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 F拜物教

2023-02-05 21:50 作者:宇文红星  | 我要投稿

拜物教(fetishism)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的东西具有某些由占优势的社会关系赋予它们的特性,并表现出这些特性似乎生来就是属于它们自己的。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这种综合性的特征叫做拜物教,它的基本形式是作为价值的容器或载体的商品的拜物教。马克思把这比喻为宗教,人们在其中赋予某种存在物以一种虚构的力量。然而,这不是一种确切的类比,因为马克思认为,赋予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物质东西的各种特性都是真实的,而不是想象的产物。不过,它们不是自然的属性,而是社会的属性。它们构成真正的权力,但不受人类的控制,相反却支配人类,它们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经济关系的客观的“外在形式”。如果这些形式被认为是自然的,那是因为它们的社会内容或社会本质不能直接觉察得到而只能靠理论分析去揭示。   虽然这并不总是为们所了解,但马克思的拜物教的学说和他的价值理论是不可分割地联在一起的。他们都强调资产阶级社会中使用劳动力所采取的特殊形式。劳动本身是一切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只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普遍化,劳动才表现为它自己产品的客观属性,即表现为价值。在其它经济形态中,无论是公社制的还是剥削制的经济形态,劳动由于是一种社会过程,故都能直接得到辨认。在这些情况下,劳动显然是由权威机构或是通过协约来管理和协调的。相反,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单个的商品生产者是彼此独立进行劳动的,这里所存在的协调是与个人的力量无关的——可以说是在他们的背后通过市场来进行的。这些个体的商品生产者都是在一种精心构筑的分工范围内活动的。但他们之间的这种社会关系只能靠产品的关系即商品买卖关系这种形式来实现。劳动的社会性质只是间接地体现在那些产品的价值之中,由于这些商品同样都是劳动的体现,因而可以彼此用同一尺度来衡量。这样,物就成了历史特定的社会特征的承担者。   拜物教的幻觉产生于把社会特性同其物质形态混合在一起,价值似乎是商品所固有的,是作为物的商品生来就有的。由于这种初步拜物教的发展,起货币作用的一种特殊的物,比如金,就成了价值的化身,成了外观上的权力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权力实际上是社会的权力。同样,在资本的拜物教中,赋予生产资料以资本地位的特定的经济关系则被掩盖了。这种拜物教所支配的权力,即社会劳动的一切生产潜力似乎生来就是属于它的;这是一种神秘的现象,即使没有生产性劳动的帮助,它的最高体现也就是能生息的资本的能力。   因此,作为赋予经济过程的物的特性,使们屈从于物的统治的真正的权力,即资本主义特有的关系就戴上了假面具。这就导致了关于这些权力是天然产生的幻觉。但是假面具本身并不是幻觉。使自发的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感性认识神秘化和失真的种种现象是真实的;它们都是客观的社会形式,既由主要的关系所决定又掩盖主要的关系。这就是资本主义以伪装表现自己的方式。比如,社会劳动的真实性被隐藏在商品价值的背后;再比如,工资就掩盖了剥削,因为只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似乎等于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的更大价值。实际的社会好像生来如此,剥削的关系似乎是合理的。理论的任务就是揭示每一神秘形式的本质的隐藏着的内容。然而,这些形式或现象并没有因此得到解决。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延续多久,上述形式或现象就会持续多久。根据马克思的观点,随着共产主义的建立,对生产者来说经济过程将是透明的并将处于他们的支配之下。(参看

商品拜物教

条目)                (NG)

参考书目

① 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学说》,1978年英文版,第5章和附录1。 ② 诺曼·杰拉斯:《本质与现象——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拜物教的诸方面》,1971年英文版。

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 F拜物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