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怪录】卷二11董慎
今天的故事是关于人治和法治的一场斗争。
隋朝大业年间,董慎担任兖州佐史。董慎这个人吧性情正直,明白事理和法理。官员治理不合法理的,但凡是都督之下,董慎一定会去直言劝谏,哪怕是被这些官员谴责惩罚也在所不惜,一定要让惩治合乎法律才行。
他曾经因为家事回家,才走出州门,就遇到了一个黄衣使者。黄衣使者说:“太山府君征召你去担任录事,你知道这件事情吗?”使者从怀里取出官牒给董慎。董慎看到上面写着:“董慎处理的案件合乎法律,行事作为担得起自己的名声。我这里有几件难以处理的案件,一定得是有才能的人才可以解决。请董慎先生来担任我的右曹录事。”官牒上的印书清晰,不似作假,官牒后面还有“倨”的字样。
董慎说:“府君来请我,怎么可以不去啊,只是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府君?”使者回董慎说:“录事不用管这个,到了就知道了。”
使者拿出一个大布袋,把董慎装进里面,扛着布袋就跑出了兖州边界。出了边界后,使者把布袋放在路边,取水和泥,用泥封住了董慎的眼睛。这才继续出发。
董慎被封住了双眼,又身在布袋中,压根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方位。
忽然听到有人大声通报:“范慎请董慎回来了。”使者回了一句“对”,也不停留,就进府君府了。
府君说:“我让你请的录事在哪里?”
使者说:“我们幽冥的事情,害怕被人知晓具体情况,去之前就向左曹借了匿影布袋来装董慎。”
府君都被逗乐了:“派遣范慎请董慎,还拿左曹布袋装右曹录事,这定然是可以防住‘慎’了。”然后下令放出董慎,摘去董慎双眼上的泥,赏赐董慎青缣衣、鱼徐笏、豹皮靴。
府君请董慎登上副阶,让侍从取来榻给董慎坐,然后说起这事情的缘由:“因为我知道你是一个公正的人,所以特地请你来帮忙。现在是这样的,闽州司马令狐寔等六个人被关押在无间地狱。但是按照天曹符下令说因为令狐寔是太元夫人的三等亲戚,令狐寔等人的责罚要降低三等。结果犯了众怒,昨天有一百二十多名罪人来咆哮公堂,我们完全控制不住形势。我们去请示天曹,天曹认为可能是减罪减的太过了,就让我们只减二等罪。我现在害怕后面的人都引申这个例子为自己减轻罪责,你说我该怎么办?”
董慎说:“水可以照出人的美丑,但是人不会生气,因为水清澈而且没有自己的判断在里面。更何况是天地刑法?怎么可以因为恩惠就宽容奸邪的人?但是我董慎只是一个小小的佐史罢了,胸无点墨,虽然知道这件事情是不对的,但是终究是表述不清楚。我给你推荐一个人,常州府的秀才张审通,他言辞逻辑清晰,当得起府君你的管记。”府君就让人去请了张审通。
不一会,张审通人就到了。了解了具体情况后说:“这个还是简单的,我可以写这个状书。”
府君夸奖说:“你的文辞一定很好。”当即就任命张审通为左曹录事,待遇就像是董慎一般。又给他两人各自赏赐了一匹黑色的狐狸,是出门就可以骑的坐骑。
张审通的状词是:“天地本无情,天地刑法也该是统一的。容许恩惠减轻对恶人的审判,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天地的亵渎。令狐寔前脚才用亲戚的恩惠减轻自己的刑罚,后脚就有两百二十多人咆哮公堂。如果开了这样的先例,实在是有失天地公正的说法。请按照最开始的审判把令狐寔六人押送无间地狱看管。”
府君、董慎看完觉得没有问题了就让一个黄衣人送往天曹。才一小会,黄衣人就带着新的天曹符回来了。
天曹符的判词是这样的:“你们申诉的文状,里面有很多错误。古人的礼法,我们一定要遵守的。《周礼》八议就有‘议亲’这种说法。再看《元化匮》里面的《释冲符》,也说‘无不亲’。这可是典籍明说的,我们可以惠及亲戚的做法有何不可?难道要让太元夫人的功德都庇护不了自家的三等亲戚吗?要是还有异议,就一定会惩罚你们。府君你这件事做的不好,罚你六十甲子不能晋升,令狐寔等人的判罚就按照前面天曹符的进行。”
