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风云中的风云国王——阿莱克修斯篇(三)

(接前文)
七、同族至亲出叛逆,真假皇子皆登场
尽管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一些不好的流言传到了阿莱克修斯的耳中。尽管塞尔维亚的杜克里亚国王伯丁已经重新归附帝国且忙于内乱,但他的侄子乌坎趁机在拉西亚独立并有意撕毁和约再度和拜占庭开战。因此阿莱克修斯领军向西,以防备来自西北方向的威胁。而他很快又收到更加头疼的消息,刚刚接替小约翰 杜卡斯出任都拉斯总督的侄子大约翰 科穆宁,据报也在都拉斯准备反叛。于是阿莱克修斯派出钦差大臣,带着两封信前往都拉斯。其中一封是给总督大约翰的,告诉他自己正在前来的路上,叮嘱他用心防备塞尔维亚人,同时这也相当于警告大约翰不要轻举妄动。另一封信拜皇则让钦差暗中留着,以防生变时以此获得直接控制都拉斯的权力。皇兄伊萨克听说此事后,很快也赶来见阿莱克修斯,并向拜皇保证会写信叫自己儿子来当面做出解释。阿莱克修斯便召集亲族,其中包括哥哥伊萨克、弟弟阿德里安、以及姐夫梅里森诺斯,一起商讨如何处理这件事。阿德里安和梅里森诺斯主张抓捕大约翰,伊萨克则对此十分生气,并指责阿德里安觊觎皇位。随后大约翰也被带来,阿莱克修斯并没有深究他的过错,而是劝服自己侄子放弃阴谋。长谈之后,阿莱克修斯让伊萨克返回君堡向太后安娜汇报此事,又让大约翰回到都拉斯继续担任总督。
而面对阴谋的还不止阿莱克修斯一人,塞尔柱帝国苏丹马利克 萨哈被阿萨辛刺杀身亡。由于苏丹突然死亡而没有指定继承人,立刻就有不止一个人跳出来宣称帝位。其中大马士革埃米尔图图施迅速控制了整个叙利亚,并前往伊斯法罕的王庭争位。布赞也从尼西亚退军,赶回伊斯法罕争权夺利。在这场混乱中,前罗姆苏丹苏莱曼的儿子基利杰 阿苏兰得到释放,并逃回了尼西亚。基利杰 阿苏兰赶走了马利克 萨哈任命的官员,收回了父亲苏莱曼的遗产。此时小亚细亚的土耳其各部落纷纷从塞尔柱独立,基利杰 阿苏兰也自任尼西亚的苏丹,并娶了加扎的女儿,和士麦那结成了同盟。
回到阿莱克修斯这边,在和平解决都拉斯的麻烦后,他继续亲率军马西进。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拉西亚大公乌坎不得不向拜皇求和。阿莱克修斯对此表示接受,在边境修筑工事后便率军返回了君堡。而加扎在和基利杰 阿苏兰联姻后,又在士麦那准备战船,打算进攻阿拜多斯。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麻烦,阿莱克修斯再次派出君士坦丁 达拉西去迎战老对手。另一方面,阿莱克修斯还遣使联系基利杰 阿苏兰,说服尼西亚苏丹转向自己这边。就在阿拜多斯遭到围攻时,达拉西和基利杰 阿苏兰分别从海陆两个方向逼近了加扎。加扎担心自己被包围,便亲自去见自己的女婿,探听情况并寻求支援。然而基利杰 阿苏兰却给自己老丈人摆了一场鸿门宴,在酒席之间杀了加扎。于是阿拜多斯得以解围,一个长期骚扰帝国东南部的麻烦也被解决了。阿莱克修斯按照约定答应了尼西亚苏丹提出的要求,并与对方达成了和平协议。
暂时抛开战事不谈,阿莱克修斯身居高位,总少不了觊觎者的挑战。一个从东方来的人出现在君士坦丁堡,声称自己是罗曼努斯四世的长子君士坦丁 迪奥真尼斯,以此拉拢支持者并宣称皇位。君士坦丁 迪奥真尼斯不仅是罗曼努斯四世的儿子,还娶了阿莱克修斯的三姐、伊萨克的妹妹狄奥多拉。然而君士坦丁早在差不多20年前,就在和伊萨克 科穆宁共同于小亚细亚作战时阵亡了。不过这个“君士坦丁 迪奥真尼斯”的名声还是越来越大,在君堡没呆几年支持者越来越多。很快这件事不仅传到了阿莱克修斯的耳中,还传到了已经在修道院中清修、君士坦丁的遗孀狄奥多拉耳中。狄奥多拉怒斥这个假冒的“君士坦丁 迪奥真尼斯”,称其玷污了自己亡夫的名声。在姐姐三番五次的要求下,阿莱克修斯逮捕了这个人并将他囚禁起来。然而这个人在库曼商人的帮助下越城逃走了,北上前往库曼人的领地寻求更多的支持。
