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学1

2023-03-07 22:17 作者:龙巾舟  | 我要投稿

会动的头颅骨,我的真实经历
(写于2006年-2007年,文中涉及人名记录那个时期。文字转视频字数上限5000,为了不丢失信息把文章分割成很多小段。)

描写中会对后脑部发型的叙述较多,其中的两种现象,一种是“翘”型,另一种是“塌”型。为了对这两种现象有直观的想象感受,我就用大家能够广泛看到的电视人来举几个代表性实例。别无他意,只作实例。

“翘”型:即在后脑顶部的头发能随意向后翘起,这种现象的大多数人,是发旋上部的头发能向后翘起或往后倒,发旋被头发盖住或有的连发旋都没有。李咏、王小丫、陶喆、飞儿乐队的两男对员、花乐队的主唱、贝克汉姆、流川枫···

“塌”型:即在后脑顶部的头发向前倒、扑,不能随意往后翘起,大多数的人是发旋上部的头发向前倒,露出发旋。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挺常见的,不过能在电视上想看到他们不是那么容易的。换句话说,这些人能在媒体上露脸的几率不高。电视剧《摩登家庭》中扮演段飞段飞—刘冠申(马来西亚)的后部发型、安徽卫视《超级大赢家》的女主持黄小蕾、仙道-陵南和湘北比赛樱木花道第一次出场时。

顺直的头发,我这里指的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头发,纯自然类型。身边的人流行拉头发是上高中后的事,就像初中时引进“碎发”一样,这种头发加工可谓是遍地开花。因为头发经拉过也能达到顺直好看的效果,现在街上能看到很多拉过头发后的人,就相对短暂地拥有这种发质。这种拉头发女性有很多,但也不是全部,男性倒不是很多。所以观察现象的时候,当某人拉过头发,那就应当看后脑勺顶部头发的翘、头皮露白、左右对称等。发质就不能拿来当观察论据。

发旋:就是靠后脑的顶部,此处大部分人的头发是成螺旋状的。有些人是有两个的,传说是较聪明的象征。这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找不到的,这部位称其为旋。

 

小学

1985年。我成了台州临海人。

上学前的记忆,跟大多数小孩一样就是玩,没值得说的地方。

7岁时我和同龄人一起踏入了学校的大门。

学校就在家的旁边,很近。在学校的前面有口塘,塘岸经常有附近的人在洗衣服。很小的时候叔叔曾带我在这口塘里抓过鱼、螃蟹,在我上学后,上下学要沿这口塘岸回家。

上完了一年的幼儿班。

一年级

排桌位时,身高不够,我总在第一桌。

我读小学时,有用分数的就是语文和数学这两门科目。由于我期末考试的分数高,得了三好学生后会贴在家里的墙壁上。

上学学校会有运动装的校服,拉练可以拉到顶的,规定要常穿,也要戴红领巾。

学校离家近,放学回家,背着书包往家慢慢踱,路上突发奇思,决定把拉链往上拉,再拉,拉到顶围住脖子了。我还要往上围的冲动,后来就干脆把整个头都蒙在校服里,通过拉练的小缝空来看路,走起路来还挺稳,唯一的问题就是从小孔里看,失去了方向感,没走了几步,“咚”滑入了塘里,塘边的水不深,幸好也有人在洗菜,一把拉我上来,道:走路干什么把头蒙起来。

二年级

基本情况照旧。

回想起来,多了一些“比”。

同学间比身高,比力气,比考试分数,比谁受老师喜欢,比谁的书保持得新,比铅笔盒,比谁的笔多,比谁的弹珠多、谁打的准等等。

班主任有时会和别班的人比,谁班级的孩子可爱多,我们班还占了上风,想来也有我的份。

由于个子不高,好象这时期起,有大人在叫我时会在名字前加上“小”字。

学习上,我的成绩不错。现在记得最清的就是班主任老是说我太会骄傲,成绩一上一下,被她认为主要是骄傲的原因。不过在最后期末考的时候,我还会得到好分数,奖状也照旧有。

在这时,我经常会有几个常在一起玩的同学,有王W、张Y等。

王W会打领带,我和他俩就把红领巾的结打成领带结,这样不带时一拉红领巾就不会有结。他的头型是扁扁的,他的后脑是平平的向上耸,而前面是低低的,侧面看来有个坡度,慢慢向上高起。小孩,我们大多的头发都是剃成平头,这种坡度看起来特别明显。他自己说 :

