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九辫】《自从有了你》 (7)

2020-06-02 22:30 作者:龙葵de小羽  | 我要投稿


<微拟实向>

<很喜欢郭先生的一句话:山水到不了一块儿,俩人总有相逢之期>

<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请勿上升>





        “拜师要磕头敬茶的,你等会儿啊。”

        烧饼十分机灵,像是怕再耽搁一会儿又会出别的岔子似的,赶紧回屋去搬出一把椅子,又找了个盖碗儿倒上茶水端出来。

        烧饼请郭先生坐下,教小辫儿怎么拜师怎么说话,然后把茶碗递给他,让他给师父敬茶。

        郭先生笑着接过茶喝了一口,说:“好孩子,快起来吧。”

        就这样,虽然来的十分仓促,小辫儿却还是正儿八经的拜了郭先生为师。

       郭先生爱护的摸了摸小辫儿的后脑勺儿,满眼都是开心。

        杨爸杨妈见状,也都放下心来。杨爸说:“郭先生今天去跟我补办个手续。”

        小辫儿可以留下来了,最开心的当然还是杨昊祥。情绪平复下来的他终于想起来自己还有正事儿,百米冲刺一样跑进屋,抓起作业本就往外跑。

        杨爸在后面喊:“祥祥等我一下,我骑车送你去比较快!”

        小辫儿依旧是带着杨妈给准备的一大包东西,只不过是从这屋挪到隔壁那屋这样可以忽略不计的距离。

        郭先生领着两个孩子进屋,让烧饼把小辫儿的东西拿进他住的卧室。        

        “儿啊,”郭先生还是那么眉开眼笑的,“入了说相声这行都得有个艺名,张先生帮我拟了‘云鹤九霄’这几个字给我的徒弟。你烧饼哥正经的艺名叫朱云峰,以后你也从‘云’字儿。”

        郭先生略想了一下,说:“你以后就叫张云雷。”

        小辫儿乐的在原地转了一圈儿,就这一会儿的功夫,他不但有了师父,还有了名字。

       张云雷很乖巧的说:“师父,我以后一定会听您的话。”

        杨昊祥放学回来的时候,张云雷正站在郭先生屋里,像模像样的跟着烧饼一起背贯口。

        “嘿,小辫儿!”杨昊祥书包都没来得及放下,就跑过去扒着窗台隔着玻璃喊他。

        张云雷嘴上没停还在背着,悄悄转了点儿头看见是他,摆手示意他不要喊。

        杨昊祥看见郭先生在里面背着手监督,手里还拎着个戒尺,吐了吐舌头赶紧跑了。

        杨昊祥正咬着铅笔头儿对着作业本上的数学题苦思,张云雷在窗外踮着脚探了探头,挥挥手,把一张纸按在玻璃上,得意洋洋的指给他看。

        杨昊祥一抬头乐了,那张纸上面七扭八歪的写着“张云雷”三个大字,他知道这肯定是小辫儿今天新学的写名字。

        等到晚上没什么事儿了,烧饼拉着张云雷一起去找杨昊祥玩儿,手里拿着他最爱的沙包儿。

        之前院儿里只有烧饼和杨昊祥两个男孩儿,总是玩儿不起来。这回张云雷来了,人数刚好够玩儿砍沙包的,可是解了烧饼的瘾了。

        只是玩儿之前依然得给张云雷先讲一下游戏规则,这又是一个他之前没接触过的新鲜玩意儿。

        “选两个人一人站一边,剩下的一个站中间,然后两边儿的人轮流用沙包打中间的人,”杨昊祥拿着沙包比划着,“中间的人被打到了,就少一条‘命’,如果接到了就多一条。”

        张云雷把沙包接过来在手里颠着,若有所思的说:“怎么打?这么打么?”说着就把沙包往烧饼的身上砸去,砸完了撒腿就跑。

       “嘿,你这小子蔫儿坏,看我今天怎么收拾你!”

        三个人嘻嘻哈哈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笑闹成一团。这种情景,慢慢成了小四合院儿的常态。

        张云雷和烧饼做学徒,是一直跟着郭先生学相声的基本功不去上学的,不过郭先生向来奉行“相声演员可以没学历但是不能没文化”,教技艺的同时也教孩子们识文断字,有那么点儿像以前的私塾先生。

        张云雷性格本来就很乖巧听话,嗓音天赋又好,郭先生根据他的自身条件,教他学唱比烧饼更多一些,除了太平歌词,慢慢也学起来其他的小曲儿小调儿。

        杨昊祥从此也多了一项新的课余活动,就是在院子里听张云雷唱新学的曲儿。

        寒来暑往,春华秋黄,随着张云雷学会的唱段越来越多,他们慢慢都长成了少年。

       “师父,我们喊嗓子去了。”