强敌环伺之下,纵使阿莱克修斯不想战,也难以过几天安生日子。同时在拜占庭内部,更是从不缺少野心家。在西线,拉西亚大公乌坎仍然想着进犯帝国,双方在边境摩擦不断。阿莱克修斯几次给乌坎写信以双方间的协议提醒他,也没收到什么效果。于是拜皇派自己的侄子、仍任都拉斯总督的大约翰 科穆宁,率部进攻乌坎。大约翰虽然参加过几次战斗,但是领军打仗没什么经验,被乌坎突袭导致大败,狼狈地逃回了君士坦丁堡。前线战败,阿莱克修斯只得亲自领军,在君堡附近扎营并召集各路军马,准备前往西部迎敌。帝国收复克里特后就任总督的尼基弗鲁斯 迪奥真尼斯很快赶到,并把自己的营帐直接安置在阿莱克修斯的大帐旁边。尼基弗鲁斯 迪奥真尼斯作为罗曼努斯四世的儿子,早有传言说他对拜皇宝座有所想法,甚至还派出过刺客行刺阿莱克修斯。但是阿莱克修斯念及罗曼努斯四世往日旧恩,而尼基弗鲁斯又是罗曼努斯四世在世的最后一个儿子,遂不愿去深究。有人提醒阿莱克修斯,尼基弗鲁斯 迪奥真尼斯如此下帐,必然有所图谋。阿莱克修斯不愿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妄加猜测,并没有采取什么特别行动。结果晚上尼基弗鲁斯果然提剑进账企图行刺,却被一个侍女撞破,急忙退了出去。侍女把这一切告诉了阿莱克修斯,于是拜皇在帐外布置了卫兵,没有再多给尼基弗鲁斯行刺的机会。
阿莱克修斯加强守卫后,尼基弗鲁斯 迪奥真尼斯又打算拉拢塔提基伊,但是被塔提基伊断然拒绝。尼基弗鲁斯还不死心,仍想在同伙的支持下暗杀阿莱克修斯。一伙人假意邀请拜皇赴宴,并想在阿莱克修斯入浴时动手。然而塔提基伊·子龙识破了他们的阴谋,守在浴室门口喝退了尼基弗鲁斯。尼基弗鲁斯见事已败露,只好匆忙离去,逃到了前皇后阿兰尼亚的玛利亚那里。经过此事,阿莱克修斯再也不能无视尼基弗鲁斯的所作所为,找来弟弟阿德里安,让他去劝尼基弗鲁斯自首。阿德里安娶了尼基弗鲁斯同母异父的姐姐,关系同尼基弗鲁斯也十分亲近。阿德里安见过尼基弗鲁斯后,只回报阿莱克修斯说尼基弗鲁斯拒绝承认自己的罪行。阿莱克修斯只得再派人马,将尼基弗鲁斯 迪奥真尼斯抓了回来。用刑之后,尼基弗鲁斯最终招待了自己的罪行,并带出了一系列的阴谋支持者。而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上,不仅有前皇后玛利亚,还有阿莱克修斯的大姐夫米海尔 塔隆尼特,甚至御弟阿德里安 科穆宁也在其中。对于这场阴谋的参与者,阿莱克修斯下令刺瞎了尼基弗鲁斯 迪奥真尼斯的双眼,剥夺了大姐夫米海尔 塔隆尼特的财产后流放了他,还撤了弟弟阿德里安的职务并将他送去了修道院反省。至于拉西亚大公乌坎,并没有真的和阿莱克修斯交战,双方在交还人质后便签订了和约,各自罢兵。
阿莱克修斯返回君士坦丁堡后,北方边境又来告急。“君士坦丁 迪奥真尼斯”逃至北方后,和库曼人交好,并说服他们支持自己前往君堡争位。于是阿莱克修斯一直担心的库曼人,终于也直接站到了帝国的对立面。面对“君士坦丁 迪奥真尼斯”和他的2万库曼大军,沿途城镇望风而降,一些大臣也胆怯力劝阿莱克修斯求和。为了排除阻力,阿莱克修斯准备了两块金属牌子放在祭台上,宣称由上帝来决定是否出兵,最终也抽到了刻有出战的那块牌子。有了上帝的旨意,贵族们再没有理由反对出兵。于是阿莱克修斯在安夏尔集结军队,并派二姐夫梅里森诺斯、巴列奥略、大姐夫的长子约翰 塔隆尼特、格里格尔 叶弗尔文等将军领兵分别保卫周围城市的安全。当库曼人进逼至阿德里安堡时,阿莱克修斯又命令老布林尼乌斯坚守城池,君士坦丁 叶弗尔文 卡塔卡隆于险要处偷袭敌人。“君士坦丁 迪奥真尼斯”打算诱骗老布林尼乌斯打开城门,却被老布林尼乌斯怒斥为冒牌货。然而库曼人毕竟人多势众,阿德里安堡的守军渐渐不支。阿莱克修斯又命君士坦丁 叶弗尔文 卡塔卡隆和他儿子尼基弗鲁斯 卡塔卡隆,一起领军前往增援。随后阿莱克修斯自己,也准备率兵前往阿德里安堡一决胜负。
不过在阿莱克修斯出兵之前,安夏尔一个叫阿拉卡谢的人对他说,他的父亲认识这个自称为“君士坦丁 迪奥真尼斯”的人,而他能帮助阿莱克修斯引出这个冒牌货。阿莱克修斯同意了阿拉卡谢的提议,还用了点苦肉计以防“君士坦丁 迪奥真尼斯”怀疑阿拉卡谢。于是被剃光头发、满身是伤的阿拉卡谢找到“君士坦丁 迪奥真尼斯”,博取了他的信任,并将对方骗到一座城镇中抓了起来。虽然“君士坦丁 迪奥真尼斯”被押去了君堡,但是库曼人并不会满足于抢些粮草就退兵,2万铁骑仍然是阿莱克修斯需要解决的麻烦。为了更好的应对擅长骑射的库曼骑兵,拜皇命令同样是游牧民族出身的土耳其佣兵骚扰库曼人。拉扯开库曼人的阵型后,阿莱克修斯亲率帝国的军队攻入库曼人的部队中,彻底冲垮了库曼军队。当库曼人重整军势,瞒天过海想要悄悄接近帝国军团时,阿莱克修斯又无中生有,加倍点起篝火做疑兵之计,虚虚实实唬得库曼人不敢进兵。就在库曼人犹豫之时,拜皇再次指挥军队主动出击。库曼人以为大军来攻,草木皆兵吓得转身就逃,结果自然被帝国军队打得大败。经此一战,阿莱克修斯缴获战利品甚多,除了分发给受战火影响的民众,还厚赐了在战斗中表现英勇的将士们。解决了库曼人的威胁后,阿莱克修斯才凯旋回到了君堡的大皇宫。
