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语言运用的特点
“语言特点”答题思考的角度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遣词、修辞格、句式、语言风格。
(一)遣词造句:
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感情色彩(贬褒中性的“活用”:褒义词贬用,贬义词褒用等)、情感色彩的浓淡、叠词、成语、文言词汇等的使用
(二)修辞格
十二种常见修辞格+4(顶真、回环、通感、互文)

(三)四种句式的变化:
常式句与变式句;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口语与书面语。

(四)语言风格(语言的文体特点)
常见的语言风格有:豪放与婉约;朴素与绚丽(质朴与华丽); 含蓄与明快(隽永与通俗);简洁与复杂;严肃与幽默等。(以上“排列组合”的风格)
常考的几种语言风格:平淡朴素、含蓄隽永、清新自然、幽默诙谐、通俗易懂
例1:2016年9题:以第⑫~⑮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5分)
⑫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⑭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⑮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有删改)
参考答案:11、答案示例一:作品善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呐喊”“挖掘着墓穴”“悲哀”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12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描绘四幅图画,既有形象的美感,也有形式的美感; 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贴切而富有创造性。这些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答案示例二:作品善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来”“呐喊”“挖掘着墓穴”“悲哀”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12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描绘四幅图画,既有形象的美感,也有形式的美感; 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以上这些与作者的强烈情感是一致的。但我认为写文章不应满足于个人情感的宣泄。本文在遣词造句中情感注入过多过浓,未加沉淀节制,给人泛滥甚至虚假的感觉,降低了作品的感染力。
考试运用:
1.简析第⑧段划线句的语言特点。(3分)
⑧ ……这个空间,应该让我们感受它,接受它,接近它,走进它。而不是提供影像,也不是提供碎片,让我们欣赏它,分析它,获得了认识,然后离开它。这个空间应该有实和虚也即物质和精神两层。实的层面,从竹树翳深庭户虚寂,到惠风和畅窗明几净,到书桌禅椅,朴素柔美,到纸墨相发笔砚精良,到缩龙成寸,山林古木助案头清气。虚的层面,当然就是这些内容营造出来的氛围,还有面对这些文人生活的物件时,打磨家具时,写字刻印时,伺候盆景时,制作文玩时,具有的礼仪、宗教意义,这和敦煌石窟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