“是我小时候,睡觉时他妈妈用手臂给他当枕头,所以就把后脑勺给睡没了。”

在当时,我给他起了一个外号“扁头鸭”,可能是由于是方言叫起来挺顺的,又很形象,这个外号很快就在同学间流传开来。他妈妈非常疼他,一度很痛恨给他儿子起外号的“那个人”,我好几次到他家玩都耳闻他妈的念叨。还好的是“那个人”一直没被揪出来。这个外号就这样他戴了很多年,也象我的名字前的那个“小”字。

三年级

基本情况照旧。

一伙人经常玩在一起。一起写作业,打弹珠,大中午去抓知了,去钓鱼,去河里玩水……

夏天晚上,会有很多人喜欢出来到小屋背上来乘凉(我们那里的房子结构,前面是高屋,后面是小屋,远看像左右反过来的“h”形。邻居的小屋背是互通的)。

隔壁的邻居林Q是比我大好几岁的,我读小学他已在读初中。一天晚上,大家在小屋背上乘凉,我们铺了席子在上面躺着睡,大家互相聊聊天。林Q看我们躺着就说到:

“睡觉最好要向右侧着躺,因为人的心脏在左边,如果是向左侧卧,那会压着心脏对身体不好。”

别人对他的话没什么在意,我喜在生活中欢听类似这种有新异的话,以前从没听过睡觉的姿势还有讲究,从那次起我的睡姿从怎么舒服就怎么乱躺,转到有注意睡姿时就会刻意侧躺。

第一学期有段时期,我整天头糊糊的,没以前好使。做作业我经常用手掌撑着额头,发现额头有一边有一块圆的突起,不痛不痒,拿镜子看也不明显。后来,常常去摸渐渐又没了。

还有就是睡觉时当周围很静时,经常能听见类似有人走路的脚步声,很有规律,且从不间断。因害怕睡觉时就希望早点睡着,可以听不到那“脚步声”,且状况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改变。

我跟我父母讲头很糊的事,后来我爸说去台州医院看下。医生叫我先做脑电图再说,医务人员先在头上给套上一个网孔头罩,随后一个一个小东西就被固定在网孔头罩上,然后就开始。医生看过了由很多折线组成的结果图后,得出的结论是:一切正常,没有什么事啊。台州医院是我们那里最好的医院,没有什么理由去怀疑。因为听了医生的话,就没去注意头糊不糊,平时照样上学,照样玩。

第一学期期末,我没有了三好学生,变成学习积极分子。

第二学期期末,三好学生。

小孩子嘴馋,会经常去光顾小店,买买吃的。小店的柜台里会放些明星的贴贴纸,他们外表很好看,就买了。小贴纸在床边贴了个满。有几张大一点好看的还舍不得贴,把它们剪下来保留在铅笔盒。其中几个人在理发店的墙上看见过,但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不过很多年轻人都按他们的发型去剪头发。

小时侯,放假我大部分时间都外婆家度过的。放假在外婆家玩,做做假期作业。有次和表姐一起做作业,表姐比我大三岁,说到明星时她比我懂的多,我拿出了铅笔盒里的贴贴纸,经她的指点,我得知我收藏的几个人是“四大天王”,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黎明。还说表哥也照着郭富城的发型,有时在表哥剪完发时,他们说什么“四六”我不懂,临海话中“六”和“绿”是同音,当时搞不清楚“四绿”具体是指什么。

四年级

基本情况照旧,too。

好象在这一时期,我发现我喉咙里一直有着像痰的东西,但这“痰”不管怎么嗑都嗑不出来,它不会随着时间增多或减少。就是老感觉有什么东西卡在那里,喉咙有种象夏天口渴一直想喝水,但喝完水情况还是老样,所以经常会噎唾液,很不舒服。

在我读三年级的时候,邻居周T父母因他和几个人整天玩在一起,父母怕他学坏,影响学习,决定给他转学到隔壁村的“下沙小学”,当时的中心小学。是我外婆住的村子,以前我们班里有个女同学也转到那里去读。

有天傍晚,当时住在我家附近在中心小学教书的周老师和我爸在聊天。不知他们怎么的说到让我也转到隔壁村的学校去读书,转学要办手续先去自己的学校开转学证明,然后等到开学时拿着证明去报到。


小学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