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ocubic小电视--四层板浅析
采用Siganl-GND-PWR-Siganl层叠结构(原因:器件主要分布在顶层)若顶底层均需放置器件且底层数量多时,由于PWR与GND之间截止较厚,导致两层之间耦合不佳,需考虑顶底两层的布线数量,底层需靠近布线多的层。
采用四层进行设计的原因:1.小电视的体积较小,主板的体积大小受限,若采用两层设计,布线难度较大,供电走线不便。2.四层相比两层可以减少板子的EMC与EMI(不懂的小伙伴可以去PCB联盟网进行了解),同时也为信号线提供更好的零位参考(两层走线会引起地平面割裂,信号质量会受到干扰)。
注意点:1.第三层PWR并未采用电源平面分割,因为板子上电源分布不是很均匀,若采用分割为3V3与5V,无可避免会造成信号线跨电源平面,影响信号质量,所以选择第三层网络为3V3(该网络需求量多),5V采用单独连线。2.在进行打孔时,需要注意避免第二层的地平面割裂(形成孤立铜),从而影响参考平面的完整性,影响平面的回流。3.板载的天线部分应该进行铜皮挖空,避免发出的电磁波信号被下面的GND铜皮吸收,从而大大影响传输距离。4.由于空间不足,板载的5V转3V3电路放到屏幕的转接板,利用FPC软排线进行3V3回传。电源转换采用DCDC,留出后面使用的预留量。(有错的地方,烦请大家指正)
四层板单层图片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