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曾存在一颗伴星和神话传说不谋而合,能否证实太阳神鸟存在过
地球间隔2700万年以上就会发生一次大灭绝。古生物学家称正是因为我们的太阳系曾经有两个太阳造成的。
虽然这颗伴星还未曾被人类发现,但科学家却为其起了一个名字,名叫涅墨西斯星(别名;复仇星、复仇女神),当它接近奥尔特云的时候刚好是2700万年,这意味着涅墨西斯星的运行周期为2700万年,与地球上的物种灭绝的时间相当接近。
上古神话;山海经上就提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整个世界年轻的时候,天空曾经同时出现过十个太阳,传说在辽阔的东海边竖立着一棵神树,名叫扶桑,树枝上栖息的十只三神鸟(三足乌、日乌鸦、金乌),它们同是东方神天地的儿子,每天轮流上天遨游,神鸟放射光芒炙烤着整个大地,也可以理解为太阳。
神鸟在黎时刻就会离开栖息的树梢,架着神车穿越整个天空一圈,并且是十个神鸟轮流穿越天空,划破黑暗照亮整个大地。
最初人们在大地上的生活还算相当的幸福,人与整个自然界的动物好比邻居生活在一起,人和动物之间相处的画面非常和睦,人们感恩神鸟给他们带来的光明。
如果现在不出意外的话,下一刻就会出意外了,后来十只神鸟违背东方神的指意同时抢着穿越天空,按照神鸟的举动挺热情的。
结果就是天空中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这个场面在科幻片中都难以看见,在十只神鸟同时划破天空释放出的高温炙烤整个大地草枯土礁炎热无比,顿时之间人类和动物为躲避高温白天全躲进了山洞,时间久了动物和人类开始因缺乏食物饥饿难耐,黑夜在人类出去寻找食物时猛兽、毒虫伺机蚕食人类。
时间久了人类肯定会遭受灭顶之灾,人类的苦难很快传到了天帝的耳朵里,便赐予后裔一只神弓红和十只白色的箭让他教训一下神鸟们。
后羿接令后翻过数座山峰,跨过数条大河来到了东海之边登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峰,后羿直视神鸟后便拉开了神弓搭上能穿透一切利箭,瞄准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神鸟,后羿心神凝聚嗖嗖嗖嗖四箭连出,四个太阳直奔大海而去,其他太阳吓得全身颤抖着在天空打转,接下来后羿接连五箭射向了太阳,箭无一虚发地射掉了五个太阳,中箭的太阳肯定是难以存活。
中箭的太阳神鸟羽毛落在了大地炙热的光和热很快地就消失了,此时的大地慢慢地迎来了黑夜,现在天空就剩下最后一个太阳,它颤抖着害怕极了在天上摇摇晃晃地躲进了大海。在黑夜来临后毒蛇、猛兽又开始四处横行,人们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苦,于是大家祈求天地唤出最后一个太阳,让它继续照耀大地让万物繁衍下去。当天地得知九个儿子已经死了的消息,大发雷霆不准后裔返回天上,同时也令最后这只神鸟日日遨游永不停歇。
其实不止是我国古代这样的传说,天上有多个太阳。而世界各地都有多个太阳的传说,就如印第安族、玛雅族、古印度等传说中都有类似的说法,唯独差别就是太阳的个数不一样,有说十二个的、有的是十个、有的八个和五个的,很多被人们发现的古代石碑上都刻着曾经有过两个太阳的记录,难道这是全世界古人的集体异想天真出来的?
