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院)高分学姐考研备考经验分享
本站法律顾问郑重声明:本文章为原创,版权在格瑞斯教育旗下天津考研网,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与传播!
各位研友大家好,由天津考研网组织的在读学长学姐团队为大家提供考研专业课备考经验分享,接下来我们给学弟学妹们讲解一下南开大学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的考研整体概况和备考策略。
一、院系及专业介绍
(一)专业介绍
南开大学是为数不多的考小综合的学校之一,招生人数相对来说比较多,而且非常非常公平,一切都靠实力说话,不存在歧视现象,注重认知语言学(目前比较新也比较热的一个语言学里的小方向)。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是全国仅有的八大“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之一,学院教学科研并重,在师资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和独特的竞争优势。学院的硕士专业包括:
(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硕):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基础、深厚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知识、熟练的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教学和其他语言文字应用工作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2)汉语国际教育(专硕):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
(二)专业的培养方式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学制都是三年:第一年进行专业课学习,第二年进行实习,第三年撰写毕业论文。第一年专业课学习的授课方式以讲练结合为主,几乎所有的专业课都要求学生研读学术著作、撰写读书笔记,部分课程也要求学生进行教学演练或做读书报告。第二年的实习可选择在校内或校外,校内实习包括做留学生班的任课老师、留学生的班导师或者进行留学生的教学管理,对于今后想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学生来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在校外实习的学生要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但是部分导师也会进行引荐。第三年则主要进行论文的撰写。
(三)专业近年就业情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毕业生多在高等院校、研究、出版等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及研究,或进入国家机关和公司企业从事语言应用方面的工作。汉语言文字学的毕业生可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出版社做相关的教学、研究及编辑工作,或进入国家机关和公司企业从事语言应用方面的工作。
(四)收费和住宿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硕)是8000元/学年,提供住宿。汉语国际教育(专硕)是10000元/学年,不提供住宿。
二、导师信息及研究方向
1、温宝莹
主要研究方向:
(1)实验语音学
(2)语言习得,包括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
主要研究成果:
专著:
《汉语普通话的元音习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独撰
《汉语语音习得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6 第一作者
论文: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与思考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itics》 2009 通讯作者
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中阳上合流的实验研究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 2015 第一作者
美国学习者汉语疑问句语调模式分析 《南开语言学刊》2017 第一作者
论汉语中元音音位《南开语言学刊》2018 第一作者
日本学生汉语疑问句语调习得的实验研究 《实验语言学》2015 第一作者
汉语普通话疑问句语调的韵律匹配 《中国语音学报》2015 第一作者
2、董淑慧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汉语语法、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对方言、世界汉语教学史研究也有涉猎。
主要研究成果:
《认知视野下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以趋向动词语法化为例》,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
评注副词“大不了”的语义功能及语法化(第一作者),《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V+他(它)+数量”构式语义句法功能考察,《南开语言学刊》2015年第2期。
“V/Adj+数量(N)+是+数量(N)”构式的语义功能及其教学,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编《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第3辑),商务印书馆,2014年7月。
3、王红厂
主要研究方向:
现代汉语语法及俄汉对比
主要研究成果:
1.俄汉拟声词对比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增刊。
2.俄语口语称名的过剩和不足[J].载宗文举 周可荣主编《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研究文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年。
3.近十年心理动词研究综述[J].《青海师专学报》,2004,(3).
4.俄罗斯民间动物童话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元素[J].《外语教学》,2004年专刊。(第二作者)
5.“V2+的+是+N”歧义格式补议[J].《社科纵横》,2004,(5).