八、十字东征大旗起,人心各异互提防
然而阿莱克修斯刚从北方的战事中解脱出来,帝国东边的土耳其人又来进犯维菲尼亚,逼近了尼科米迪亚。此时塞尔柱帝国争权夺利的大幕已落,从尼西亚撤军的布赞在接近伊斯法罕时被图图施击败身亡。而图图施也没能得意多久,很快又被马利克 萨哈的儿子巴尔克亚鲁克的军马击败而亡。尽管巴尔克亚鲁克坐上了塞尔柱帝国苏丹的位置,王权却已经大大削弱,各地大有自立为王的趋势,不过这倒并不影响土耳其人各部落向外扩张的势头。
为了应对土耳其人的威胁,阿莱克修斯一面加强位于尼科米迪亚的防御工事,一面再次向时任教宗乌尔班二世派去使者,寻求西方更多的支持以对抗塞尔柱土耳其人。在东西大分裂已经过了40年后,表面上拜皇和罗马教宗均有缓和事态之意,阿莱克修斯还下令重新开放在君堡的天主教堂以示友好。至于当年宗教方面上的争端,双方也都避免直接提及,打打马虎眼就过去了。然而作为格里高利七世最称职的门徒,乌尔班收到阿莱克修斯的来信后,认为这是一个加强自身宗教权威、巩固教会权利的好机会。同时他也能以此打击德皇海因里希四世拥立的伪教宗克莱门特三世,甚至还能趁机加强罗马教廷在东方的影响力。于是他马上召集意大利、勃艮第、法兰西以及其他支持自己的主教们,在克勒蒙举行宗教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乌尔班二世发表了一篇极富煽动性的演讲,号召人们前往东方收复沦陷的圣城耶路撒冷,参加会议的人们瞬间沸腾了。结果这次会议的效果远超过乌尔班的预期,无论是贵族还是农民,在更加狂热的教士添油加醋下,纷纷走上了武装朝圣的道路,以期获得赎罪。

西方如此大规模的东进,并不是阿莱克修斯所期望的。原本阿莱克修斯只是希望得到几千军马,这样也方便自己控制。然而这大批的民众在前往东方之前,就先在欧洲老家开始屠杀犹太人,搞得各地鸡犬不宁。号称曾去圣地朝圣过的修士酷酷小彼得,率领4万名男女老幼从科隆出发,途径匈牙利前往君堡。这批人都是一些穷人民众,根本付不起长途的旅费,沿途的教会也喂不饱这几万张嘴。为了获取补给,这帮人跟当地人矛盾不断,被形容成是蝗虫过境。路过巴尔干时,又被奴隶贩子抓走了不少。
当这群人终于到达君堡时,阿莱克修斯和牧首尼古拉三世也是十分头疼。当看到来的人几乎没什么像样的装备,阿莱克修斯认为这样一帮乌合之众根本没有一战之力,建议他们原路返回,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而随着到达的人越来越多,住宿吃饭都成了大问题。无奈之下,阿莱克修斯只好先把这拨人送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以防在君堡生出变故。同时阿莱克修斯还叮嘱他们等待命令,不要轻举妄动。但狂热的教士鼓舞人们,宣称他们在上帝之声的加持下将战无不胜。于是大军便开始向尼西亚移动,一路攻占城镇,抢夺补给。当土耳其人的军队从尼西亚城出战时,这群只有简易武器、没什么实战经验、撑死算是轻步海的十字军们根本不堪一击。传递上帝之声的彼得也酷不起来了,逃回了君堡寻求阿莱克修斯的支援,并把战斗的失败全部归结于人们不听他的指令。缺少了上帝之声,留下来的人们基本就是战5渣,然而这群轻步兵还想进军,最终被土耳其人彻底围困住。阿莱克修斯只好派君士坦丁 叶弗尔文 卡塔卡隆率军前往支援,救回了幸存的一小部分人。
尽管民众十字军刚刚开始就结束了,但是阿莱克修斯要解决的问题还远远没有结束。一些西方的贵族们,包括法王腓力的弟弟胡格、图卢兹伯爵雷蒙德四世、下洛林公爵布永领主高弗雷等人,率领军马陆续来到了君堡。相比之前的农民军,这帮人无论是装备上,还是战斗素质上都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而这其中还有一个阿莱克修斯的老对头,地中海银狐吉斯卡尔之子博希蒙德。

