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柳崖外编(五十四)
柳崖外编(十六卷家刻本·续刻)·卷十三
222,王秀才
王秀才,是郓城人,三十多岁,安于贫困中读书。腊祭时节【12月进行的祭祀活动,故称12月为腊月】,从外面教书的地方回到家里。妻子正在纺织,儿子安然睡在襁褓中,虽然家徒四壁,生活拮据,但是过得很愉快。忽然这个时候,传来敲门拜访的声音,出门来来看,门外站着两个人,好像从前见过的样子。两人不由分说,连忙挽住王生就往南走去,风樯阵马一般,一瞬间就到了一处宅院,将他推进帷帐之中,姑且惊叹之时,就有十五个盘头松髻的美艳侍女,奉上用银制的茶杯承装的普洱香茶。将要睡觉的时候,又有美姬奉上玉制的唾壶伺候。又听到台阶下仆婢们来来往往,好像有几十个之众,都在耸耳恭听,忽然相互庆贺道:“太好了!郎君清醒过来了。”又仔细端详帷帐,是鲛绡织成的。看被褥,都是萄葡锦、苏台绣。看自己穿的衣服,都是白狐裘、紫貂袭。看屏风,是九叠琉璃屏。摆放的玉树用珍稀的珊瑚作树枝,珠帘用玳瑁妆饰。蒜形帘坠微微响动,进来一个美丽的女子,金钿反插于发后,俯身贴近王生,举止亲昵,说着娇媚的话语。王生感觉自己如梦如痴,半迷半醒,昏昏然了。过了一会儿,一个老婆婆在好几个婢女伴随下从楼上下来,拉着王生的手流着眼泪高兴地说道:“我儿终于清醒了?”王生因而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自称是王生母亲的人说:“这里是河南汝州。”“这里是什么宅院?”回答说:“是累世的官宦人家宅第。”老婆婆又说道:“我儿好几年不能言语,如今病情痊愈能说会道。看这个神色,一副聪慧的样子也不痴傻。”又朝少妇说:“你好好伺候他,我要准备祭礼,感谢天地。”老婆婆走出门去,就有仆人杀猪宰羊,陈列几案,摆设祭品,焚香祭祀。王生说:“我想起来。”少妇和婢女就扶他起身。给他披上貂袭,又索要镜子,就有婢女拿着双凤菱花镜上前,王生往镜子里一照,发现并不是自己的模样,一副平庸而有福泽的模样,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气息。又说:“我想沐浴。”就有几个侍女拿着毛巾、盘子在侧室中准备,薰上薰香,为其更衣。等洗浴完毕,来到书斋,四周的墙壁上都挂着图画,鼎之类的礼器摆满几案,书写用的纸和笔,样样具备。王生此时明白自己是借尸重生了,回忆自己前世的妻儿,作诗两首:“
浩劫金轮谁主哉,随风飘渺落尘埃。
也知宅舍皆空象,又向人间借住来。”
其二为:“
回头万事总凄迷。昼锦堂中静晓蠡。
纵有散花天女在,苦思隔世老来妻。”
