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与死神共舞的“银燕”:JG 400联队的Me 163“燕子”火箭动力战斗机

2023-08-30 08:00 作者:指文化行文化  | 我要投稿

本文摘自指文董旻杰工作室编,王轩著【战争事典之热兵器时代006】

虽然盟军几乎是在昼夜不停地对德国本土进行战略轰炸,但只有当雷达确认轰炸机正在前往梅泽堡一带,且距离目标不超过50 公里时Me 163 才会起飞拦截。

1944 年8 月24 日,第8 航空队轰炸了梅泽堡、克莱达和魏玛,其中185 架B-17袭击了位于梅泽堡的燃油提炼厂,10 架B-17 袭击了位于莱比锡附近的第二目标。

此时JG 400 第1 中队共有8 架Me 163 和7 名飞行员可以出动,博特少尉后来这样回忆当天的战斗:

……我们突然发现右下方出现一支飞行在约9000 米高空的B-17 轰炸机编队。

我进入无动力俯冲——改平时我已经关掉了发动机——为了能飞在敌机后面,但是在完成俯冲之后,我才意识到它们已经无影无踪。降落后我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愤怒从心底涌出。在着陆过程中,我看见了第8 架飞机,随后我告诉司机把它带来。我认出这架飞机是之前飞过的那架,因为它是仅有的一架装备着两门MG 151 机炮的Me 163。

我几乎用尽跑道的全长来起飞,燃烧室的压力过低,只有22 个大气压……还在爬升过程中,我就遭遇一个编队的轰炸机并向编队左侧的一架飞机开火。就在我用自己的MG 151 机炮开火的时候其中一门卡壳但是另外一门继续开火,我看见炮弹击中了这架飞机。我用最后一点燃料爬升到9000 米,然后高速俯冲下来,我在空中只待了7 分钟。

1944年8月21日至9月9日,摄制组在布朗迪斯制作了一部以Me 163为题材的影片,拍摄这一组镜头时似乎刚刚下过雨,停机坪上的Me 163覆盖着防水布,地面上的水洼尚未干涸

一个高炮连后来证实博特攻击的B-17 已经坠落,为此他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这次战斗之后JG 400 第1 中队向OKL 递交了以下报告:

1944 年8 月24 日,8 架Me 163 起飞执行截击敌轰炸机编队的任务。中队分成3 队双机2 架单机起飞,其中3 架飞机接敌,3 架目击到敌机,2 架未与敌机发生目视接触。

第一队起飞的双机直到即将着陆时才发现敌机。

第二队双机爬升至10000 至11000 米,随后关闭发动机,在发现一个飞行在

6500 米高空的敌轰炸机编队之前,两架飞机已滑翔至6000 米。长机舒伯特上士立即启动发动机攻击该编队的领机,在其左翼达成命中。在对另外一架四发轰炸机的第二次攻击中,在其右翼达成命中,该机陷入俯冲,燃烧后右翼翻转着陷入螺旋。这对双机中的第二架Me 163 的发动机重启几秒钟后便熄火,再次启动发动机的尝试也未成功,燃料耗尽后中止作战。

第三队双机在3000 米的高空发现敌机。第一次攻击是迎头发动的,但是燃料气体进入座舱阻碍了视野。在尝试从上方发起攻击的时候燃料攻击耗尽,因此不再可能进行有效的开火。

接下来起飞的单架飞机注定失败,在3000 米的高空放弃了任务。

最后起飞的单架飞机从开始起就完全看到了敌机,在7000 米的高空接敌。飞行员少尉博特用小推力两次接近并击中左翼。在攻击完敌机之后他的发动机熄火。

没有推力进行第三次攻击,没有再观测到命中,观测到3 名机组成员跳伞。因此证明Me 163 不仅可以拦截并摧毁单架飞机,还正如之前所设想的那样可以有效地摧毁轰炸机编队。1944 年8 月16 日起飞的5 架飞机取得了2 个战果,1944 年8 月24 日起飞的8 架飞机取得了3 个战果。

1944 年9 月6 日,布讷上尉的JG 400 第2 中队抵达布朗迪斯。两天后,沃尔夫冈·施派特少校被正式任命为JG 400 第1 大队的大队长,同一天,战斗机部队总监阿道夫·加兰德宣布Me 163 已经做好了作战准备,并决定将各中队的飞机数量及飞行员数量提高至20 架/ 名。宣传部门还拍摄了关于Me 163 的影片,两名摄影师交替搭乘Bf 110 进行拍摄,该机后部的双联机枪被移除以便给摄影机腾出足够的空间。不料在影片拍摄期间,摄制组又意外地记录下一起事故,莱因哈特·奥皮茨回忆道:

