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次简单入门-电流回路

2023-01-30 19:17 作者:安安静静的做个废物  | 我要投稿

零、前言

以下内容均为本人工作中总结,因为主要工作经验为110kV变电站,少量涉及到220kV变电站,若有不对之处欢迎探讨指正。

一、电气编号介绍

常见的电流编号有4XX,另外还有ABCNL的前缀,L常用于零序电流绕组和间隙电流绕组

二、关于接地的介绍

每个绕组均要有且仅有单独的一点接地(不可与其他绕组共用同一个接地点);

户外场地情况下,是在对应间隔的端子箱(常规站)、汇控柜(智能站)接地,开关室内的话,就是在开关柜前上柜处接地,都是从端子排上每个绕组引一根单独的4平方的黄绿色地线至接地铜排处,且在接地铜排处地线需单独占用一个接地螺栓,禁止与其他接地线共用同一个螺栓。

三、关于CT本体二次绕组准确级的问题

常见开关CT的绕组分保护、测量、计量三种不同类型的绕组,准确级分别为P级、0.5级、0.2S级,在一次通流时应检查伏安特性曲线判断绕组组别,不准随意混用。(智能站保护装置和测控装置均使用P级绕组,没配0.5级的绕组给测控使用)

保护绕组准确级为P级,实际铭牌有可能写为5P15、10P30等,P前面的5、10表示误差为5%、10%,后面的15、30表示是在额定电流为15倍、30倍的情况下的误差值。

四、关于CT绕组变比的问题

铭牌参考如上,

首先第一件事,要先确认需要多大的变比,常规站是保护绕组和测控绕组分开的,找保护定值专责、测控定值专责分别定保护绕组的变比、测量绕组的变比,计量的绕组不清楚定多大的,直接找业主的项目经理,让他们去确认,智能站保护和测控用的同一个绕组,问保护定值专责就可以了。

然后根据变比来决定要用哪个抽头,铭牌上都有写,另外要检查一次接线方式,一次接线方式有问题的话(比如说专责说要1200/5的变比,一次接线方式为串联,那么变比最大只能为600/5,只能让一次人员把一次接线方式更改为并联方式,这个最好在CT本体还未吊上去之前更改好)

在铭牌上也看到了P1、P2、C1、C2四个东西嘛,这个会在CT本体靠近顶端的位置有标记,CT是一根类圆柱体,这4个正好平均分布,两两之间为90度,在吊装的时候要注意P1朝母线侧,P2朝负荷、主变侧,然后判断并联、串联实际上就是看C1、C2之间是否短接在一起,因为C1、C2刚好在两侧,不是相邻的,如果是串联的话是通过比他们高一点的圆形金属法兰相连

图为并联情况下的接线方式,其中第一张图C1只与P1相连,未连接至圆形金属法兰,第二张图C2不仅与P2相连,还通过薄金属片与圆形金属法兰相连,这个薄金属片是为了让圆形金属法兰没有悬空,有个参考点避免悬空高电压。若要改为串联只需将C2到P2短接的金属物拆除后改接至中间金属法兰(薄金属连片不拆除仍保留),C1、P1同理。

五、关于带负荷测向量

不想写了后面慢慢补

反正简单的做法(正常不准这么做,还是需要拿向量表实际测向量大小与相位后与装置显示核对的,然后需要用向量表测到的幅值和相位来算功率的):

1、确认差流为0,比如说光差、母差、主变差动

2、先通过后台上确认潮流平衡后,再在测控装置确认电流相位与幅值,接着检查其他二次设备的电流大小与相位是否有问题

六、关于一次通流

怎么做不想写,有机会再补,反正一次通流要做的事情基本如下:

1、确认变比为需要的大小,极性为减极性

2、通过伏安特性曲线确认准确级没问题,就是绕组没用错

3、保护用的P级绕组需做5%误差曲线或10%误差曲线记录数据,记录最大允许的负载阻抗大小为多少,后面二次通流测到的交阻要小于这个值

4、如果不做二次通流的话要一起把二次装置如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电度表、后台、母差、故录、备投等显示的值看一下确认没问题

七、关于二次通流

要做的事情如下(默认额定电流为5A,若为1A的话下述所有值大小也对应缩小为原来的1/5):

1、测量CT本体侧的直阻,万用表直接量就好了

2、通1、2、3A电流检查装置显示没错,要所有用到该绕组的二次装置均确认没问题

3、通5A电流后,用万用表量每相的电压值,除以电流5A即为对应的交阻,需小于一次通流时测到的最大允许负载阻抗值

八、关于死区的问题

线路保护绕组需靠近母线侧,母线保护所用绕组需靠近线路侧,一般线路保护用1S,其他保护装置如备投、故录、母差等用序号更大的保护级绕组



二次简单入门-电流回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