写完,就有婢女拿给那位漂亮少妇看,说道:“郎君居然会写诗了。”少妇颇能识字,看完,刚开始为这诗感动而哭,随后又高兴道:“这也是天意了。”一会儿,老婆婆过来,说道:“儿啊!你原先本来颇为聪慧,没过几年就痴傻了,不解人事。可怜你新娶的媳妇儿婉娩柔顺,称心如意,也从来不和她亲近。如今你生病差点死去,能够痊愈已经算是幸运了,幸好神智清醒过来,能识文作诗,这是祖宗的洪福。”王生说:“现在我是您的儿子。但我还记得自己的前生姓王等等。”老婆婆说:“这是你痴迷了心窍后产生的梦境罢了,不必再提。”到了晚上,就让他和媳妇圆房。
王生在新家生活了一年多,凭着自己的记忆来到郓城,寻访前世的旧家。依然是家徒四壁,一片寂寥,小孩儿穿着守孝的衣服,寒灯忽明忽暗,前世的妻子在夜色中哭泣。王生悲不自胜,和她叙说前世的往事,将儿子认作侄子,厚厚地周济了他们。
柳崖子说:大劫浩浩,轮回不已,皮肉如同尘土,不灭的是精神。当初舍卫国的迦留陀夷长老,得阿罗汉道,一次拿着钵盂进城乞讨,到了一个婆罗门家里,主人不在家中,妇人关着门做煎饼,迦留陀夷马上入定,忽然就从门外消失,在大厅里出现,弹指称快,妇人告诉迦留陀夷说:“即便是你的眼睛从眼眶里突出来,我也不给你吃的。”迦留陀夷就用神力让两只眼睛脱出。妇人又说:“即便是你的眼睛变得碗那么大,我也不给。”又马上把眼睛变得像碗一样大。妇人又说:“即便是你在我面前倒立,我也不给。”又马上在她面前倒立。妇人又说:“即便你死,我也不给。”即入定灭受想,心和想法全都消失,什么都感觉不到。妇人于是告诉迦留陀夷说:“你要是活过来,我就给你一个饼。”迦留陀夷就马上恢复过来。妇人便刮了刮盆子的边缘,刮到一小团面给他煎了饼。迦留陀夷说:“我并不是需要这块饼。”
223,存住
(一)
存住,是满洲正红旗人,随兵征讨准噶尔部时【准噶尔部绰罗斯氏是原本统治瓦剌的部族(明称瓦剌,清称卫拉特),后来和硕特部崛起,取代准噶尔部在卫拉特的地位,之后准噶尔在噶尔丹统治时再次强大,再度控制卫拉特,时称准噶尔汗国】,被准噶尔汗俘虏。准噶尔汗看他长得年轻又风度翩翩,就把女儿嫁给他。嫁给他的女儿是准葛尔汗的三女儿,在准噶尔汗国中号某某公主。准噶尔汗很看重存住,在汗部出入时地位等同于王侯。有时去视察骆驼牛马时,官吏们都屏息膝行,不敢仰视他。公主也温柔淑慎,时时都能体恤存住的心意。存住思念中国,有时半夜哀叹,常常忧郁愁闷,百无聊赖。公主稍微有所察觉,但是不敢说出来。
一天,存住游览喇嘛寺的时候,遇到一个老和尚,好像有些道行,于是诚心信仰佛教。老和尚用汉话告诉他说:“你莫不是某年月日出兵过来的存住么?此里虽然是小国家,但你身为一国的贵婿,公主又婉娩和顺,思念家乡的感情,却一直没有消失。”存住惊讶道:“师傅怎么知道我的事情呢?”老和尚说:“我从南宋开始,精神一直没有消失,一直到今天。你我的相遇,也算夙缘了。”存住因而说:“唉!我为国出兵,没有建立一点微末的军功,罪孽的身躯不幸深陷这种地步,眼前的欢乐,都变成愁苦境地,思乡的感情,圣上和双亲的君亲的恩报,无时无刻不敢忘记。