6.汉语动词重叠和俄语带前缀по-的方式限制动词对比[J].《西北大学学报》(CSSCI),2005,(3).(第一作 者)
7.“V”前后格式中动词的特点[J]. 《汉语学报》(CSSCI),2007,(1);又《动词与宾语问题研究》邢福义主 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数词+量词+左右”和“数词+左右+量词”的区别[J].《现代语文》,2008,
4、郭继懋
主要研究方向:
从满足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的角度研究现代汉语句法语义、语用功能。
主要研究成果:
《再谈量词重叠等形式的语法意义》,载《汉语学习》1999-4期
《试谈“飞上海”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载《中国语文》1999-5期
《粘合补语和组合补语表达差异的认知分析》,载《世界汉语教学》2001-2期
《从“他很帅”到“他长得很帅”》,《语文研究》2003—4期
出版论文集《汉语句法论集》、《从功能差异看组合差异——汉语教师怎样看这些表达式》、《似同实异——汉语近义表达方式的认知语用分析》(主编)。
三、报考录取比例
今年南开汉院的分数线是375分,专业课单科线是90分,录取人数14人(包括1个文字学方向)。

南开汉院招生的特点在于宁缺毋滥。比如2021年分数线是360,计划招生15人,但是达线人数只有7人。学院没有选择降分数线,而是接收调剂,尽管有好几个人考到359分。
四、参考书目及其他复习资料

五、复习建议及指导
1、政治
我个人感觉政治如果要在75分以内提分是投入低回报高的,但是如果想再往上提分就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性价比可能就不像75分以下那样高了。我对政治最初的定位就是70-75,不拉分就好,所以我的经验不适合想要考高分的同学。
我到了八月中旬才开始政治,花的时间和精力也比较有限,跟了腿姐的全程班。前期我主要是每天回宿舍之后,到宿舍自习室看腿姐的强化班网课,看之前老老实实复盘回顾,过程中老老实实头脑清醒地在书上划知识点,看完老老实实做对应的腿姐的习题或者肖秀荣教授的1000题。既然投入有限,就一定要保证效率。中期我强烈推荐腿姐的技巧班,堪称提分法宝,干脆利落地抓重点考点。其中分析题“点默析”的答题思路也非常适合考试,就算今年肖四有大题没押到,这个答题思路也不会让你没话说,甚至得分不算低。后期我选择题主要是用跟腿姐的带背加她的《背诵手册》,大题主要是用腿姐的思路背肖四。另外就是做腿姐和肖四肖八模拟题,我还根据《背诵手册》和自己的错题,自己提炼整理了一份Keywords的对应笔记。
2、英语
我对考研英语的设定也是不求高分,节省时间给专业课,以下经验仍然不适合想考高分的同学。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四六级分数都过了600,专四优秀。我提到英语基本情况是因为我想强调,考研英语和四六级完全不是一个套路,四六级没过不影响你考研英语80+,四六级高分也不影响你考研英语不到80(比如我就是前车之鉴)。
我做考研英语试卷的最大感受就是考研英语的技巧性非常非常强,所以在基础知识部分,或许单词可以背得不精准,语法和长难句不需要掌握得多精,但是在技巧部分一定要花时间感受试卷的出题风格,尤其是阅读部分。因此,在基础知识方面,我最受用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摘取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和长难句,查朗文词典整理成自己的笔记,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缩小背单词的范围,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在技巧部分,我比较推荐唐迟的阅读网课。但是对于时间紧张的同学,我建议不要依赖网课,自己动脑自己理逻辑,想不明白再到网课中找对应的部分。时间是要靠你自己动脑子省下来的。
3、专业课
专业一包含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比重是90:60,专业二是语言学。其实,语言学和现代汉语二者的大框架是差不多的,都包括语音、语法、语义、文字几个部分,在这几个部分是相通的,复习的时候可以相互参照。
专业一——现代汉语
黄廖版本的《现代汉语》是最基础且最重要的,除了修辞部分可以主要整理出几个常考的名词解释,其他部分都建议认真理解和记忆。邵敬敏版本的《现代汉语通论》则主要用于补充语用部分,常考的形式是名词解释,其他部分可以在看完黄廖版本的《现代汉语》后适当补充,例如构词法与造词法、歧义短语等板块。卢福波版本的《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也推荐用于补充,卢老师是南开的老师,2020年真题考过上面的动词和动词重叠式的区别,可以摘取其中黄廖版本没有的内容。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则是经典中的经典了,我个人很喜欢这本,主要用于补充开拓。
