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为什么这部作品让你哭不出来?别人都在哭,只有我在看大腿《星之梦》
短短一小时的剧情,却能带来无尽的思考。ed是后来加的,星めぐりの歌,巡星之歌,宫泽贤治编曲,这点是锦上添花。
游戏名很符合key社,名为planetarian ~Chiisana Hoshi no Yume~,planet tarian,行星和地球人,所以其实这部确实应该翻译成星之人,但副标题小小的星之梦才是整个作品的主旨,于是就被称为星之梦,更何况梦美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顺耳,终有一日,会美梦成真。
很适合涩涩却没有涩涩!
驹都英二是早期的机娘画师之一,所以在星野梦美的身上还是能够明显的看出机械的棱次感。在拥有着颇具科技感的服装和像摄像机一样的瞳孔的同时梦美有着一张圆圆可爱的脸庞,又科幻又可爱,这是萌妹!另外为了迎合当时大火的萌豚市场,梦美的身上也不乏各种绅士设定,no胖次,诱惑的高跟鞋,一股成熟大人的味道和萌萌的外表形成了反差,而开叉式的裙子又让光滑的白皙大腿暴露无遗,不得不让人浮想翩翩!prprpr!真是太棒啦!令我这个机娘爱好者直流鼻血。然而很可惜的是,这是全年龄游戏,我还是晚上多看看舰娘本吧。在角色的设计上,梦美是相当令人满意的,耳机和高跟鞋符合了她作为人类的协助者(助理)这一人设,搭配着梦美纯真的笑容显得既可爱又成熟,整体白蓝色的色调则隐喻着地球这一形象。




简单分析为什么催泪作品你不哭?——给我哭!二西莫夫打到你哭!
Kinetic Novel系列中的第一部,剩下的四部应该都很熟了吧,《Harmonia》《LOOPERS》《Lunaria》《星之终途》,都是短篇,也大都和机器人有关,不过还是星之梦最为经典,毕竟这是真的很老的游戏。以前是先玩了游戏的,后来出了动画看动画,前两年连剧场版都出了,真是感慨。这个游戏也是我去年在steam上打折买的,好像20块左右,原版更便宜,才10块钱不到,想想能玩重置版还是玩重制版吧,就买了HD,而且也算是过了这么多年给Key补下票,但这个游戏只值这个价钱吗?我觉得真的就值这个价钱,音乐不多就几首,人物立绘也就梦美一个人,差分也不多,文本量更是短的只要一两个小时就能打通,最关键的是很多人是为了key社的感动和催泪来的,但是玩完以后心中却没有太多的波澜,部分人发表心中毫无波澜的评论以后被粉丝乱骂一通愤愤离去。其实这个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就算是现在泪腺老化,只要听到催泪的音乐就会止不住流泪的我,刚玩完本作也最多只是感动,完全到达不了痛哭流涕的境界,所以要是刚玩完没什么感触倒也很正常,毕竟真的太短了。但这并不代表这部作品没有泪点,恰恰相反,剧情当中的虐点非常多,足以细心分析。
不能令人催泪的原因并不说明作者不是好的写手,感人的台词都是恰到好处,cv表现的也很有感情,但关键的问题在于脚本家是否留有足够的时间让玩家去将之前的反差和人物、剧情联系起来,如果玩家想到了这些情节和对比反差,自然就会潸然泪下。但作者凉田悠一从开头到结尾的文本全都是为了推动剧情,没有废话,重复的台词少又精确,完全不拖泥带水,更像是在写一篇短篇小小说,而并不像某些废话连篇的作品,时时刻刻的提醒玩家之前为催泪而埋下的伏笔。“重复剧情”这是galgame在剧情方面打动玩家的原生原态的催泪乙烯,但实际上业界用的最多的催泪剂仍然是音乐,不需要搭配太多的文本就能起到了切洋葱的效果,一首潮鸣起,万物泣,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凉田悠一跑去做传颂之物而麻汁还留在key社?(潮鸣是折户写的吧?)题外话,我回头看看之前的文章,发现我写的文章基本上都能不自觉的连成一串,上篇写折户和传颂之物,现在又提到了,以前提过一嘴阿西莫夫,现在又写到了,仔细看看还有不少的彩蛋哩。
那么话说回来,为什么玩完这个游戏你不会哭?我认为剧本的催泪点有三点,读者的共鸣,剧情的反差(虐点),高潮后的留白,在这部作品当中至少做到了虐点和留白,其实留白留的太明显了,共鸣还得细细体会,没有引起共鸣这点不能怪作者,和平和星空的主题对现在的我们来说确实太过宏大和空虚,大部分的玩家都已经实现了梦美的那小小的梦,大家基本上都没有经历过那种生存艰难的日子,而且文本量和演出较少,也没有描写生存的相关画面,从而导致没有代入感,让大家对呼吸一样正常的东西感动属实是为难了。星星其实也是能很容易看到的,夜空中的满天繁星和沙子一样多(俄狄浦斯笑),但可能大家也没有看星星这么浪漫的兴趣(见恋爱小行星),说实话就算我借了图书馆的书去对比夜空也是认不出来几颗星星的,体会不到那种拼图般的乐趣。一言以蔽之就是太短了,没有那个感觉,可是当不自觉的玩家或观众在游玩观看过后再次慢慢品味这小小故事的细节时却会感到回味无穷,令人深思。

