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还有救吗?

对于一家媒体机构来说,最宝贵的资产就是自己的风格化品牌。即使发行量下滑、营收下滑、编辑记者流失,都不要轻易动摇对风格化的坚持,不要轻易改版,不要轻易扩大内容报道范围。
风格化强烈的媒体,也容易将其品牌“特许”到其他商业领域。只有那些辨识度极高的媒体,才能凝聚自己的铁杆受众,不仅不必再跪舔广告主,也将很快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并且提高自己的市场估值。
媒体的未来最大价值,就是能够清楚地说出:你所代表的受众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群人,并认识他们每一个人。打造风格化的品牌,不需要筑一座能够抵御百年不遇洪水的大坝,而是每天都比洪水的水位高一点点就可以了。
传统媒体还能够发挥机构团队优势,在如下几种故事类型中保持自己的比较优势:
•(1)批评性调查报道。
关注大众利益的公共新闻产品,是新兴在线媒体和自媒体暂时无力提供的。任何时代,都需要勇敢揭露黑暗的记者。
•(2)KNOW-HOW 类报道。
解释和总结公司、组织的成败逻辑。受众不再缺乏事实,而更关心可从中学到什么。
•(3)隐秘世界的故事。
即那些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的另一个世界里的真相和故事。非虚构写作将长盛不衰。
•(4)趋势类报道。
告诉读者国际形势、宏观经济、产业格局、技术变革,甚至是我们这个星球未来将发生什么。“未来的冲击”几乎是人类世界关心的永恒话题。
当报道世界的能力不再被独享,解释世界的能力才是竞争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