专业一——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基础》(施向东)是南开的教材,往年很多原题出自这本书,课后题和文选都建议认真看。王力版《古代汉语》主要是一二两册,通论背诵,文选翻译。《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洪波)也是南开的,重点是其中的音韵和训诂,难且重要,这本书的文选可以用来练习句读。《汉字演变500例》,我用这本代替了《说文解字》,主要针对造字法和字体改写。
专业二——语言学
专业二从22年改了出题风格,都是简答论述题,更看重分析思考能力。叶徐版《语言学纲要》和王红旗版《语言学概论》这两本是最基础且重要的,学习的时候可以每章看完叶徐看王本。王本是南开的,逻辑性非常好,也更好理解,叶徐版内容更多。《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这本书特别关键,经典且重要,希望这本书可以让你对语言学产生兴趣,并且开启自己的思考,学习起来有些难度,很多真题出自这本书,理论和分析部分都可能考到。《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的考察形式多为名词解释和简答,几乎每年都会考,即使初试不考复试也会涉及,比较难啃,不需要学得很精。刘洵的《引论》每年都考,重点在第一、三、五、六章。《201例》对应考察词语辨析,初试复试都可能考到,尽量总结出自己的分析思路,可以补充《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卢福波)。认知语言学是南开汉院的特色,非常重要,陆本的《教程》有一部分,我是用了专选课的笔记。《语音学教程》也推荐用于补充语音部分,南开的语音学很厉害,真题中有的出自这本书(如21年的中元音的划分)。最后就是论文,主要是两个方面:汉院老师的论文+谈谈语言学领域的论文。
复习思路
一轮复习的思路主要是在头脑中大概形成一个总体上的知识框架,我的做法是整理思维导图,并且在整理的过程中思考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和联系,用铅笔记录自己的思路。
二轮复习的时候,我把重点放在细节上,按照可能考到的点整理出自己的电子版笔记,细细梳理,整理的同时也在为记忆打基础。二轮可能耗时很长,要求看得非常仔细,在最基本的几本参考书的基础上补充我前面列的补充提高类型的参考书,打通现代汉语和语言学也是在这个阶段实现的。在大概有了一份自己的笔记资料后,建议这个阶段看看真题,了解出题思路。因为我没有找到电子版的真题,所以我的做法是自己手打了一份Word版的,这个过程可以让你对真题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自己摸清楚高频考点和某些知识点的考察形式,从而反过来再提升自己的笔记。
三轮复习主要是记忆、真题和论文。我记忆的方法是根据自己的笔记,列一份考点清单。列考点清单时可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比一轮的思维导图更加具体,更加符合真题特点,同时立即自己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每复述或记忆一次,就在某个知识点后面画正字或者打钩,用荧光笔划出真题考点,这样你就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真题侧重考什么,怎么考。因为陆俭明的《语法研究教程》真题中经常考分析题,建议三轮复习中要把书中可能考分析题的摘出来,一定要自己在纸上分析一遍,把逻辑思路理清楚,防止在考场上答题时因为思路不清楚答得很乱。三轮的时候,你的知识储备也使你能看懂一些论文了,可以去知网下载汉院老师的论文,整理论文的逻辑思路,注重思考的过程。
六、试卷整体分析
(一)专业一专业一命题特点
1、题型不固定
现代汉语部分:简答题、分析题、名词解释、层次分析、注音……
古代汉语部分:断句翻译、古汉语现汉的区别、虚词用法、解释加点词、语法化与词汇化……
2、基础为主,拔高为辅
基础题如:层次分析、注音、解释加点词、断句翻译……
拔高题如:名词解释中的“非自主动词”“正则元音”
简答题中的“‘天’,有人认为是一个字,有人认为是一个词,请分析它分别作为一个字和作为一个词的条件。”
(二)专业二
南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院)学硕的考研难度主要是专业二。专业二从2021年改为考简答题,既考察基础知识,也考察知识面的广度,以及知识系统的完整度。因此在学习时,需要打牢基础,每个版块都对应看一些拓展的书,并且注重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完善知识系统。
例:
请以任一语言中的词汇为例,说说它与社会互动中的不平衡现象。
请分析在汉语普通话中,中元音可以归纳成几个音位,并说明原因。
请结合实例说明一下动词与动词的重叠形式在句法功能上的异同。
请结合实例论述一下认知因素对汉语语言的影响。
七、复试指导

2022年复试采取网上面试形式,没有笔试。汉院的复试既注重基础,也考察拔高。所以初试时用的基本且重要的基本参考书这个时候要尽量过个一两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考到的基础知识不会,会非常影响印象分。拔高部分则要注重汉院自身的特点,如某一个知识点要如何教给留学生,还要关注汉院老师的论文。可以说,拔高部分更加注重你思考问题的逻辑思路和想问题的角度,会不会反而是其次的,关键是你要会分析,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