师傅既然知道,必定有法子教给我。”老和尚说:“现在还不到你回去的时机,等我为你筹划。”因而又问存住:“你有什么喜好吗?”回答说:“喜好风水学。”老和尚就传授心法给他。学到了寻龙点穴的技术。老和尚说:“这还不算。”领存住到大山去,有一洼水池,舀水清洗他的眼睛,自此存住甚至能看到九泉之地,十几丈远的东西就像摆放在他眼皮子底下无所不知。一天晚上,和老和尚聊谈了很久才回去。老和尚告诉他:“你不是在这里终老的人,回家的日子不远了。你回去和你的妻子商量,必定会有一双良马,增加你的回家的速度。但是可惜了你贤惠的妻子,忠贞待你,但命不久矣了。”存住回去后,公主对他说:“妾身经常看见你正襟危坐着叹息,天下有八极,以天朝最尊。人有五伦,其中君亲最重。你是天朝的世家子弟,流落到这个地方,因为妾身的缘故,羁绊住你让你无法动身,妾身的罪过不能推托!如今我给你准备好两匹千里马,一袋子干粮。你不用过多考虑,乘着夜色离开吧。全力侍奉君亲,妾身还能再说什么话呢!”拿着存住带他去看两匹马。两人酌酒一杯,依依作别,公主独自进入侧室自缢死了。存住大痛不已,又担心被准噶尔汗知晓,只好带着两匹马朝东北方向奔逃。
当时正好遇上天朝的大兵向西进剿,将军将存住的事奏明之后,最终得以返回京师。父母还存活在世,前任的妻子也还在家中。最终存住官至护军参领。生了四个儿女。他的堪舆之学在京师极受推崇。
柳崖子说:存住不忘记祖国,拳拳的忠孝之心真诚恳切,假如让他持节如同苏武那样,大概能和他成为一样的人物吧?难能可贵的是,准噶尔的公主,能明大义,慷慨投缳。所说“地有八极”的话,凛然是金石之言。
(二)
同一时期有某公,是正白旗人,随兵出征时被叛逆的少民俘虏,用两只羊的价格将他买到一个小部落里,后来乘机骑着他们的一匹马逃了出来,逃到一座喇嘛寺暂住。寺里的老和尚看他勤勉谨慎,就把针灸、病疾、药方都传授给他,让他学习。花费了八年最终学成。老和尚说:“我看你思归之心就挂在眉睫之间,为什么还不回呢?”某说:“我要怎么才能回去?”老和尚说:“你没见过大鸟飞行的样子吗?想要高飞,就要先向下弯曲翅膀。你想要往东北回家,就要反而往西南走,会在那里遇到佳偶,然后一起回去。”某按老和尚所说,于是骑马回了先前的那个部落。那里的习俗最看重医生,看他带着药物和取药的工具,试他的医术,全都有效。有个富家人把女儿嫁给他,女子也算柔婉和顺,知晓大义。几年后,他就有满谷驼马的积蓄了。
后来大兵平定准葛尔,往西开辟了二万多里。某就拜谒将军陈情,舍弃满谷驼马的财富,偕带妻子回归京师。他的针灸医术也为人推崇。他的妻子,同事舒公曾经见过一面。某还说:他去的那个部落,祭祀的神明中有个称为“人祖”的,是一副巨大的琵琶骨,占地数亩,高十几丈,中间的空腔长了一棵槐树,大得五六个人才能合抱。传说:“防风氏的一根骨头能装满一辆车。”【防风氏见《括地图》】难道不值得相信?
