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2023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历史试卷答案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一.小试牛刀
【活动】模仿“主播说联播”——纸上得来终觉浅
模仿“主播说联播”,小组合作并推选一个人播报,发表对下面这则新闻的看法。时间控制在1-2分钟左右。
新闻材料:新疆棉花这两天突然爆火,起因是某国际知名服饰快消品牌HM、耐克等国外品牌声称新疆存在“强迫劳动”问题,宣布禁用新疆棉花。如此荒谬的言论主要受到一个名为BCI的非政府组织影响(BCI是成立于瑞士日内瓦的一家全球性非盈利国际性会员组织)。是谁给了BCI底气,让BCI发布英文声明,捏造新疆“强迫劳动”的谣言?这家组织的上海代表处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称,他们受到了“各方面压力”,因此做出了暂停涉及新疆棉花项目的决定。这种压力从何而来?该组织并没有详细说明。但该组织官网显示的资金伙伴中,赫然出现了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名字,而美国国际开发署是美国实施对外民主渗透的重要机构之一。他们听信一个反华人士郑国恩的片面之词,这就不由得让人怀疑某些国家在此次事件的背后所扮演的角色。某些企业在大赚中国人钱的同时,又拿着彻头彻尾的谎言大肆攻击中国。随后,这些品牌的商品迅速被多个国内电商平台下架,APP也被多个国内应用商店下架,而多位国内代言人均宣布与其解除合作。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4月15日最新消息,在被中国民众声讨并抵制BCI及H&M等会员品牌后,BCI已经偷偷下架了“禁止使用新疆棉花”的声明。“罪魁祸首”悄然认罪,而为了避免BCI及其成员再次利用行业优势发起限制,中国市场也正加速采取行动。
播放视频演示,展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并展示
五.总结
本节课通过学生搜集的虚假信息案例,总结概括了媒介虚假信息的种类,分析了媒介辨析虚假信息渠道和方法。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分辨信息的良莠。有些信息本身是真实的,但导向不正或格调不高,对此类信息,要有明确的认识,恰当应对。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健康向上的思想和情感,从根本上提高辨识媒介信息的能力。
六. 作业布置
全网关注的胡鑫宇失踪案,终于在今日上午落下帷幕。
2月2日上午,江西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胡同学的死因--胡同学系自缢死亡,尸体发现地系原始现场。随后,公安机关通报了胡鑫宇生前两段录音的部分内容--10月14日17时40分,他曾站在宿舍5楼阳台试图跳楼,内心犹豫不决;23时08分,胡同学次表达了自杀意愿:“感觉已经没有意义了。”经相关部门现场提取的录音笔是胡鑫宇本人持有和使用的,内容无合成与篡改;而在案发地中心现场并没有出现打斗、拖痕迹,其体内脏器均无缺失。多种证据表明,胡鑫宇同学是由于内心的压抑郁闷最终选择轻生;而在长达111漫长等待之后,“胡鑫宇失踪案”也终于真相大白。
斯人已去,逝者安息。对于胡鑫宇同学的家属而言,这将是他们一生挥之不去的伤痛;对于正在关注事件而言,这件事情的背后则是整个社会深刻的思考与反思。
请大家搜集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真假分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