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豆瓣8.2的国漫佳作,居然因恶搞《葫芦兄弟》,被判侵权和整改了

2020-09-10 17:24 作者:隔夜也很宅  | 我要投稿

最近几年我们总能听到不绝如缕的“国漫崛起”的声响,这对于国内二次元产业来说无疑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而这片荣光也是源自于包括《大圣归来》《大护法》《白蛇》《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精品佳作的涌现所造就的,是它们的出现让我们对国产动漫的发展再次怀揣上澎湃的信心,也让我们再度获得了文化自信的底气---

不过正如“国漫崛起”四字所示,这是对一个过程的描述,而非对一个状态的刻画,这也代表着国产动画距离世界一流的创作仍任重道远。

各位动漫迷虽有强烈的期待信心,但究竟还要多久才能成功,其实大伙心里也没底。

尤其站在某些看起来不太舒服的事情之上,有时候也总会让人为国漫崛起捏上一把冷汗。

就比方说在最近两天于国内二次元圈闹得沸沸扬扬的“《十万个冷笑话》被判侵权《葫芦兄弟》”的事情---

01.国漫和日漫制作人所处的迥异环境

从上方截图可以看到,这个话题如今的热度并不高(仅有256万左右),但这个资讯揭露了两个重要信息:1.这是一场国产动画之间的内部较量;2.此次审判已是二审终审,美影厂连下两场,最终获得了法院的版权支持。

而如果你们有点儿版权知识,那肯定清楚所谓的“赔偿”永远都是小事儿,真正严重的连带影响当属“作品的下架和整改”,《十万个冷笑话》定然要在败诉之后对相关的侵权《葫芦兄弟》内容进行删除。

你们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是的,如果你也曾追过《十万个冷笑话》,那就定然知道葫芦兄弟的形象在其剧情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制作人甚至还专门用了一整个篇章“福禄篇”来对旧版《葫芦兄弟》进行恶搞式还原---

这也代表着对于上述国漫来说,此次判罚也注定了会让原作动画的剧情变得支离破碎,在原有的捧腹效果之外,也无疑会让观众多了一分莫名其妙,是否还能继续保持豆瓣8.2的高分成绩,相信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值得一提,能够拿到豆瓣8分以上的佳绩,这也代表着《十万个冷笑话》绝非一部敷衍创作的国漫新番。

而事实上自2012年上线以来,这部国漫也确实没少在各大二次元话题中被提及出来,乃至还有不少人赋予了它“中国版《银魂》”的赞誉呢---

是的,《十万个冷笑话》的核心亮点就在于“恶搞”,而与此同时《银魂》的实力卖点也同样离不开一系列的日常逗笑剧情。

只不过后者所处的环境让它得以一路“恶搞”下去,依据不完全统计,以坂田银时为首的逗比小分队们已经先后把包括《海贼王》《龙珠》《死神》《火影》《圣斗士星矢》等等经典作品的角色给恶搞呈现了---

当然,你或许会说上述动漫都归属于《周刊少年JUMP》,因此同样作为JUMP一员的《银魂》理所应当也会得到版权的允许。

但事实上甭管是死火海,还是后来的鬼灭、约定梦幻岛、小排球等佳作,这系列作品的版权都牢牢的紧握在不同的创作者手上(这也是井上雄彦能够和老东家叫板的原因,从而导致《灌篮高手》全国大赛TV版的夭折)。

说白了,平台(出版社)也只是提供了一个相对友好的版权洽谈环境罢了---

另外,你们真觉得空知英秋需要为他在漫画里恶搞的每一个角色支付所谓的版权费用吗?

反正我是不相信的,毕竟除了上述JUMP的恶搞之外,猩猩还不忘对长久以来都作为JUMP竞争对手的小学馆(恶搞了《名侦探柯南》),以及公认的对版权保护常怀吹毛求疵态度的任天堂(《马里奥》系列),还有《高达》系列等等作品予以了复刻---

如此庞大的“侵权规模”,你们真觉得《银魂》能够承担得起?

还是说,在如今的日漫界早已约定俗成了一种共识:恶搞和致敬你们随便来,别太过分就可以。但如果真要原作角色去客串或改编,我们再仔细商量所谓的版权费用吧。

而这也是为何斯皮尔伯格需要为《头号玩家》支付不菲的版权费用,且日漫行业至今也没有出现过如前文般的恶搞侵权的荒诞事情的重要原因吧?

