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地道湘:复合调味料的发展历程

2023-07-10 15:06 作者:地道湘  | 我要投稿

以油、盐、酱、醋、香辛料等基础原料配合调配各种复合调味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易牙十三香”、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的“八和齑”都是中国古代复合调味料的雏形与典范,其中“十三香”是香辛料的复合物,距今2600多年,流传至今,仍广泛应用,“八和齑”是一种用醋、盐及八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蒜齑复合调味料,在北魏时期流行,至今也有1400多年的历史。


后来以传统的十三香、五香粉等复合香辛料及以豆酱、蚕豆酱为原料配制各种复合酱,如豆瓣辣酱、鸡肉辣酱、海鲜酱、沙茶酱等花色酱。进入二十世纪,随着国门的打开,各种已工业化生产的西餐佐料进人中国走进餐盘,如辣酱油、咖啡酱等。



复合调味料的工业化生产国外是领先我国的,其最早的产销活动起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大洋渔业公司开始用南冰洋鲸鱼提取肉汁,开创了以动物性提取物这一调为原料生产复合调味料的先河。


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首先推出在味精中添加核苷酸制成复合调味料“超鲜味精”,使鲜味提高数倍,标志着现代化复合调味料的生产开始。随后日本又通过添加动植物蛋白水解液(HAP、HVP)、酵母抽提物等增鲜剂生产牛肉精、鸡肉精等风味调味料,“麻婆豆腐调料”、“青椒肉丝调料”、“八宝菜调料”等专用于烹调中式菜肴的复合调味料在日本开发也较早,其商品总称为中华调料“。



我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正式使用“复合调味料”这一名称的,并在1987年制定了ZBX66005—87标准,对”复合调味料“专有名词、术语及定义进行标准化。此后,进入90年代,在各种新的政策及其本身极大的市场潜力作用下,我国工业化复合调味料发展迅猛。
为适应复合调味料的发展并与国际接轨,我国在GB/T20903—2007中重新定义了复合调味料:是指以两种或两种以上调味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或者不添加油脂、天然香辛料及动植物食物等成分,采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的技术措施,进行加工、处理及包装,最终制成可供安全食用的一类定型调味料产品。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典型的西方复合调味料如番茄酱、色拉酱、芥末酱、牛肉汁等也大量传人中国,与中国传统风味结合,使得如今的饮食风味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美味化


地道湘成立于2006年,是地道湖南特色湘味品牌,专注湘味复合调味料十余年,主攻研发的老卤金汤,经过不断升级换代,从一代卤药到二代卤膏、最终升级为3.0时代特色老卤金汤,饱含28种材料萃取,经过6小时熬制,4重工艺制作,技术为全国首创。



地道湘:复合调味料的发展历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