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的魅力——保留了几千年的文化
讲到方言之学,我讲一个笑话,我不懂外文,有一次我的一个外国学生,是一个海军将领,好像是海军中将,是老一辈的军人。他是跟我学《易经》的,还有其他著作。我们两个人很有意思,他一个中国字也不懂,我也不懂英文,有一天两个人一起走路,没有话谈,因为没有翻译。后来无意谈起,我说言语都通的啊!人类上古言语是一个,现在变成英文啊,法文啊,德文啊,中文啊,其实都是一样的。比如你们讲“Yes”,中国人讲“是”,不是一样的音吗?我说我们那里的土话问这个东西有没有,说“诺”,跟你们讲“NO”的音一样啊!“爸爸”也是一样,“妈妈”也是一样。我们两个越谈越高兴,不到一个钟头的散步,逗出了两百多个字。他说中国美国一样,我说一样啊,本来一样,这就是讲语言学。所以你们学语言学的前途很宽广。 我现在回过来说,中国字有边的念边,没边的念中间,那个意义差不多。前天还有一个广东的朋友告诉我,他是个医师,他忽然问我旁边的同学,实际上他是考问我。什么叫咸?这个中国字从哪里来?我就一声不响地听他发表高论。人家发表高论的时候静静听很有意思。他说盐是火上烤出来的,拿海水在火上一烤,就是盐,两个火现在叫发炎的炎。盐拿火烤出来,旁边三点水浇一下就变成淡了,淡是这样来的,他还讲了很多字。 我说是啊,中国的“家”字,上面拿个盖子把豕盖着就是家,旁边加个女字就叫嫁人的嫁,女人嫁人就是拿个鞭子在旁边管这一头猪。所以诸位女同学要把猪管好,这就是男婚女嫁。汉字要用这个注解,这个叫民间的训诂。讲起中国字很有一套,很有趣。又如“穷”字,人穷了,上面是个洞穴的穴字,身体都不敢中正直立了,像弓一样弯在穴里,就是穷到了极点,无脸见人。很多的古字,你这样有边的认边,没有边的认中间,意义就懂了。真懂汉字,只要半年的功夫,所有的古书也就懂了。 我认为上古的人类语言是一样的,因为地区分开了就慢慢演变。过去言语三十年一变,现在我看来十二年就一变,现在年轻人讲话有些我都听不懂,很落伍了。譬如我也会讲上海话,我发音讲上海话人家就说,老师你那个是旧的上海话,现在没有人讲。 所以我们老祖宗知道语言演变不得了,后人不晓得前人的语言,所以把语言文字脱开了,把语言的意思变成了方块字,这是我们特别的地方。所以我们中文只要几千个字,就保留了几千年的文化。我们手里拿的这个是历经两三千年的典籍,你只要认得中国字,思想一点都没有区隔。外国字不得了,英文已经一百多万、两百万字了,几十年前、一百年前的英文古书,他们自己读不懂了,要专家来研究。我们不然啊!所以叫你们有边的认边,没有边的认中间。 可是我们这位老同学拿来开玩笑,这就是古代一个大禅师讲的,讲话要注意,因为“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尤其在上面的领导人,或者老师一句话说出来,千古以来都跟着这一句话跑了,自己反而没有思想。驴子是形容笨,只要在一个旷野里打一个桩,行路的人都把驴子系在上面,这叫“系驴橛”,这是古文。这个橛字我们南方人不叫橛,叫打桩。你了解了以后打橛,打桩,是因为地方语言分开了,所以相同意义的字,你认识一个字,其他的字也懂了。随便用打桩可以,打橛也可以,读书就那么简单。因为昨天我们听笑话,听了很开心,所以今天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