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建在两村交界处,租约到期后两边村民为争地块吵翻了!

宁德漳湾镇贝头村和王坑尾村的村民们反映,两村的交界处有一个厂房,如今租期已到,厂房留给了两村村民,但村民们为厂内的两村界限究竟在哪里争论不休。
厂房建在两村交界处 如今分隔不清
宁德贝头村和王坑尾村是相邻村。2013年,周盛辉从两村各租了部分土地,把厂房盖在两村交界处,并约定租期满后,厂房不拆除,直接给村民。如今,两村对于划界的问题有争议。
调解员帮助找出交界线中的连接点
村民们称,周盛辉在退租后只将厂房腾出来了,但没分配清楚。宁德司法局漳湾司法所的调解员曾多次介入调解此事。
调解员陈庆宜根据前期的走访、承租人的回忆,确定了贝头村和王坑尾村交界线中的三个连接点。
王坑尾村原先出租的是山地,贝头村出租的是平地。调解员称,厂房东头最顶端向右侧的第三根竿支点,到厂房东端空地边未被开发的山脚下机耕路这个点,即是贝头村和王坑尾村的第一条交界线。
厂房中间的连接点疑被移动过
调解员前期了解到,交界线的第三个点是两村争议最大的点位,位于厂房最中间,从第二点位到第三个点位长约170米。
如今,两村的村民对于点位“该向贝头村方向退三米还是该向王坑尾村前进三米”存在争议。
王坑尾村村民出示了承租人周盛辉写的一份说明书,称2018年9月,周盛辉在整平王坑尾山地的时候,因为还欠贝头村的部分租金,村民就要求周盛辉将厂房往王坑尾方向前进70米×3米的地块,扩大贝头村这侧的厂房。
王坑尾村很快发现不对劲,于是要求周盛辉不可这么做。但在租约到期后,贝头村以周盛辉拖欠租金为由,认定其违约在先,于是想将70米×3米的地块划归在自己村里。
调解建议:请测量队重新测量划分交界线
调解现场,两村的村民都无法提供较有力的证据,证实两村的交界线在厂房的具体位置。
于是,调解员提出两个解决方案,一、双方各自退让,分出交界线;二、找承租人周盛辉指认交界线。但双方都无法达成一致。
最终,调解员提议邀请测量队根据承租面积进场测量,重新划定两村分界线,然后分割厂房面积。
两村有界,调解无界。希望当地调解员后续的劝说下,双方能够找到达成一致的平衡点,土地的界限划清晰了,村民们心里的界限自然也就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