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执法变得更有温度
5月20日,一个爱意萌动的日子,那天傍晚,杭州富阳区东吴公园人气很旺,在众多情侣恋人中,一群身着校服的少年在人群中显得很特殊,他们摆起一个卖玫瑰花的小地摊。现实并不顺利,少年们的摊位鲜有人问津,正当他们垂头丧气准备放弃的时候,更令他们“忐忑”的事情发生了,城管来了。路过巡逻的城管过来查看,听完少年们的讲述,原来他们是在为生病的同学卖花筹钱。城管队员郎亚军和俞国潮立刻联系东吴公园管理处搬来桌子,为学生们临时设置义卖点,还一起向路人讲述玫瑰花背后的故事。很快,小摊周围聚起人潮,少年们这次准备了100朵玫瑰亲手包装成美丽的花束,人们纷纷捐出一份善意。义卖临近结束,郎亚军、俞国潮代表鹿山中队以520元的“单价”一人“买”走了一朵有特别意义的玫瑰花。那一晚,所有的花都卖了出去,少年们共计筹措到善款2800余元。
严格说起来,同学们这次当属无证摆摊。在大家的印象里,城管与无证摊贩的关系,好像是“猫捉老鼠”的智斗游戏。只要听到一声叫唤“城管来了”,摊主们拿上东西,撒腿就跑。不过这两位杭州城管的表现,颠覆了大家的固有印象。他们对困难群体怀有真挚的理解,显得那么有人性、有温度。
社会呼唤提升城管执法素质,完善执法手段,并由此带来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管?不可否认,城市需要整洁有序的环境。平日里,城管队员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是巨大的付出。另一方面,临时摆摊者有不少是生活中的困难群体。这种强与弱的对比、管与被管的矛盾一直纠纷不断。由此可见,城市管理工作确实不好做,身上背负着诸多责任和期待。
然而,与城市的干净整洁相比,民众的生存显然更为重要。城管是城市的执法者,也是民生的守护者。他们与群众打交道,关乎城市形象,也关乎百姓利益,执法的服务水平和尺度非常重要。
城管帮学生卖花,这个温馨的故事说明:城市管理针对不同的场景,施行不同的执法模式是可行的。也只有以柔软身段呼应民生心愿,传递足够的善意和关怀,城市才会成为人们栖身的温暖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