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门当户对是选择合适的结婚对象重要因素,也要根据情况有所改变

2022-02-16 19:17 作者:紫琳情感美学  | 我要投稿

之前我的文章作品中有写过关于《如何选择结婚对象,什么才是合适的结婚对象》首先要考虑的基本因素以外,还有些因素情况也是要注意,理性的用心感触分解,不能忽视。


从古至今婚姻匹配,都把门当户对看得很重要。


那么“门当户对”,“门当”当的是什么?“户对”对的是什么?


旧社会的“门当户对”是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



而笔者分析解释,当今社会“门当”是指结婚双方家庭背景,经济条件要相当,“户对”的是教育传统观念、三观要一致。



在旧社会,社会交际较封闭,人与人之间社交圈子也较固定化。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状况,认知学习能力等几乎也都很难有所改变变化提升。


所以过去的传统观念里,结婚要考虑“门当户对”是有它的道理,特别是对于有钱有社会政治背景、显赫的家庭甚是非常重要。


而且旧时社会男女结婚后,一般都是要与一大家子人生活住在同一个屋檐下。


他们婚后,一大家庭一起吃饭,工作社交各方面都是有交集来往,人情世故等。


所以旧社会俩人的结合,也完全是两个家庭要建立利益化亲家的相互关系。


旧社会,从出生到结婚一般都是在原生家庭父母亲身边成长。做事待人的作风与习惯也跟随家族,根本没多大改变。各自在自家庭里成长,个人的心理、态度与作风,几乎源之于自己成长的家庭。


那么男女双方的家庭背景太悬殊,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关系、做事待人的作风与习惯,两家亲家就很难相处来往。间接地会影响到婚后夫妻生活相处关系。


那么现代的我们选择结婚对象,“门当户对”还是很重要?还是要照搬照套旧社会的“门当户对”吗?


笔者认为,现代的我们“门当户对”的内容概念相对旧时代是要有所改变变化。


现代的我们找对象结婚没必要照套旧社会或统一模式的“门当户对”。要根据自己的“门当”去“户对”寻找结婚对象。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门当户对”是要有所改变变化呢?


原因:

一、我们从小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在父母亲身边的时间较多些外。高中上大学、走出社会工作后几乎与父母亲相处的时间甚少。我们的成长环境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家庭父母亲。


所以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与处世方法与父母亲家庭家族可以是不同的。


这些的不同就是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体门户“门当”。就与父母亲关系不大了。


二、现在的我们走出社会工作后,大多数人几乎都是靠自己能力学识找工作发展,与父母亲的人脉圈子几乎没啥交际往来(除官富二代靠父母外)。



三、现代的我们学习机会很多,知识接触面也较广,只要你愿意努力都可以改变得更好。


所以现代的每个人的心理、态度与作风,生活方式习惯,思维观念,处世之道并不是都源之于自己父母亲。


然而,这些不能完全“门当”看对方父母亲。


反之,如果对方从出生就一直呆在父母亲身边成长没离开过家、独立生活过,那以上说的原因就不成立了。


“门当户对”要看“对方的父母关系”与“对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这两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若是对方的父母关系好、恩爱,夫妻没有婚外关系等问题的发生。那会让子女模仿与认同的楷模幸福恩爱美好现象,对子女的婚姻的成功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反之则反。

父母亲恩爱,从小有过美满的家庭生活,长大对自己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会很向往,也会有幸福的影响。

反之则反。

对方家庭是否美满,父母关系是否好,兄弟家人之间相处是否融洽。这些如果对象一直与父母同住生活都是值得参考。



对方的父母夫妻关系好,恩爱,让对方从孩儿时就目睹记忆深刻,长大婚后能模仿父母的良好夫妻关系。


今后对方自己经营的婚姻关系也有较好的榜样与基础。

反之,若是父母常吵架,被家暴,闹离婚,就会留下来不好的记忆。长大自己婚姻也就缺少夫妻间如何和睦相处的借鉴,自己的婚姻要和睦幸福要好,就特别吃力不从心。


有句俗话说,“现在对象的父母,就可以推测数十年后,你的对象年纪大时的情景”。笔者认为,对那些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而一直呆在父母亲身边生活的人,这句话就值得去考虑并做参考。特别是对方父母亲有家暴行为习惯的,常夫妻吵架打架的,就要多多观察考虑了。


总结,现代的我们找对象结婚“门当”的是人品、责任、担当、素质、能力……。“户对”的是思想教育与三观一致。


门当户对是选择合适的结婚对象重要因素,也要根据情况有所改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