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讨论强度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首先要阐明的一点,一个犯人引用了一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使他犯罪了,但他发言的行为和这句话并无过错,不认可这点的可以退出去了,我为解决纷争而来而并非制造纷争。 为防止无意义的争辩,先圈定一个讨论范围,这里的
强度指的是当前的深渊表现,所代表的是当前的强度
,那接下来讨论的重点就是深渊表现的范畴。 我思来想去,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计时器,计时器是谁创造的,当然是深渊策划,深渊能否拿满奖励几乎只取决于计时器(用几乎是因为第十一层守护镇石关卡的存在),强度讨论都绕不开满星的这一前提,那么就延伸出了三个派别。
第一,更高更快更强,在限定的角色和武器成本范围穷尽一切配队和武器组合,使用一个可能非典型的阵容进行三间或者六间连打,只求最快,为此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这是之前普遍认可的竞速标准。
第二,在不违背满星这一前提下,极尽全力压低配置,在限定的上下三分钟时间内,使用的圣遗物最丐,命座最低者取胜,属于比较冷门的竞速标准。
第三,就是最近出现的所谓的“舒服”党,大概意思就是用自己觉得最适合的阵容打满。
接下来就是无尽的疑问。
不难发现,无论第一还是第二点,都有一个明确的,可量化的标准,但是“舒服”则真是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词语,因为即便是使用同一个阵容,那也是速度最快或成本最低的配置取胜,这是计时器决定的,觉得舒服所以ta强,这其实就是角色厨而非强度党才会说出来的话,而“舒服”人们却标榜自己是强度党,混淆角色厨和强度党,不允许讨论竞速强度,打压竞速玩家,不正是所谓的“白左”行径?(
欢迎指责我扣帽子,前提是有足够理由反驳我
)
他们说竞速圈抢夺了强度的定义权,然而自己却在抢夺舒服的定义权。
“舒服”党逻辑上最大的漏洞是什么?他们认为说竞速阵容一定没自己阵容打的“舒服”,极其不可理喻,因为无论雷国,还是万达都曾登顶过竞速榜首。换句话说,哪怕直播出分也是按竞速标准来定输赢,那你凭什么认为直播不凹只打一轮,登顶阵容的表现就不如你的阵容?谁给你的自信?钟离?
再解释一个概念:
伪强度党——披着强度党皮浑水摸鱼的角色厨(可以不用对号入座)
竞速圈本来就是小圈子,敢说真话的少之又少,而伪强度党是很庞大的,稍有不慎就会被群起而攻之,我虽然不认同伪强度党,但能理解这种群体壮大的原因,本质就是因为原神是卖角色的游戏,但游戏内容有一部分和数值挂钩,出现同时涉足两个领域而拎不清的人很正常,但不影响我反对他们(共勉)。因为几个竞速玩家和一批不是竞速圈的伪强度党,进而攻讦整个竞速群体,换一下名称是不是觉得很眼熟?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最后表明立场,我十分赞成驱逐zzzq的风气,抵制竞速比赛的作弊操作,厌恶伪强度党们在角色厨圈内秀游戏理解的ky行为,我没能力为竞速圈正名,我只阐述基本事实,欢迎指出我的逻辑和事实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