对于这帮人,阿莱克修斯担心他们动机不纯,借东征之名假途伐虢,实际是想趁机夺取君士坦丁堡。因而阿莱克修斯接到消息后,早早命都拉斯总督大约翰 科穆宁做好准备,又派出尼古拉 马夫罗 卡塔卡隆率船队迎接。等贵族老爷们来到帝国的领地,又由曼努埃尔 巴图米提斯等人全程护送,并分开安置以防各支军队串联在一起。然而不管拜占庭的军队再怎么小心,摩擦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阿莱克修斯太过急于想要控制这只军队。尽管最先到达君堡的胡格同意向阿莱克修斯效忠,但后来的其他大贵族却并不同意,只有教宗特使、勒皮主教阿德玛想要同拜皇保持好关系。结果就如阿莱克修斯担心的那样,十字军们真的凑在一起打算进攻君士坦丁堡。
面对人数众多的十字军,阿莱克修斯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镇定的姿态,以稳定对西方大军感到畏惧的军心。他下令关闭城门,坚守城墙避免与十字军交战,又命令自己的女婿、长公主安娜的丈夫小尼基弗鲁斯 布林尼乌斯率领弓箭手守卫城墙。十字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缺少攻城用的重型武器,面对君堡坚固的城墙并没能真正威胁到城内的人。几次冲突之后,双方谁也奈何不了对方,最终达成和解,包括博希蒙德在内的大部分贵族向阿莱克修斯宣誓效忠,承诺将以后攻克的原属于帝国的土地交还给阿莱克修斯。老对手博希蒙德想要的更多,他向阿莱克修斯要求帝国东部军机大臣的封号。但是阿莱克修斯并没有同意博希蒙德的要求,也没有给其他十字军统帅们更尊贵的地位,只是承诺提供军费补给,并派出军队作为向导共同作战。达成和解之后,阿莱克修斯派奥波斯等几位将军,像送瘟神一般把十字军送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在卡尔西登和尼科米迪亚间扎营。此外阿莱克修斯又单独会见了阿德玛,许诺互相支持后将教宗特使也送去了对岸。
随着阿莱克修斯和十字军做好准备,便打算进攻罗姆苏丹的王城尼西亚。当尼西亚被十字军包围时,罗姆苏丹“剑狮”基利杰 阿苏兰并不在城中。当他击败民众十字军后,基利杰 阿苏兰认为来自西边的十字军也不过如此,暂时不可能再有什么大动作,便率军东进达尼什曼德,企图重新把安纳托利亚东北部归入罗姆的版图中。罗姆主力军马不在的情况下,尼西亚的留守部队根本无力抵挡人数众多的十字军,只能频频向基利杰 阿苏兰发信求援。罗姆苏丹得到消息后,马上率军回援首都尼西亚。然而基利杰 阿苏兰却被围攻东门的图卢兹伯爵雷蒙德和弗兰德斯伯爵罗贝尔二世击败,只能撤退并留下尼西亚自生自灭。

对于这座离君堡近在咫尺的重城,阿莱克修斯是不能容忍它落入他人之手的。他派塔提基伊和巴图米提斯带2千名精锐部队,抢占了尼西亚在湖旁的屯粮之所,并以此为据点设立攻城器械。十字军这边,随着征服者威廉的长子罗贝尔 柯索斯及女婿布洛瓦伯爵斯蒂芬带着更多军马加入,也在以冲车和攻城锤攻打尼西亚。眼见尼西亚即将陷落,城内的守军决定向对土耳其人更加宽容的拜占庭投降,以免被十字军屠城,更何况城中平民大部分还是东正教徒。于是他们秘密邀请巴图米提斯进入尼西亚,并献上降表。巴图米提斯进城后,便发信号让帝国的军队秘密从靠湖一侧的城门进入尼西亚,并将罗姆贵族送去见阿莱克修斯,同时紧闭城门防止十字军从其他城门进入城中。占领尼西亚后,阿莱克修斯任命巴图米提斯为尼西亚总督,并给予十字军的统帅们大量金钱作为犒劳,但是仍然不允许十字军大量入城。对此十字军的统帅们十分不满,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而且获得的钱也远远不及应得的数目。然而木已成舟,阿莱克修斯又许诺等打下安条克后还会有更多的财富,十字军也只好继续东进。
九、安条克下现争议,爱琴海上战旗扬
