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临光】年轻人走进社会的故事——剧情赏析总结篇(+临光篇)

经历过前面数篇专栏/视频的整理,我假设各位读者都明白我是怎么理解这次活动中的角色的了。本文将打算把视角拉高,从整体的角度理解《长夜临光》这个故事表达了什么,或者说,我打算从现实意义的角度,赏析这次的剧情。
也总结一下临光这次回归的意义——即便玄铁会认为,玛嘉烈的光“闪耀却虚无”,结合现实,我会展耀骑士并不虚无。为此,我将深入地聊一聊,什么叫“理想主义”。

当我们把每一个角色的形象都梳理一遍之后,就可以整理出一条线,一条把他们串连在一起的线——那就是《长夜临光》的主题,也是故事里每一个角色都在回答的问题:
你认同这个社会吗?
然后你打算怎么做?
白金从学校毕业,凭感觉找了一份工作,凭感觉跳槽,既无法享受现在,也不期待未来。白金想得不多,她只是感觉到,无论是往上、往下,还是往未来看,卡西米尔这座高塔都没有尽头。不会改变、也不会结束。所以,她摸了。
烛骑士从历史里和书里看过很多英雄,她向往这些英雄所代表的美德和理想,但现实中她并没有看到英雄,也没有看到理想世界。被虚构的英雄激励的她也想成为弱者的英雄,但社会的复杂只让她感到千头万绪、无从下手。苦闷、无力。“为什么正确的事反而无法顺利发生?”所以,她切实地痛苦着,也憧憬着现实中的英雄。
拓拉不承认城市,不承认躲进城里的 “懦弱”。城市里没有他追求的东西,他直接掀桌子。既不接受这个社会,也对社会没有期待。走自己的路,谁TM也别想定义我的人生。所以,他潇洒地往北极冰原发起冲锋。
这么说来,卡西米尔现代社会很差吗?似乎也不尽然,不是所有人都讨厌卡西米尔的。
麦基,新贵族的代表,权力以另一种形式——更好的教育、更好的资源、更多的机会——在血脉中传承,麦基在父亲的培养和注视下成为了各种意义上的精英典范。恰尔内和莫妮克,他们分别代表在城市的新规则下,已经实现和有机会实现地位跃迁的人,他们很拼。左手骑士和罗伊,是好好地完成分内事、然后获得大把好处的代表,最近,他们赚够了,都在考虑怎么把生活节奏慢下来。
还有大量打工仔、竞技骑士,他们普普通通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完成自己的工作。他们没什么大成就,也没有什么大恶,但他们也是搭上时代发展快车的乘客。发展不介意高不高尚、也不区别平民贵族。有很多人把握住时代的机遇,过上了骑士贵族时代的父辈没机会触及的好生活。至少,这个时代让他们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努力工作争取到。他们都是新规则的受益者、和拥护者。
那卡西米尔社会就很完美了吗?除去开头的三位年轻人,还有人看到不完美的一面:马克维茨。马克维茨一方面接受这个社会,他似乎很擅长在这个社会规则下生存。但经历过高峰与低谷的他希望所有人都有一条后路。所以,马克维茨并非想要改变这个社会,他只想在这个制度之下保持自己的本心。至少目前,他还可以问心无愧地坚持。
还有感染者们,他们是直接接触到卡西米尔社会黑暗面、需要挣扎求生的人。
他们之中有近乎完美、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英雄:从平凡积累到伟大的血骑士,狄开俄波利斯;以及见识过卡西米尔几乎所有黑暗和苦难后,依然保持思想和微笑的焰尾骑士,索娜。也有追随着英雄的凡人——红松骑士团。红松骑士团簇拥在焰尾身边、沿着血骑士开辟的道路、受耀骑士激励,一步一步,走上一条看不见尽头、越来越困难,但也越走越宽的道路。
感染者反抗着城市的不公,他们以后的路会怎么发展呢?虽然目前还没写到,但是我们有别的参照。
感染者并不是最早一批反抗的人。除了感染者,城市外的人也是被发展抛弃的人。在几十年前,曾经还有一些年轻人站在平民百姓身边、反抗贵族带来的不公。其中三个例子就是玄铁、托兰、和玛恩纳。
当年他们意气风发、无人能挡:玛恩纳的光如同浪涛一般。玄铁也是登峰造极。那个欺压百姓的贵族骑士,即便全副武装,玄铁也可以一箭把他钉死在地上。然后呢?玄铁选择顺应时代的发展,保留了“反贵族”的立场,加入商业联合会主持的新秩序。托兰因为主观和客观的原因,留在了平民身边,一起在荒野努力求存。而最强的玛恩纳,先是尝试投身军队,意图发挥更大的作用。后来他为了家庭,放弃了理想和那些远大的追求。
前辈的后记是不是也在暗示着当前英雄们的未来?分道扬镳、四处碰壁、被迫害、流落荒野?或者终究还是因为身边更重要的事物而放弃了?
