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真正懂生意的人很少
商品贸易要成为一个可以持续赚钱的生意,前提是它要为别人创造价值。不管是几百年前把中国茶叶运到欧洲集市的航海商人,还是今天把美国杏仁送到中国食客手里的网络卖家,都满足这个前提。
但是我们在二级市场上买股票,又卖掉,为买家创造价值了吗?如果没有,那就不是一个可持续的贸易生意。偶尔赚到差价,只能是因为运气好,千百万和我们一样的人,也在天天干同样不创造价值的事,期待同样的好运呢。。。
我觉得在投资中,对生意的理解跟买卖不同,它是可以创造价值的。但我个人会选择去做这件事,其实不是因为它能创造价值,而是因为它很好玩。。。
比如,最近一段时间看了很多新消费品牌,就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普遍现像:听这个领域的人讲东西,感觉大都是在讲自己的成功学,什么赛道多么大,数字化的媒体渠道,电商销售渠道多么有威力,国潮自信多么快速地升。。。以及如何小红书种草,如何利用抖音算法推荐规律,如何天猫双11上量。。。
这里面真正懂生意的人其实很少(但也偶尔有几个例外,例如有一个做女鞋的,她没讲什么互联网,大数据,就只关注自己的产品能不能满足女性的三个需求,一是造型独特,一眼就能看到与众不同的美感。二是极度的舒适,从内底到后跟。三是如何百搭,减少配搭服装时的焦虑。按她的说法,叫做这几年的心思都花在为女性做到see me,need me,love me这件事上)。
真懂生意的人,不会不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生意的持续性来自于能不能为别人创造价值。能在某个领域创造价值,不会是因为你拥有,发现了新技术让“所有消费品都值得重做一遍”的优势,这不是什么优势~如果新技术真让一件事值得重做,那也只是喜欢那件事的人的机会,不是你的优势。你成不成功对别人一点意义都没有,喜欢做那件事的人才能为别人创造价值,顺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