,我的养老计划也出来了。
也就是先拿出100万,分十年交清,安排在增额终身寿险上。
增额终身寿险我选的是爱心守护神2.0。

什么是增额终身寿险呢?也就是保额能长大的寿险。
比如守护神,每年按照3.6%的利率复利增长保额,它的现金价值也跟着上涨。
这些增长的保额、现金价值,就是未来我存下的钱。

比如到了60岁,现金价值达到了239万。
我缺钱了,可以每年提取出一部分的现金价值。
比如每年提取10万用来买菜做饭,这个叫做减保。

剩余的现金价值就继续复利滚动,比如到了90岁,累计取出310万。
现金价值还剩128.9万。
这笔钱可以自己灵活安排,可以选择全部取出来,或者等哪天人不在了,剩余的留给受益人。
所以选了这类产品,得注重养生了,活得越久,复利的时间就越长,最后的金额就越多。
今天先讲这么多,后面我们继续聊。
关注【二姐聊保障】回复:万字科普,领取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