所谓美德、理想、和正确的事
因为对社会不满,有些人站了出来。但他们的反抗并不是想当然地顺利的。正如马克维茨所说:
“好人能有一个好下场”,在如今,已经是一件需要去争取才能实现的事情了。
做对的、有价值的事情并不会因为其道德上的正当性就变得容易。正义并不会因为它是正确的就自然到来。倒不如说,做“正确的”事情往往会更加困难,遇到更多阻挠,因为这惹到了那些靠“不正确”的事获利的人。
那我们还有什么必要追求美德、公义、荣耀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这么艰难、又不保证回报。自己做好了之后还要看身边的人的态度。他们不配合的话,自己再怎么严于律己也改变不了大环境,只是显得自己像一个傻子。那么为什么不一起摆烂、比烂呢?那不是更舒服吗?
这就是耀骑士,玛嘉烈·临光要回答的问题。为什么她在这个时候了,还要回来卡西米尔、行为艺术一般地争取夺冠?为什么血骑士说她“已不再狭隘了”?
灯塔的比喻
临光回归的目的被血骑士很好地概括了——成为灯塔。
灯塔并非路灯,灯塔并不会给人照出一条路,灯塔也不期望别人看到自己之后,也立志成为另一座灯塔——有这样的人挺好,但没有也没问题。灯塔存在的价值在于告诉那些航行在无边黑暗的海洋上的船只:“我在这里,你并非孤身一人。”
临光之所以想要夺取特锦赛冠军,除去为后面开展的事务积攒声誉和舆论大势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她要在全卡西米尔最万众瞩目的地方,告诉人们:我在这里,美德也依然存在于这个国家。
对于一无所有的人们,耀骑士和她代表的美德是他们的偶像,精神的依托,是苦难中的心灵支柱。“你们并不孤单,有人在为你们努力,请再坚持住。”
对于反抗中的人们,比如感染者,耀骑士既是鼓舞他们前行的火炬,也象征着更大的团结。不只是感染者孤立无援地对抗着这个世界,而是健康的人和感染者、强大的英雄和普通的人民相向奔赴、互相支撑。虽然有很多很多困难,但反抗并不是毫无可能。
对于生活基本无忧,但再美德和堕落中摇摆不定的人们,耀骑士就是榜样,即便不模仿她,远做不到她那么闪耀,至少让人感受道,美德并不是过时、迂腐、丑陋的东西。践行美德的人们哟,如果你认为这是应该做的,那就坚持下去吧。坚守美德的你们并非异类。
确实,美德是脆弱的,当一个人用美德约束自己,而他的敌人无所顾忌的时候,他通常是会吃亏的。但是同时,如果大家都以礼相待,那将会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远强于“所有人对抗所有人”的无尽战争。想要达成这样的美好世界,需要大家坚持下去。在社会规则完善到足以打击那些肆无忌惮的人之前,就很需要榜样站出来,告诉大家,一起坚持、努力求变吧,你们并不孤单。
耀骑士搀扶着血骑士同走冠军之路就是美德的践行,那一段路,其实比成为冠军更重要。
什么是狭隘?