“……在驾驶Bf 110 着陆时,我注意到一架Me 163 已经滑跑到跑道末端,我看见它的爬升角度异乎寻常的陡峭。机身下面吐出的烟圈显示该飞机陷入了麻烦,看起来飞机似乎在起飞后不久发动机就熄火了。该机在100 到150 米的空中失速。与此同时,飞行员抛掉了座舱盖跳伞。我没有注意到降落伞打开,因为就在这个方向上,这架Me 163 撞击地面爆炸后腾起了一股黑烟。飞行员成功在机场东北角找到一个碎石坑,深度刚好满足打开降落伞和减小下落速度所需,他的名字叫凯尔博。“利特尔教授(Ritter)和他的摄制组成员拍摄到了事故全过程,几天后我们大笑着观看了这卷胶片。”

凯尔博逃生后,原定在他后面起飞胡塞尔军士长和格罗格纳下士也险些遭难,后者这样回忆事故之后的情形:

“……布讷上尉询问我们是否仍然想飞行,我们很自然地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我们启动发动机,就在此时,一辆疾驰的小汽车拖着尘土穿过机场向我们奔来,一名机师爬出来叫我们关闭发动机。2 架飞机被带回去吊出发动机检查,机师们在2架飞机上都发现了材料缺陷导致的燃料管线断裂,当晚我庆祝了自己的生日(脚下注:德国空军的习俗,当飞行员死里逃生后就要为自己庆祝生日)。”

1944 年9 月11 日,第八航空队10 个轰炸机大队的384 架B-17 轰炸机在275架P-51 战斗机的护航下,空袭了鲁兰(Ruhland)、波棱和开姆尼茨(Chemnitz)等地。11 时49 分空袭开始,13 时59 分,完成任务的轰炸机群陆续抵达目标地域以西的集结点。大部分飞机接下来将飞经布兰迪斯以南,只有第486 大队的一架受损的B-17 挣扎着飞往更北方的鲁兰方向,如此一来就进入了JG 400 第1 中队的作战半径,12 时36 分,席勒贝尔下士起飞截击,他后来回忆道:

“……我驾驶‘白2’号机起飞,一些轰炸机正向德累斯顿飞去,一架B-17独自飞行在机场上空。我过快地奔向这架轰炸机,首次射击打偏了。我进行了第二次滑翔攻击,还是未能达成任何命中。在第三次滑翔攻击中,炮弹击中了飞机右侧,内侧发动机和右机身开始冒烟。在第四次滑翔攻击中我击中了右发动机和机身。两名机组成员跳伞,主起落架也放了下来(脚下注:机翼内部管线损坏后会导致起落架放下)。指挥部叫道:‘返回,飞机已经开始坠落了。’(罗伯特·欧莱伊尼克)上尉让我以90 度航线飞过机场上空并摇摆机翼。”

在1944年9月11日的战斗中席尔贝勒下士击落了一架B-17,该机坠毁在机场以西8公里的地方

这架B-17 坠落于布朗迪斯西北大约5 公里处的博尔斯多夫(Borsdorf)附近并爆炸。3 名幸存的机组人员被带到机场,在那里他们见到了席勒贝尔及其座机——一架装备着MG 151 机炮的Me163B。

9 月13 日,JG 400 第1 中队再次发生严重事故,罗斯勒中尉在给赫尔曼·齐格勒(Hermann Ziegler)的一封信中写道:

“我紧急升空拦截敌军轰炸机,不幸的是,正如经常发生的那样,发动机在起飞的过程中熄火了。在600 米的空中,我拉动燃料泵手柄,以便在进场着陆之前尽可能快地抛掉所有的C 燃料和T 燃料。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着,我借助展开的滑橇着陆、滑过草地,然后意外发生了——这该死的东西爆炸了!脸上的剧痛简直让我发疯,我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整架飞机随时都有可能爆炸,我必须快点离开这个板条箱。幸运的是,消防队很快就赶到了,我大叫着要水。我的脸立即被一股清水浸透了,之后只感到火辣辣地灼烧感。

“这里只有一名机场的军官,他关照了我,我被转移到为指挥作战行动而被设在机场外的指挥所休息。不幸的是,我们的医生和救护车出于安全起见也已经撤离到安全地域。我被带到了塔台的地下室,从哪里打电话叫来一名医生过来。当我进入地下室时,两个女性电话接线员尖叫着从房间里跑出来——我看起来肯定挺不错。这一情况让救护车的到达延误了差不多20 分钟,这段时间我再也不想经历一遍。在医院里接受治疗之后,我戴了3 个月的面具……”

罗斯勒拉动燃料紧急抛投手柄后,少量泻出的燃料聚集在滑橇的整流罩上,最后在着陆过程中被摩擦产生的高温引燃。格罗格纳下士回忆道:受伤后罗斯勒不得不对着镜子吃饭,因为他的脑袋被裹得太严实了!

正在等待起飞的Me 163,右边这架在滑跑时发生爆炸,该事故据信发生于1944年9月的某一天,但是在人员或飞机损失中没有找到相关记录


与死神共舞的“银燕”:JG 400联队的Me 163“燕子”火箭动力战斗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