府君发怒了:“张审通你写的判词,受罚的是我。”就让侍从取了一点方寸大小的肉塞进张审通的一只耳朵里。张审通一只耳朵就失聪了。
张审通申诉说:“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的话,甘愿受罚。”府君说:“如果你可以为我脱罪,我就再赐你一个耳朵。”
张审通写了第二张状词:“天地本来就没有人情,有了人情还讲什么统一?想要用人情改变天地刑法,实在是丧失了天地本来的意志。太古时代,人还是很淳朴的;中古时代,就听闻到处都是亲戚抱团。怎么可以让太古产生万物的意志只能看着仲尼看蜡像的叹息?‘无不亲’本来不是公正,引用了做什么?请放宽对待逆言的容忍度,这样才会有能够治理病态的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就应该做得到公平公正。令狐寔这些人,就该按照天地刑法判。”
黄衣人取了状词出发了。一会带着天曹符回来了。
最新的天曹符是这样的:“我们仔细看了你的状词,发现你说的是对的。府君晋升六天副正使。令狐寔这些人就按照法规处理吧。”
府君高兴了,就对张审通说:“不是你的话我们还真处理不了这个案件。”下令让侍从取出张审通耳朵里的肉,还用一个小孩子的拇指做了耳朵装到张审通额头上。府君解释说:“塞住了你的一只耳朵,那我补偿你一个耳朵。”又和董慎说:“得亏是你推荐的好,这才成就了我。但是我这里不能一直留着你,就只好给你一周年阳寿作为补偿了。加上你之前剩余的阳寿,你还有二十一年可活。”然后就让侍从送他两人回来了。
像是来时一样,使者用泥封住了他们的眼睛,装到布袋里扛回各自的府邸。董慎一下子恢复了,回头问自己的妻子,妻子说:“你已经丢魂十多天了。”董慎还真是又活了二十一年就死了。
张审通回来后,几天时间就觉得额头发痒,结果长出来一个耳朵,真就成了三耳,而且新长出来的耳朵极其灵敏。当时的人都笑谈:“天上有九头鸟,地上有三耳秀才。”也有人管张审通叫“鸡冠秀才”的。
董慎初见府君,府君称他为邻,后来才知道还真是邻。
就像我开头说的那样,这个故事是人治和法治的一场对抗。就这个故事来说,法治失败了,也胜利了。
可能会有些奇怪,明明令狐寔这些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为什么还会说法治失败了呢?这个听我细细道来。
来,先看文本。你请人会拿布袋装啊?这哪里是请人,赤裸裸的绑架好吗。于是乎,董慎至少明白了一件事,此去凶险至极。果不其然,要去帮府君处理事情。
看看府君几人的处理方式,你觉得府君这种人会需要董慎来帮忙吗?你觉得当上了兖州佐史的人文笔会不如一个秀才?于是他两个老狐狸相视一笑,得再找个背黑锅的。府君找了董慎,董慎找了张审通。
张审通终究是涉世未深啊。府君夸两句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直接一直状书上告天曹。哎,看到这里我是真的不知道该夸他聪明还是该骂他蠢。果不其然,天曹不高兴了,那我罚你府君,府君不高兴了,我要堵你张申通耳朵。
现在张申通终于反应过来,这两老狐狸这是算准了这件事啊。但没招啊,只好硬着头皮说我再挣扎下,失败我也认了。
天曹再下一道天曹符,哦豁,天曹让步了——令狐寔等人该怎么判怎么判,我不干涉。府君你这件事做的不错,升官。好事呀,难道不是吗?真不是。
府君是升迁了,升迁担任六天副正使,这是个副官啊。天曹的弦外之音是——你敢违抗我,那你远离实权去当副官吧。这哪里是升迁?明升实降。府君走了,下一个府君一定是正直的吗?不一定吧。正直的,天曹还会“升迁”;不正直的,那还不按照天曹的意思减令狐寔的罪?
最高的权力者是天曹,是有情的。本质上还是人治,不是法治。所以这次抗争是失败的。
唯一的成功点就是,令狐寔几人暂时按照该得的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