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学就懂 | 67.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023-06-28 17:13 作者:小马大研-马理论考研  | 我要投稿

       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阐释了实践基础上认识的辨证运动和发展。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考察,实践在认识过程中具有首要的和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与归宿,是全部认识过程的基础。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以往一切认识论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具体可从四个方面理解: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联结主体和客体的桥梁。主体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接触到并认识客体。离开实践就无所谓认识;实践决定了认识的对象和内容。客观事物只有成为实践的对象,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而客观事物的哪一部分,哪一层次成为主体的认识对象,首先是由实践的需要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说,间接经验也是认识的来源,但就认识的总体和根源上讲,一切知识都源于实践。间接经验仅仅是“流”,而不是“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社会实践对认识提出新的课题,不断推动着主体从事新的探索和研究;社会实践为回答新的课题积累了必要的经验材料,并且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促进了认识的发展;社会实践还推动着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满足实践的需要。不以实践为目的认识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功能。认识的正确与否,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最终的验证。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及其理论特征上考察,实践的观点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具体可从两个方面理解:

        第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不仅在于科学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能动地改造世界。它以能动地改造世界作为全部理论的中心课题和根本任务,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理论指导。实践的需要,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归宿。

        第二,实践的观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基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的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部分,把它们联结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就是建立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认识基础之上的。如,“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原理,就是“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实践”这一实践观点在历史领域中的贯彻。


一学就懂 | 67.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