很显然本次闹得沸沸扬扬的《十万个冷笑话》侵权《葫芦兄弟》事件也同样是场“恶搞或致敬经典”的表现。

在前者的剧情中我们并无看到动画原作的人设,有的也只是被猛男化的几个衣不蔽体的小傻瓜---

再进一步说,《葫芦兄弟》的剧情是偏向严肃型的警恶惩奸作品,而《十万个冷笑话》虽有借鉴剧情套路,但经过一轮恶搞之后已经完全走向了令人捧腹的方向。

但即便如此,《十万个冷笑话》终究被美影厂起诉上了法庭,并接连在一二审判决中遭遇了滑铁卢,最终不得不承受数十万的赔偿,以及相关侵权剧集不得不面临下架整改,哦不,更准确说是“删除”的厄运。

我不知道当各位小伙伴眼见一部豆瓣8.2分的国漫佳作,遭受到此等遭遇的时候究竟会有何感想。

但于我本人来说,此等操作着实有点儿矫枉过正的味道了---

02.美影厂的“短视”以及国内动漫迷的“原创狂热”

作为一名内容创作者,我非常清楚“版权保护”的重要性,而这个概念也和经济学里头的“私有化产权”理论被死死的捆绑在一块。

经济学家是非常喜欢私有化的,因为他们相信只要某样事物能够真正归属于个人所有,而且未来的产出也能够完全由个体来支配以及能够确保归属权的长久稳定,那个体的生产力便会被发挥到极致---

但是版权保护不应该是一块铁板,也不应该成为某一群人坚定不移执行的教条,尤其在某些IP版权已经只能够用“吃老本”来创造价值的阶段的时候,版权拥有者就更应该理性的看待它们的发展,而非一味的讲究“封杀”

《葫芦兄弟》显然就是一部吃老本的创作,我们不能否认经由胡进庆导演创作的86版的价值意义,但对于美影厂在随后重制改编的《新葫芦兄弟》等一系列创作来说。

它们与其说是发扬《葫芦兄弟》IP,还不如说是在消耗经典IP的人气---

那问题来了:《葫芦兄弟》的IP价值究竟能被压榨到何年何月呢?

我的回答是:要看美影厂能对国漫制作人予以多大的包容!

《十万个冷笑话》如今已被实锤侵权美影厂了,但碍于这部国漫曾在国内影迷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想来他们恶搞葫芦兄弟的作为也没少给美影厂增光,没少给这个经典IP续上好几年的人气热度吧?

不仅如此,就在前些月,美影厂也曾起诉了安徽卫视,原因在于他们在《来了就笑吧》综艺里播出王祖蓝COSPLAY葫芦兄弟的视频,并最终获得了一审支持,得到了后者赔偿的10万大元以及将相关侵权片段删除的待遇---

但较真来说,一个收视率不菲的综艺节目以及一个粉丝量同样不错的娱乐明星,他们能给葫芦兄弟带来的天量IP增益,美影厂又究竟知道不知道呢?

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不尊重版权,我只是想强调美影厂可以用更圆滑的方式去对待葫芦兄弟的IP。用更理性的思考去辨别究竟谁在消耗葫芦兄弟的热度,又究竟谁在予以IP增益!

事实上相类似的“教条主义”也普遍存在于国内的动漫迷身上,而具体来说就是对所谓的“完真原创”的盲目追随。

就比方说过去这几年涌现的《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等,它们虽票房爆炸,但依旧遭受不少小伙伴的“吃老本”指责。

在他们看来,国内动漫人就只懂得改编老祖宗的东西,而不懂得再另辟新天地,并自此认为所谓的国漫崛起也只是国人的一种自嗨而已---

《罗小黑战记》的剧情已是完全原创,但因为剧末出现哪吒,最终也被不少人吐槽...

他们的吐槽有道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果在制作人的面前同时摆着同样优秀同样能够高票房的作品(一部改编旧神话,另一部完全原创),那他们定然可以理直气壮的选择后者来制作。

但现实是充满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又代表着可能的损失惨淡,甚至对于许多制作人来说,一部作品的票房走向,就足够决定他们往后是否还有机会继续主导动画的创作。

那在如此严峻的行业规律支配下,国内动漫人又岂能轻易的去追求所谓的“完真原创”,又岂能轻易的拔高观众的观看门槛呢?(经典神话已经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东西,不需要再用长篇幅去塑造世界观,从而降低了观看门槛)---

由此可见,甭管美影厂对《葫芦兄弟》的版权较真也好,还是国内动漫迷对“完真原创”的过分狂热也罢。

在我看来,这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矫枉过正”的意味,都存在着某些不太理性的成分在里头。

这既会阻碍经典IP的源远流长,也会成为阻遏新国产动画的产出效率,而如果如此风气长久的蔓延在国漫市场,那想来国漫制作人也只有举步维艰的份儿了。

但愿各位能够多给一点包容吧,无论是对恶搞,还是对经典的改造!

豆瓣8.2的国漫佳作,居然因恶搞《葫芦兄弟》,被判侵权和整改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