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一个民族的重生 书摘15
占领成为重负


现在,随着战争的胜利,耶路撒冷已经被犹太人控制。自大约两千年前罗马人毁灭圣殿以来,第一次有大量犹太人来到西墙前。


如何处理那些新占领土地上的城镇和社区呢?以“哭墙”旁边的一个棚户区“穆格拉比区”为例子:当时哭墙旁边有一个脏乱差的小棚户区,以色列人把他们给强拆了……

对于新占领区,鹰派的人物那是决然不能容忍政府退出这些地区。保留新占领土地成为了大部分宗教复国主义团体的政治主张;一些世俗以色列人同样对新土地充满热情,他们想要建立更多的基布兹或者社区。
并非没有相反的意见,不过显然他们人微言轻。

雷博维茨也指出了美苏不会支持以色列的占领政策,与其被逼吐出新占领土,还不如主动点儿;另一个原因是新占领区有125万阿拉伯人,以色列国内已经有30万阿拉伯人,长此下去,这以色列还是犹太人的以色列吗?
定居者运动
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犹太人的复国主义运动,就是重新回到他们的先祖之地生活。在1948年以色列立国之战中,有位于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基布兹社区被阿拉伯人攻占,屠杀。现在,19年后他们的后辈决意搬回这些他们父辈生活战斗的地方。
许多以色列人被他们的行为感动,捐钱捐物支持,也有人主动加入。于是定居者运动逐渐壮大,无法回头。


现在,我们偶尔会从新闻里听说“约旦河西岸冲突”之类的新闻,这个问题最初的起源应该就是这里了。如何处理新占领土地,从犹太复国主义开始就是最具有争议的问题,不仅仅关乎以色列的外交与安全,更是和宗教扯上关系,这也是以色列内部直到今天都在争吵分裂的话题。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巴以冲突的主角之一,现在出现了。

被占领区的阿拉伯人可以自由穿行边境,他们回到1948年战争之前的地方,看到的是自己曾经居住的房子已经被以色列人瓜分了,本该是自己的地方,自己反而成了陌生人……

亚西尔·阿拉法特

这个男人的名字现在听到的少了,当初那是新闻联播里的常客,其他还有以色列总理沙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觉好多名字都渐渐消失了

1968年,法塔赫加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英文简写为PLO,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于1964年成立,当时以色列还未占领约旦河西岸),并很快成为该组织的核心力量。1967年,巴勒斯坦人(以及同阿拉伯联盟和埃及关系密切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蒙受了奇耻大辱,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影响力陡增,吸引了几百万巴勒斯坦人。随着法塔赫成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当中最具影响的力量,阿拉法特不但成为该组织主席,还成为一位国际人物。可以说,他已经被当作
巴勒斯坦人的政治领导人。
不看不知道,此君在知乎评价好低啊……



碎碎念:
我们是否应该因为革命领袖,或者说一个运动的领导人的个人问题,从而影响到我们对于这个运动的评价呢?
总之,法塔赫现状很不好,名声也臭了,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因为他们搞“恐怖袭击”,名声早就臭了……但这些人毕竟都是外人,他们的评价对于巴以问题一文不值。现状是,巴勒斯坦人显然更支持哈马斯,而哈马斯更加激进。对于以色列来说,可谓是一个敌人倒下了,一个敌人站起来。巴以冲突或许从新闻版面上减少了,但是从现实来说,它缓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