224,严状元
严我斯先生,字承庵,湖州人。少年时生活落魄,一次喝醉了睡在花鹿桥上,五更天还没醒过来。桥边有一家卖豆腐为生的人家,家里的老人还没起来,有个女儿,将要出嫁的年纪,早晨起来开始烧火。看见桥上的栏杆上坐着一个道士,身着黄冠朱履,样貌十分文雅,又以一个身穿盛装的人过来,问道士说:“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早?”道士说:“是看望祖师来的。遇到严状元在这里,所以陪着他没走。”盛装的人又问:“祖师来了?”道士说:“黎明时分第一个过桥的人就是。”过了一会儿,一人担着两个竹筐过来,碰到了严公,严公醒过来,生气道:“我正睡得香,为什么碰醒我?”那人其人婉言道歉,还是不能脱身,就放下担子,指着竹筐让严公看。刚看时,里面好像一片大海汪洋,水外有琼楼玉宇,万种宝贝罗列其中,有明珠、珊树、木难、火齐等等,不可胜数。说:“请您进去。”严公摇头说:“这不过是你的幻境罢了。我生性不羁,即便这是真的,对我没有作用。我进去能干什么呢?即使你是仙人,也请其必择我之适用者而赠我。”担担子的人笑了笑,从袖子中拿出一块墨锭送给他,就消失不见了。卖豆腐的女子看得很详细,就喊父母起来,把发生的事告诉他们。就把严公邀请到家里,将女儿许配给他。
从此以后,每当严公有所构思,磨完墨,文思便泉涌而来。后来,严公选择一座僻静的寺庙,借用一间外舍读书。这座庙的和尚很富有,他和严公往来还算和善,但他的禅房很深,里面有个套间,和尚曾告诫他不要进去。一天严公来拜访,和尚有事出去,严公就走到套间里面去。看见墙上有一只喜蛛,严公就去弹它,喜蛛爬到其他地方去。严公又去弹,墙旁有门扇,划然打开,走出两个美人来。严公连忙出去。和尚已经回来,知道自己的秘密被严公窥破,就笑着对严公说:“你觉得你如今还能出去吗?”严公知道不能脱身,就对和尚说:“我们二俩已经有好些日子的交情了。你知道我喜欢喝酒,请让我喝完酒吧。”和尚就拿来一坛酒,关上门监督他喝。严公拿着大酒杯,边喝酒边歌唱,豪气自如。一坛酒将要喝完,此时蜡烛将要燃尽,和尚说:“可以了么?”严公道:“我还可以再喝一坛。”和尚不允许,严公就说:“请叫两个美人出来,跳舞作陪。等我再喝完三杯,随便你处置。”和尚答应了,让女子出来。忽然几百个人拿着铁锹、锄头、水桶一拥而入。和尚惊讶道:“你们来干什么?”众人说:“看见寺中起火,所以来救火。”严公大喜,对和尚说:“我可以走了么?”众人看见寺庙里藏着女人,就把和尚抓起来送到官府,伏了法。严公后来果然中了状元,官阶显贵,有文集流行于世上。他的妻子也被朝廷封了夫人。
我听世间传说的和叶琴柯说的故事情节有一点差异。和尚看出破绽的时候,拿着刀要杀害他,严公说:“我在这座寺庙里读书有段时间了,请让我到大殿上拜辞关帝后再让我赴死吧。”和尚拿着刀跟在后面。严公正下跪叩拜,和尚举刀边挥,忽然一声大响,和尚却人头落地。严公惊忙一看,周将军塑像的刀上血迹淋漓。如果事情是这样,难道不算快事一件?!
225,好人王怀
王怀,博陵人。一生下来就能说话,父母担心不详,想要遗弃不养育他。王怀说:“留下夙慧的人度过今生,做好事弥补前世,有什么妨害呢?”父母为他的话感到神奇就养下了他。等到长大后,他说自己:“开始是一个美人,和一群妇人坐在一辆车上前行,被狰狞的差役退下车,就成了猪身。心里清清楚楚但是不能说话,看见污秽,闻起来很香但是不肯吃,只吃粗糠粗粮。发誓要修行,就默念前世记下的《观音经》,但凡虫豸都不伤害他。等到屠夫将他绑起来,又恢复了人的知觉,之后又变成妇人。投生为女,等及笄的年纪,嫁人为妻,生下子嗣后死了。今世成为王怀,发誓要做好人,行好事。”孝顺父母讲诚信,热心地帮助别人摆脱患难,帮助贫困,又喜好修桥建祠。一生都没有疾病。娶了三个老婆,生了二个儿子。等到七十四岁时,人们问他的年纪,就说:“七十五岁。”一天,让家人准备后事,说:“我知道自己七十四岁难以越过。人家问我年纪,我说七十五,是想要禳除灾祸。这是我的妄想罢了!”最终无疾而逝。
之后又投生到博陵的孙李张屯,姓庄,仍然是男身。如今十岁。刚出生时,说自己叫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