反过来说,为什么你觉得催泪?处处是反差,处处是虐点
作者以废墟猎人的视角描写了一个稍微出了点故障的机器人的故事,并借着机器人之口表达出反战的思想。本作的世界观中,世界是疯狂的,人类相互杀害,造物者驱使着本应保护人类的机器人去杀害一个又一个人类,甚至最后连作为机器人的同胞梦美也被机器人射杀。对比之下,梦美视机械为有生命的同伴,对耶拿小姐如此,对普通的扳手也是如此,残酷的世界和梦美的纯真这两者之间的反差令人动容。
这部作品的发力点确实在最后一段,作者一口气将前面的所有伏笔全部回收,工作人员明知道不可能再回来却仍然告诉梦美会接她回来的谎言和废墟猎人告诉濒死的梦美围墙外边有许许多多人等着她讲解星空的谎言对应;廉价型无法流泪和下个不停的滂沱大雨对应;梦美的故障和自行火炮的故障对应;等待员工的梦美和等待使用的扳手对应,等等。
并不是我出了故障,出故障的是……
这份留白的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是人类,然而作为机器人的她没有谴责的人类的权利,这一切也是无可奈何。
请不要将天堂分开
即使是在最后一刻梦美依然是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点在末世的背景下显得高尚无比,这也是作者想要赞颂的难能可贵之处。
欢迎来到星象馆,这里有无论何时都不会消失的璀璨光辉,满天的繁星在等待着大家的到来
虽然是悲剧结尾,但最后留下来的仍然是希望,梦美的记忆卡和梦想被废墟猎人继承,终有一日,会美梦成真。


结尾随便写写——重故事还是重思想?

先把故事讲好,是一个游戏剧情的基本要求,是对玩家最基本的尊重,要是想写点什么东西的话,把故事框架搭好了之后再去深埋通过故事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星之梦这两者就做的就很好。所以我一直觉得部分作品靠掉书袋卖弄文笔,写些有的没的吸引顾客的手法真的不太好,我认为这就是故弄玄虚的把戏,把玩家当猴耍,或是作者的自我满足,比如批评空间也叫厨子空间,rewrite出来的时候还叫罚黑空间呢,爱上火车也被黑粉刷过评分,而b站总有一群人对着刚发售的游戏评分高嗷嗷叫这种行为真的很那啥,就是很那啥啦,评分都是粉丝和黑粉自己刷出来的,还有很多人都没买,更没有去评分,对,我说的就是樱之刻,我不遮遮掩掩了,天天b站给我刷素晴日怎么怎么哲学和樱之刻天下第一的视频,我真是无语。唉,但我一直写批评空间系列也只是为了补完全年代游戏,评分高多少有点它的道理在,我心中的复杂情绪真是一言难尽。
话再说回来吧,也有很多人觉得看完或者玩完星之梦没有什么感觉其实也没错,偶尔凭着第一直觉,不带脑子玩游戏也是对的,没有必要刻意的去钻剧本上不合情理的漏洞或者去捕捉剧本背后的东西,但一切的大前提是玩家在乎这个游戏而不是潦草略过。所以有些人吹什么催泪恋爱神作根本是瞎扯淡,这个游戏哪来的恋爱?废墟猎人对梦美的感情一半是对于找回失去的星空的感谢,一半是同情,而梦美对废墟猎人的想法就更单纯了,只是来看星星的客人而已,顶多是加上废墟猎人的出现给了梦美一个希望罢了,再多写一句感情都是过度解读。催泪点其实也很需要玩家自己对上电波,说到底《星之梦》并不适合大部分人,所以要是对不上电波不妨看看梦美的大腿吧。
——写于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