占领尼西亚,东征初步告捷,阿莱克修斯建议十字军沿海行进方便补给。但是骑士老爷们在攻打尼西亚时并没有遭到过强的抵抗,乐观地认为土耳其人实力平平,便坚持走近路穿过安纳托利亚直达安条克,以便早日到达耶路撒冷。于是阿莱克修斯命巴图米提斯留下部分士兵防守尼西亚,塔提基伊则率领剩下的人继续随十字军东进,并确保打下的领地能够交还给拜占庭。博希蒙德和他外甥坦克雷德等人带领一部分十字军跟塔提基伊先行,而高弗雷和雷蒙德等其他人则等待补足粮草补给稍后出发。另外一边,罗姆苏丹基利杰 阿苏兰在尼西亚失利后,在十字军的压力下和安纳托利亚的其他土耳其人部族首领化敌为友暂时结盟,重新集结了一支军马。这只土耳其人的部队和博希蒙德等人在多里莱乌姆遭遇了,并在黎明时迅速对十字军的部队发起了袭击。博希蒙德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营地整个被土耳其人包围。不过他也迅速做出应对,命令穿好装甲的骑士们组成防卫线,将还没来得及武装的士兵护在中间。同时博希蒙德派出传令兵联系雷蒙德和高弗雷等人,请他们加紧赶来支援。尽管损失惨重,十字军的重甲救了他们一命,博希蒙德这边成功撑到了中午,后队的骑兵部队陆续赶来。等到雷蒙德的部队赶来,局势终于逆转过来,变成土耳其人被夹击了。部队汇合后,十字军的统帅们带领手下一字排开,和土耳其人展开厮杀。到了下午,更多的步兵在教宗特使阿德玛的带领下赶来,一举夺下了土耳其人守备空虚的营寨,并付之一炬。土耳其联军见正面交锋的局势逐渐被逆转,营寨也被烧毁,战意顿时凉了大半。在各部落头目的劝说下,基利杰 阿苏兰只得下令放弃辎重,撤退到科尼亚暂歇。在撤退路上,罗姆苏丹掳走沿途的希腊男子卖做奴隶,以示报复。他还坚壁清野,烧毁了沿路的补给,只留了一个荒芜的安纳托利亚高原给十字军。十字军虽然此战缴获了大量财富,但在前往安条克的路上却不得不忍受缺吃少用的困难。
阿莱克修斯这边则不同,他坚持沿海进军的计划,任命二舅哥小约翰 杜卡斯为安纳托利亚军区司令,率军沿海岸线收复城市。他又派出卡斯帕克斯为副将,率领舰队同往。与十字军不同,阿莱克修斯的目的是收复领土,并不想造成大的破坏伤及城市根本。而如果同十字军一路,那么在城破一番劫掠之后,留下一座死城对帝国来说也没啥意义。于是阿莱克修斯将在尼西亚俘获的加扎之女、基利杰 阿苏兰之妻,也一并交给小约翰 杜卡斯,让他留作谈判的筹码以示友好。小约翰到达士麦那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围城,加扎之子小加扎同意献城投降,以换取个人及市民安全。随后小约翰 杜卡斯让卡斯帕克斯出任士麦那的总督,率领海军维持城市秩序,自己则继续南下前往以弗所。然而小约翰前脚刚走,一个撒拉逊人就在因受到市民指控去面见卡斯帕克斯时,掏出匕首从两腿之间刺入这个可怜的新总督体内,然后趁乱逃走了。失去了受尊敬的总督的指挥,拜占庭的海军和水手们愤怒的冲入士麦那,大肆屠杀市民想要找出凶手,即使小约翰 杜卡斯掉头返回也没能第一时间止住骚乱。等到事件终于平息后,小约翰留下经验丰富的将军海阿雷斯为总督,仍率领海军守卫士麦那,自己则再次踏上前往以弗所的征途。在以弗所,小约翰 杜卡斯指挥军马击溃了土耳其人,并将俘虏发配到各个海岛上义务劳动。给以弗所留下总督进行管理后,小约翰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向内陆追击土耳其人,经过沙鲁德斯和菲拉德尔斐亚,又兵不血刃占领了劳迪希亚(吕科斯,卡里亚),直到波利波图斯再一次击败了这支土耳其人残部。
当阿莱克修斯的主力沿海岸进军之时,十字军仍然在酷夏里艰难地穿越安纳托利亚。基利杰 阿苏兰在两次战败之后,只能以弓骑的跑轰战术骚扰十字军。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十字军几乎花费了整个夏天的时间,才终于到达了托罗斯山脉。罗姆苏丹再次整军一战,却完全无力阻止十字军。随后高弗雷的弟弟、布劳涅的鲍德温穿过奇里乞亚去了埃德萨,坦克雷德领军去了塔尔苏斯,其余大部分人则转向绕过山脉经凯撒利亚继续前往安条克。

安条克一直是帝国在东方的重镇,阿莱克修斯早和十字军有约定,收复安条克后仍应交还给拜占庭管理。不过觊觎这块土地的人可不止一两个,阿莱克修斯的老对头博希蒙德,到了安条克简直就要走不动道了。在吉斯卡尔死后,博希蒙德在奥特维尔家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始终没有收获多少实际的领地。对他来说,安条克显然就是那个遍地流着奶与蜜的地方。当十字军来到这座位于君堡和耶城中点的城市时,已经到了深秋时分。安条克城依山而建,城墙高大坚固,从东、西、南三个方向进城的话十分困难。塔提基伊建议十字军不要渡过奥伦特斯河,占住交通要道下寨。而骑士老爷们则决定过桥直接围城,在安条克北边设立攻城器械。