如果这个故事的思考只停留在这一步,那只是普通的说教——最多也就只是激昂的演说。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如今的耀骑士和六年前又有什么区别呢?用血骑士的话来说,现在的耀骑士已经不再狭隘了,这句话代表着他真正承认了耀骑士。那什么是狭隘呢?
盲目相信“成为了好人就会有好报”就是狭隘;
天真地追求道德上的美好而不顾身边的人因此而受伤就是狭隘;
认为“因为我追求的是公认的理想,所以大家就会支持和配合我”就是狭隘;
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一碰壁就怨恨这个世界就是狭隘。
你会不会想,“这太烂了,我已经什么都做不了了”?
——聊理想主义就绕不开的 阿丽娜同志
从来都没有 “通过努力做好人就能达到什么目的” 的说法。一直都只是想要成为好人的人们在不断努力。用更实事求是的眼光来看,美德是值得追求的,而并不应该假设每个人都能做到、会做到,因为太难了。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也许需要一些反思。
美德是目的,而不是通往任何目的的手段,因为正如前面所说,美德作为手段是脆弱的。理想如果只展示光鲜的一面,而隐去背后争取的过程,那才是最恶毒的劝诱。
用“好人有好报”之类、想当然的谎言来诱骗人们投身理想,是残忍的。
——我说的
【忍住,不能 cue 某条德拉克,现在还在卡西米尔。】
玛嘉烈并不期待她能一呼百应,她也不期待所有人都认同她,她只是希望以耀骑士的身份重新登上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地方,告诉那些愿意听她说话的人,美德依然在;告诉那些不愿意一直跪着的人,站起来。
玛嘉烈也预想过潜在的敌人会如何阻挠,也预想过部分人民会被分化、有人会倒打一耙,也知道她的声音会被曲解、被误会。感染者可能会被当枪使、普通人和感染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可能会加剧、甚至努力了一辈子之后可能什么都没做到……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除了一帆风顺。玛嘉烈知道,而她也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所以,她也就不再狭隘了。
另一方面,从故事中抽离出来,以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才是精彩的圣骑士践行信仰的故事。倘若主角们随手就捡起了唾手可得的理想,那算哪门子故事?

现实中也有太多关于理想主义的事情——大到环保、平权、保护弱势群体、或者某些更大的事业,小到友好的社交媒体氛围、讲文明、懂礼貌、树新风……
现实中也有很多在各个领域闪耀的英雄,他们可不是靠讲道德或者哭闹争取来改变的,他们的成果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得到的。争取,就是要和某些存在、某些困难斗争,需要智慧、需要斗争的技巧、需要付出代价。
【这里有一个不太常见的例子,可以去了解一下小智研发和它的创始人黄谦智,他宣传环保的手段我认为是我见过的最妙的——用工程学的Sexy来表明,“环保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而不是烦人的老生常谈”。但我了解得不深,就是听过一次讲座,就不展开了。其他领域也有很多的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承认追求理想很难”并不意味着不鼓励追求理想,因为对难度没有清晰认识就投身理想往往走不远(小小地cue一下某德拉克)。更不意味着我们应该苛求那些渴望改变的人,说“你还没努力够呢,算什么理想主义者”。不,当然不是。看到问题、提出要改变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更多的是指,我们应该认识到“理想”这两个字究竟有多重。相应地,对于那些为理想献身的人,对于准备要扛起理想的人,对于或长或短地坚持了一段时间、然后放弃了的人,对于自己,也建立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理想主义不是空想主义,也不是教条主义,是实事求是的。
卡西米尔不是一个地点,而是一个时代。
你了解这个时代吗?了解完之后接受吗?以及,你有什么打算?

我好像已经cue了塔露拉和阿丽娜好多好多次了,没办法,毕竟在方舟的剧情里讲到理想主义就绕不开阿丽娜语录。在雪山活动之前,我们抽时间聊聊她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