就像是大洪水传说全世界所有古老民族都和大洪水神话有关。
无独有偶,现代天文科学家们认为曾经存在过多个太空,就像曾经想发明的太阳神枪的大国,想利用多个类似凸镜空间把太阳光聚集到地球上导致物种大灭绝。
科学家们发现地球上的物种每隔一段地球时间就会发生一次大灭绝,根据化石记载就发现五个物种灭绝的时期,分别为奥陶纪晚期约4亿年前、3亿年前的泥盆纪、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这几个时期不知为何导致了96%的生物突然灭绝。包括称霸地球1亿年左右的恐龙也被灭绝掉了。
几位考古学家在2020年的历史生物学期刊中提到,每隔2700万年地球上就会出现一个类似于死星来临毁灭生物的事件。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曾有物理学家就提出对太阳系诸多问题的猜想,称太阳可能存在过一颗伴星(两颗恒星),虽然这颗伴星还未曾有过任何存在过的痕迹,科学家也为它命名为涅墨西斯星。
科学家通过不断地模拟出涅墨西斯星的运动轨迹,发现它仅是与太阳相反的方向而运转,按照μ的计算涅墨西斯星接近阿尔特云的时间刚好就是2700万年,这意味着涅墨西斯星的运行周期为2700万年,与地球上的物种灭绝的时间刚好吻合。那么这颗伴星可能就是一颗距离太阳非常遥远的红外星,它以椭圆形的轨道绕着太阳进行公转,每2700万年左右就会进入太阳系的边界奥尔特云,并搅动着很多的彗星进入太阳系,从而导致地球上的生物造成周期性的物种大变值。
当太阳系中含有多颗恒星的时候,恒星之间的位置并不是相对静止的,几颗恒星也会经常地相互牵引,那么当它们狭路相逢的时候太阳就有可能被拖拽,直到伴星逐渐地脱离星团,才能形成我们现在的这个太阳系,这才能与涅墨西斯星理论不谋而合。
太阳系曾经在伴星的陪伴下捕获了很多行星,当涅墨西斯星接近奥尔特云的时候,它的重力就会将这个世界的平衡给打破,有些大的彗星和陨石会从原本的轨道脱离直接冲向地球而去。最后会有一颗彗星或一颗陨石撞上地球,现在科学家已经猜测到了涅墨西斯星的存在。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寻找HD186302恒星,在各种天文仪器的支撑下,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颗很特别的恒星并命名为HD186302,这颗恒星也身处于银河系内,距离地球大约184光年外,对于整个宇宙大小而言算是比较近的距离了。
科学家们发现的这颗恒星比太阳稍微要大一些,表面的温度和亮度与太阳极其相似,经过数据光谱分析,发现它的年龄在46亿-50亿岁,它在与太阳同时诞生的同时或许还有很多共同之处,让科学家们感到疑惑的是这一颗恒星是不是太阳最初的孪生兄弟。
时间来到19世纪前期,德国天文学家在守望天文望远镜前观察到了天王星的轨道,时不时地会出现一些波动。天王星是太阳系里的第七颗行星比地球重14倍,一般的小行星是不可能轻易干扰到他自己的轨道,天文台发现却有两颗不知名的大行星在干扰天王星的轨道。直到1846年,天文学家们找到了海王星附近的异象,经过对海王星观测的两年之后,天文学家们又发现了海王星的轨道也显示出被扰动的迹象。
于是天文学家猜测还有另外一颗巨大的行星潜伏在天王星附近,科学家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太阳系遥远的柯伊伯带,而柯伊伯带就位于海王星的外侧,属于太阳系的小行星带,里面饱含有海量的小行星和其他的小型天体,也包括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一些痕迹。不过由于柯伊伯带的范围过于太宽距离地球又太远,依照现有的科技还很难弄清楚柯伊伯带内到底有什么。
在近几年的天文观测的活动中,科学家在遥远的外星系中就观察到了类似海王星的运行轨道。并且是距离太阳系很近的同轨道星体,也被称为跨海王星天体。那么这个奇怪的天体如此遥远,科学家是如何观测分析的?能影响到海王星的天体,并以特殊的轨道运行的天体并不是海王星,而是人们一直在寻找的第九号行星。
第九号行星远在冥王星轨道之外,到太阳的距离可能是地球到太阳的千倍远。
所以涅墨西斯星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天体,极有可能就藏在这个柯伊伯带内,是他在拉扯着海王星轨道出现异样画出了一个奇特的运行轨迹,科学家们就认为这个天体很有可能就是涅墨西斯星,认为它就是太阳曾经的伴星。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否能证明原来真的有第二个太阳存在,那么远古神话传说能用这一切成为一些依据吗?
2022年薇拉·鲁宾天文台正式启动,其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寻找冥王星以外的外太阳系天体,或许这个天文台能够为我们真正地找到第二个太阳和九号行星的存在(本期话题较为科幻、神话等,部分猜测未经证实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