面对十字军的围攻,埃米尔亚基斯延逮捕了安条克牧首约翰,驱逐了城里其他基督教的领导者以防他们成为十字军的内应。随后他命令守军将绝大多数粮食运进城里,然后躲到坚固的城墙后面,等待其他土耳其人领主的援军。之前在伊斯法罕争权中被杀的叙利亚苏丹图图施的两个儿子,杜卡克和拉德温,分别控制了大马士革和阿勒颇,互相争夺对叙利亚的控制权。亚基斯延虽然属于杜卡克一派,但是相比南边的大马士革,安条克离东边的阿勒颇更近一些。并且亚基斯延在和拉德温结亲之后,关系也有所缓和。然而这两人间的不信任关系还是根深蒂固,亚基斯延从邻居处能得到的援助并不多。在十字军围攻两个月后,安条克城内的守军才终于等来了援军,杜卡克从大马士革带领军马前来解围。而此时十字军方面正面临断粮的问题,节礼日后博希蒙德和弗兰德斯的罗贝尔二世带了大约一半的人出去沿奥伦特斯河往上游寻找补给。见到十字军的营地空虚,亚基斯延在夜色的掩护下率军冲出安条克,打算发动一场奇袭。不过外合未到,城里的守军想要冲出缺口并不容易,正对城门驻扎的雷蒙德毕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他成功将亚基斯延怼了回去,还差点夺下打开的城门。但是领头的骑士坠马,后面的人止步不前没有再发起冲锋,城门又重新紧紧关上。这场小冲突2天后的早上杜卡克才率军赶到,正好遭遇外出打草谷的罗贝尔二世。罗贝尔二世迅速向博希蒙德的部队靠拢,两军合力之下击退了杜卡克。虽然杜卡克撤走了,不过十字军这边也难言胜利。因为这一仗打下来,寻找补给的任务没能完成,饥荒仍然是十字军的头等威胁。
对在安条克围攻的十字军,阿莱克修斯能提供的支持并不多。陆运方面,穿过安纳托利亚高原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有罗姆苏丹游击的威胁。海运方面,热那亚的补给船虽然能够到达安条克附近的港口,但从港口到城下军营还会遭到城墙上守军的攻击,热那亚人的运输队也承受了很大损失。于是在饥荒下,十字军只能靠战马充饥,而更多的人连战马都没得吃。天气情况也很不好,十字军在把亚基斯延赶回城里后,第二天就发生了地震,随后又是连续的冬雨,气温始终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在饥荒、严寒和伤病的三重打击之下死亡,逐渐有人认为是上帝在惩罚十字军,便开小差做了逃兵。尤其是随军辅助人员,因为非战斗人员能获得的补给更少。就连之前民众十字军的精神领袖,隐修士彼得也一度逃离了军营。博希蒙德不得不派人把这些人又抓了回来,以保证骑士老爷们不用自己亲自去擦靴子。这种情况下塔提基伊再一次建议十字军从城下后退至大路路口驻扎,却遭到其他人反对。双方本就互不信任,一路下来种种意见不一更是加深了矛盾。博希蒙德看准了这个时机,私下来见塔提基伊,骗他说十字军中相信阿莱克修斯和土耳其人达成协议故意阻挠东征。并且十字军中有人认为塔提基伊是撒拉逊人出身,正在密谋针对他,想要除去这个“奸细”。塔提基伊手下的兵力远少于十字军,本就担心自身安全,又遭逢饥荒,意见不合之下早有退意。听到博希蒙德的话,塔提基伊便率军离开了安条克,坐船去了塞浦路斯。
塔提基伊走后,阿莱克修斯彻底失去了对安条克以及十字军情况的掌控。而亚基斯延则派人说服了阿勒颇的拉德温,终于也出军前来安条克解围。博希蒙德建议十字军以仅存的骑士为主迎敌拉德温,留下步兵防备城中守军冲出。十字军的骑士部队占住奥伦特斯河的桥头,阻止拉德温的援军前进。这次土耳其人终于会里应外合了,亚基斯延也率领安条克的守军冲出,不断攻击十字军的步兵。然而外侧战场在狭窄的地形下,拉德温手下的人数优势难以发挥,始终没能突破十字军的阵线。拉德温不愿再为安条克打添油战术损失自己的兵力,于是便撤军了。击退外围的援军后,十字军的骑士返回安条克城下,又一次把亚基斯延怼回到城里。随着春天到来,之前前往埃德萨的鲍德温已经建立了埃德萨伯国,并为十字军提供粮草。同时英格兰的盎撒小王子埃德加 阿塞林率领一支撒克逊人带着铁和其他材料从海路赶来,十字军又加强了港口运输线的保卫工事并派坦克雷德驻守护送,补给情况才逐渐有所好转。另一方面,法蒂玛的使者也来到安条克,向十字军寻求结盟对抗双方共同的敌人塞尔柱帝国。然而法蒂玛的人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以为十字军是拜占庭的雇佣军,目的是收复帝国在叙利亚的失地,因此法蒂玛方面希望能和拜占庭保持塞尔柱入侵前在巴勒斯坦地区的边境。但是十字军派隐修士彼得去谈判,坚持没有耶路撒冷一切都免谈,最终双方也没达成什么实质性的协议。
