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渝水职业技术学校新生须知 为制造业和数字产业培养优秀技能工匠
新余市渝水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中等专科学校,由渝水区****、渝水区教体局协同江西省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赣锋锂业联合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多元化办学。学校建有两个校区,分别是原珠珊中学校区和新余市高铁新城,校园总面积194亩,2022年招收新生1500人。

一、专业设置
渝水职校以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为人才培养的方向,结合江西省、新余市产业特点,策应我省“2+6+N”产业发展战略,打造对接江西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我校今年开设了锂电技术工程与应用、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幼儿保育、康养技术、艺术设计与制作等六大专业方向共18个热门专业。其中,锂电技术工程与应用专业为新增专业,已获省教育厅批准。为学校龙头专业和特色专业,依托赣锋锂业高科技技术、资金、科研团队以及先进的设备设施办学,为锂电行业培养人才。同时,重点建设机电技术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为制造业和数字产业培养优秀技能工匠。

二、教务学工管理
师资队伍建设,秋季开学后教职工人数为100人以上,其中包括赣锋锂业科研团队教师及各学科双师型教师。其中博士2名,硕士4名,副教授1名,高级讲师1名,中级讲师3名,工程师10名。
我校非常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实行班主任和教官双线学生管理模式。新生将开展为期21天“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入学第一课,从改变生活和学习习惯开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以全新的面貌开始中职的学习。
学校始终坚持“铁的纪律、爱的教育、真的本领” 的育人原则,把“求知、立德、创新、发展”作为学生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以“面向全体,理实教学,培优补差,人人成才”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模式,秉持“严谨施教,博学创新”的校风,促使优等生更加优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得到转化、提高和发展。

三、产教融合
学校发挥与企业联合办学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产学研基地在产业布局、科研平台、专业经验、专业人才、培训体系、产线示范等方面所具有的先天条件,建立厂中校、校中厂的人才培养方式,实现校企资源与人才共享,达到深度融合的目标。

课岗能一体,共定专业课程。围绕企业涉及产业所需的专业技能知识,根据学校设置的学科特点,企业与学校深度交流,共同进行专业规划。2022年3月新增锂电技术工程与应用专业已获得省教育厅审批,2022年5月110名锂电专业学生到赣锋锂业进行为期一周的职业认知学习,对锂电相关岗位应具备知识和技能有一个较全面的认知,明确学习目标。
共享硬件设施,共建实训基地。学校利用企业的实验室、中试生产线及生产线作为教学场所,通过现场情景式教学、目标导向式教学等模式。2021年10月起开始筹备建锂电机械设备制造实训基地、锂电池制造实训基地、化工设备机械加工实训基地。
共享专业人才,共研教学计划。赣锋与学校共同制定了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2021年12月学校聘请赣锋15名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为学校专业教师。2022年4月份学校安排10名教师到企业接受锂电知识培训。
2023年将联合赣锋锂业及出版社完成锂电技术工程与应用与分析检测等专业主要课程教材的编写。机电应运技术专业智能设备运行与维修项目试教学体系设计。
康复技术专业已与第二人民医院(北湖医院)、袁河医院共建实训基地。
幼儿保育专业将由渝水区教体局落实公办幼儿园进行职业认识及见习等实习安排。

入学须知
1.入校手续 新生报到自带团组织关系、本人毕业证复印件、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贫困证明材料(用于申请国家助 学金)交报名处。
2.招生对象 应历届初中毕业生。
3.学校官网预报名录取时间 学校开通官网在线预报名工作,第一批官网录取名单在7月10日前公布,第二批官网录取名单在7月30日前 公布,第三批官网录取名单在8月10日前公布。具体咨询招生驻点老师。
助贫助优、专业目录及收费标准
中职教育国家奖学金:
中职二、三年级学生,品学兼优,可获6000元奖学金。
学校奖学金:
凡没有享受国家奖学金且学习成绩优秀,表现良好的同学,可参与学校奖学金的评选。
国家助学金: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扶贫对象学生优先),国家每年补助2000元(补助比例为学生人数的15%)。
勤工助学:
年满16周岁且家庭困难学生,可自愿申请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
免学费政策:
1、孤儿学生给予三年学费减免,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每年学费减免50%,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学校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