       初春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张云雷还没完全睡醒就被郭先生给喊起来了,迷迷糊糊的跟着烧饼,深一脚浅一脚的往院子里走。

       烧饼走在头里,见郭先生并未跟出来,赶紧跑到杨昊祥住的那屋,尽量放轻动作的敲了敲门。

       杨昊祥仿佛已经等候多时了,屋门唰一下就打开了。

       张云雷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儿,就被杨昊祥拉着飞也似的跟着他一起往外跑。

       杨昊祥已经上初中了,课业繁重,每天被学习的事儿压的抬不起头。好不容易熬到周末,头天晚上烧饼偷偷给他留纸条儿跟他约好了,要趁着他们早上去小河边喊嗓子的时候,一起去捉鱼。

       杨昊祥兴奋的几乎一宿没睡,熬夜把周末的作业全都写完了。

         那张云雷为什么不知道这事儿呢?

       因为他前两天使坏,在台口儿等烧饼表演完之后,跟烧饼师哥说师父生气了。

         烧饼赶紧问他是怎么回事儿。

       张云雷吓唬他,说师父肯定是觉得他演的不好,没努力练功,所以生气了。

       碰巧那天郭先生演出完之后给烧饼说活,表情有点儿严肃。烧饼就把张云雷说的话当真了,吓得差点儿没哭了。

       后来这事儿被师父破案了,烧饼就故意背着他找杨昊祥玩儿,想让他生气。

       可惜杨昊祥一见到张云雷就塞给他一大把零食,干脆面、无花果、猴王丹什么的,张云雷一点儿气都没受着,乐呵呵的就跟着他俩一起出来了。

        烧饼拿他也没辙,谁让师父那么宠着他呢,又是自己的亲师弟,还能怎么办,护着呗。

        张云雷困的直打哈欠。他最近个子长得特别快,“噌噌”的一直往上窜,偏偏又挑食不爱吃肉也不爱吃菜,瘦的小身板儿被身高抻得单薄到像一片纸,总像是睡不醒。

        到了他们平常喊嗓子的小河边,张云雷也不喊,含着一颗猴王丹,就悠哉悠哉的找个背风的小树坐下倚着睡回笼觉。

        杨昊祥和烧饼为钓鱼忙活着,他们没有鱼竿,钓鱼用的东西就只是一条拴着鱼钩的长鱼线。一端绕在手上,鱼钩那端挂上鱼饵。

       鱼饵就更简陋了,这时节还抓不到鱼爱吃的草虫儿,只是从家里拿了一个冷馒头掰开了,挂在鱼钩上面当鱼饵。

        虽然这鱼饵实在是差点儿意思,不过好在冻了一冬天刚开化的小河里也是缺少食物,馒头刚下水就引来了不少野生的小鲫鱼。它们在冰面下藏了一冬天,长得足有两个手掌那么大。

        “哎哎!鱼来了鱼来了!”杨昊祥兴奋的喊着。

        “别咋呼,一会儿再把鱼吓跑了。”烧饼把鱼线放的更长一些,紧紧盯着鱼饵。

        馒头一沾水就化开了,小鲫鱼长着大嘴往水面上一冲,鱼饵就脱离开了鱼钩,白白落进鱼肚子里去了。

        俩人儿忙活到天大亮了也没钓上来一条鱼,你一言我一语的互相埋怨对方的技术太差。

        小辫儿被吵醒,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笑着说:“你俩这是钓鱼呢还是喂鱼呢,有多少馒头也不够这些鱼吃的。”

        “那你说怎么办?”

        “怎么办?这鱼线和鱼钩不是从张先生那儿顺来的么,那就再顺点儿鱼饵来改天接着钓呗。”张先生的鱼线、鱼钩刚遭了劫,鱼饵又被惦记上了。

        仨人在四合院儿门口分别,杨昊祥先进去的,烧饼和张云雷特意又等了一小会儿才装作若无其事的进去。

       郭先生此时正在厨房忙着做早饭,熬粥,切萝卜条儿拌咸菜。听见俩孩子进门,头也不回的问了一句:“钓上来几条啊?”

       烧饼不防神,顺嘴答到:“嗨,点儿太背了一条都没钓到!”

       说完了才反应过来实话竟一下子就被师父给诈出来了,捂着嘴转头看张云雷,他的手悬在半空正是要拦自己没拦住的样子,脸上满是着急。

       “小辫儿……”师父却先喊了张云雷的名字。

 

 

 

 

 

<未完待续>


【九辫】《自从有了你》 (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