不久后一个不好的消息传到十字军和阿莱克修斯的耳中。一支联合了附近包括杜卡克和拉德温在内多支部队、人数超过前两次之和的援军,在摩苏尔阿塔贝格凯尔波加的率领下,已经到了埃德萨。对此十字军的统帅们最为着急,如果这次再被内外夹击,几乎没有一点胜算。于是十字军一方面加紧攻城,另一方面也加紧了攻心。为了诱使城内的亚美尼亚人投降,博希蒙德亲自前往城下游说。买通守卫后,十字军终于在围攻了大半年后,趁着夜色从小门进入安条克,击溃了城墙上的守军。混乱中亚基斯延企图逃走,却被坦克雷德的人追上,砍下头颅送给了博希蒙德。虽然十字军很快控制了大部分城区,但是山顶上的内城主楼仍然在亚基斯延的儿子萨姆斯的控制下。而十字军进入安条克2天之后,凯尔波加才赶到安条克,他在埃德萨被鲍德温拖住耗费了3周时间。当他终于下定决心放弃埃德萨赶来安条克时,对城里亚基斯延和他的守军来说为时已晚了。不过对十字军来说,凯尔波加仍然是一场灭顶之灾。很多十字军甚至只听到他率领大军前来,未见其面就逃走了。这其中不乏布洛瓦伯爵史蒂芬这样的统帅级人物,面对人数几倍于自身的敌人时失去了身为骑士的勇气,向北逃向塔尔苏斯。十字军进入安条克后不到一周,就被摩苏尔的阿塔贝格反过来围进了他们刚刚包围了7个月的城市。而且十字军的情况更糟,长期围攻已经耗尽了城里的存粮,同时他们还要面对内城居高临下的夹击。博希蒙德强攻内城不下,只能临时堆了一圈围墙作为防备工事,以求能专心应对城外的威胁。

听闻凯尔波加正在进攻十字军,阿莱克修斯亲率一支军队赶往安条克。在菲罗米利姆,阿莱克修斯遇到了正打算从安条克返回君堡的斯蒂芬。从布洛瓦伯爵口中,阿莱克修斯得知十字军被凯尔波加围困,毫无生还希望。而且斯蒂芬还带来了另一个消息,一支来自巴格达的大军,正朝着阿莱克修斯前进,企图阻止一切对在安条克十字军的援助。结果阿莱克修斯犹豫了,他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兵力对抗两只大军,又担心如果自己绕开来自巴格达的军团直接开往安条克,敌军会去偷袭君士坦丁堡。权衡之下,阿莱克修斯决定放弃援助安条克,带着沿路愿意追随自己的人,返回防守君堡以及刚刚收复的小亚细亚西部领地。
随着阿莱克修斯撤回君堡,被围在安条克的十字军失去了外援的希望,只能自己独自面对凯尔波加的大军。饥饿与绝望在安条克城中蔓延,十字军的士气槽此时已经基本归零。一个一直宣称自己能收到圣安德鲁指示的神棍彼得 巴索罗缪,称自己被告知圣钉就在安条克城中,并且真的弄来一块铁片。十字军的统帅们以及教宗特使阿德玛等人并不相信彼得,因为他们很多人都在君堡见过圣钉。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利用这个“神迹”,发现圣物被许多人认为是好的预兆。而且就在发现“圣钉”的前后,一颗流星划过天空落向凯尔波加军营的方向,十字军更加坚信自己将在上帝的护佑下战无不胜,并将灾祸带给敌方。虔诚的十字军们换上素衣,斋戒祷告,并重新开始积极备战。另外一边,凯尔波加虽然统领着一支大军,但是这支军队其实也是人心各异。叙利亚本地的杜卡克和拉德温,担心被凯尔波加吞并自己的领地,只是出工不出力。其他的埃米尔们也不想凯尔波加做大,并不是真心相助。就在这种情况下,凯尔波加在围城20天后,发现安条克突然大开城门,大量身形消瘦、穿着破烂的十字军冲了出来。而且出乎摩苏尔阿塔贝格的意料,这帮乞丐一般的人并不是出来投降的,在“圣钉”的加持下十字军士气条直接锁在了全满。凯尔波加下令自己的部队后撤,占住有利地形想要掌控战场,一战全歼十字军。然而十字军丝毫没有畏惧的意思,由于雷蒙德正因病留守城内,博希蒙德担任指挥并迅速做出应对。凯尔波加被十字军的气势震到了,命令弓箭手不断放箭,又点燃草垛企图阻止他们前进。在火与剑中十字军越战越勇,凯尔波加反倒失去了对战场的掌控。随着杜卡克等人放弃战斗直接带着本部人马撤离,凯尔波加军队人数上的优势也不再明显。见大势已去,摩苏尔阿塔贝格也只好带着溃军仓皇逃走,扔下大量的战利品给欢呼中的十字军。凯尔波加退军后,内城的守军自知难以坚持,也向博希蒙德投降,十字军终于完全掌控了安条克。

