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落价为哪般
现在正是种植玉米的时候。市场上卖玉米的不多,大都是用电动三轮车拉个一袋两袋的,但是收购玉米的有四家。


有的农民拉着玉米打听一下收购价格,一听一块两毛五,立刻叫嚷着,“昨天到村里收的粮贩子也是给这个价,拉来还以为能多卖点钱。”
“能不能再加点?”农民跟粮贩商讨价格。
“加不了,就这个价。”粮贩张口就来,并且指着车上收购的玉米说到,“你看,这些都是一块两毛五收的。”没办法,一块两毛五就一块两毛五吧,现在正是苹果疏果时候,不值得为了多卖三分二分的耽误时间。粮贩也正是抓住农民这个心思,压着价格不松口。
当然也有卖粮的农民舍不得卖,就在集市上等有给合适的价格再卖。不过,很快就有别的粮贩围过来看货,讨价还价。

“你看看,俺家的苞米在家掀得够干净了,留着人吃。”
好货归好货,价格只给加了三分钱,一块两毛八。
不管舍不舍得卖,最后还是卖粮的农民坚持不住,一块两毛八或者一块三卖掉。因为农民等着钱赶集,买点农资肥料什么的,;现在猪肉便宜了,割点肉回去改善一下伙食,现在正是疏果出力的时候,要补充一下营养。
市场收购价格基本上都是一块两毛五或者一块两毛八,但是粒饱满、干净、量大的也给到一块三。


今年玉米价格怎么了?要知道国际国内玉米价格倒挂,饲料市场紧缺,加工企业准备用陈年的小麦、稻谷代替玉米和豆粕。但是玉米价格从去年冬天的一块五降到现在的一块两毛五到一块三。难得去年冬天的行情,农民没舍得扔,都觉得等春夏青黄不接的时候能多卖点钱。谁知是现在这种情况,市场不缺玉米么?前两天,到蛋鸡场买鸡蛋,养鸡的老板问我们村有没有卖玉米的,一块三,量多的可以到家里去拉,看来也是缺货。那么粮贩收到的玉米送到哪里去了?从说话交谈中了解到,都送到饲料加工厂和食品厂。由于日本四月十三日宣布要往海洋倾倒核废水,引发人们对海产品的安全隐患,加快水产品养殖需求,也抢食了一部分玉米。资金都具有趋利性,无可厚非,可是现在的玉米价格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如果说今年冷库苹果滞销是因为量大、清库,或者说采摘过早,口味不好;老百姓也认了,反正是不好卖!可是今年玉米市场明明缺货啊,老百姓还是没有定价权!
我不支持高物价,但是对于现在的玉米价格确实让人高兴不起来。鸡蛋的价格从两块八涨到现在三块九;玉米种子、肥料、甚至草甘膦都涨价了。现在好像除了农产品,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都在涨价。

卖玉米的大都是六十左右的农民,满脸的沧桑和疲倦,但是他们确实种植粮食的主力,他们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


我们这儿是苹果主产区,种玉米的基本上都是在山塂地开荒或者伐掉果园里种植点玉米。老人闲不住,值不值钱都会种点,他们看不得地荒。年轻人没有愿意种的,要吃买点吃,一年也吃不了多少。
给予种粮的农民适当关爱,让他们不再煎熬,不再疲惫!不要因为他们卑微,如同蝼蚁;不要因为他们渺小,如同水珠……。他们曾经是生产队种地好手,他们曾经为修水库、整地偃流过汗,出过力!现在他们老了,只要能动弹,就不会闲着,也不能闲着;要么种点庄稼,岁数再大点的,要么养只羊;佝偻着身子,牵着一只羊,踟躇在田间地头。夕阳映长着他们的身影。

这是他们的精神依托,是他们最后的劳作!
不要说农业机械化,山塂地到处是石硼,并且很零散,根本不适合大型机械操作!不要说土地流转,单单十亩二十亩玉米,你怎么收获,怎么晾干,怎么储存?在没有水源、粮库等基本设施的前提下,一切都是空谈,更别说流转下来能不能赚钱!
给予农民相应的关爱,如果一个国家连粮食都不能自足,还要受制于人,怎么能屹立于世界强国?我们在芯片在发动机上受到的磨难还少吗?给予农民相应的关爱,如果现在我们对农民这个职业都不尊重,将来怎么号召年轻人回家创业?一个没有活力,没有前途的乡村,还谈什么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