尽管取得胜利,十字军内部却出现了分歧,按照和阿莱克修斯的约定,安条克应该交给拜占庭,教宗特使阿德玛和图卢兹伯爵雷蒙德代表的南法派是这一意见的支持者。为了和阿莱克修斯搞好关系,阿德玛还找回前安条克牧首约翰继续担任原职。而博希蒙德则不同意,他认为阿莱克修斯在攻打安条克时完全没有履行承诺的援助。不仅塔提基伊跑了,十字军被围时阿莱克修斯也没来。因此博希蒙德主张由自己掌管安条克,并获得了外甥坦克雷德及一些诺曼帮贵族的支持。至于其他一些中立派,则更关心耶路撒冷的问题。争执之下,胡格被派返回君堡,要求阿莱克修斯提供更多援军和补给到安条克。然而塔提基伊之后,阿莱克修斯已经找不出合适的人选再去参加远征了,更何况新收复的土地还需要留军驻守巩固,便只答应从塞浦路斯继续提供补给。见阿莱克修斯无意派出更多军队,胡格也对东征不抱更多希望,认为安条克的奇迹不可能第二次出现,索性学斯蒂芬直接回了西欧。消息传到安条克后,博希蒙德宣称阿莱克修斯已经背弃了十字军,之前的誓言也应当全数作废,自己作为占领安条克的第一功臣理应得到掌控权,更何况安条克大部分实际上也确实处于他的控制之下。统帅间的争权夺利,无疑绊住了十字军继续前进的脚步。很快由于长期战事及营养不良,疾病开始在十字军中传播,教宗特使阿德玛也因斑疹伤寒去世。失去了精神层面的领袖,十字军只好向教宗乌尔班二世报告情况,并想请教宗直接管辖安条克作为折中方案换点虔诚。然而乌尔班并不想要这么一块飞地,也不想因此得罪阿莱克修斯,便拒绝了这一提议。在安条克耗了整个冬天后,十字军的补给再次出现困难,越来越多中立派的人不想再留在安条克,威胁雷蒙德如果他再不进军,十字军就另选领袖前往耶路撒冷。无奈之下,雷蒙德只得率军南下围攻阿克,继续向耶路撒冷前进。而博希蒙德则如愿以偿留在了安条克,对他来说既然已经得到了安条克,那么以后谁再领导十字军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在安条克之后,阿莱克修斯在东征中的角色也不再那么重要了。随着十字军夺下包括安条克在内的沿岸地区,来自西方的补给和兵员能够直接穿越地中海运到前线,受风暴影响导致的损耗并不比经君堡走陆路被劫掠的损耗高,而且走海路的效率还更高一些。尽管阿莱克修斯仍然和雷蒙德等关系不错的十字军统帅保持联系,但是他的目光已经更多地转向了博希蒙德。阿莱克修斯深知博希蒙德也是个十分有野心的人,在吉斯卡尔死后,博希蒙德在叔叔和兄弟的打压下,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如今博希蒙德得到安条克,正可谓蛟龙入海,必将再次成为帝国的敌人。在坦克雷德从安条克南下攻克劳迪希亚(叙利亚)后,诺曼人已经在叙利亚跟塞浦路斯隔海相望,阿莱克修斯和博希蒙德也在互相指责对方违背了当初在君堡的誓言。拜皇知道博希蒙德早晚会再与帝国为敌,便派曼努埃尔 巴图米提斯领兵前往奇里乞亚的边境,专门防备博希蒙德。又命君士坦丁 叶弗尔文 卡塔卡隆出任塞浦路斯总督,和费洛卡莱共同守保帝国在东方的前沿据点。
阿莱克修斯不仅要考虑博希蒙德在东方的新威胁,还要担心从西边不断前往支援诺曼人的军马。比萨集结了一支船队带着补给前往安条克,在从南意大利到爱琴海的路上和帝国起了冲突。阿莱克修斯为防比萨的船队袭击君士坦丁堡,从塞浦路斯召回了塔提基伊,又任命兰杜尔弗为海军提督,从萨摩斯岛南下驱逐比萨的船队。几次错过之后,兰杜尔弗和比萨的舰队在罗德岛附近遭遇。而希腊火仍然是帝国的海上大杀器,比萨的船还来不及接舷就被烧着,丧失了战力。结果自然是兰杜尔弗大胜,比萨的船队一路逃到塞浦路斯靠岸登陆,又被在塞浦路斯驻防的费洛卡莱赶下海,狼狈地前往劳迪希亚投奔博希蒙德。随后兰杜尔弗也到达塞浦路斯,帝国的军队开始考虑如何应对博希蒙德。不过由于奇里乞亚的亚美尼亚人和博希蒙德结盟,巴图米提斯和兰杜尔弗并没有施展的余地,便决定先与博希蒙德谈判。当巴图米提斯前往见博希蒙德时,博希蒙德以各种理由搪塞他,每天好吃好喝招待实际上却软禁了巴图米提斯。巴图米提斯住了半个月后终于坐不住了,他便去找博希蒙德摊牌。而博希蒙德也直接翻脸,痛斥巴图米提斯和兰杜尔弗烧掉了自己盟友比萨的船队和补给,谈判也就宣告破裂。于是巴图米提斯回到了塞浦路斯,并向阿莱克修斯报告这个消息。随后拜皇只得立即派军抢占了塞浦路斯北边对岸的库里科斯和塞琉西亚,守住卡利卡德努斯河防止博希蒙德从奇里乞亚西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