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tainability文本
吕阳(00:00:00): 现在咱们就进入到第一个板块。我给第一个板块儿起的这个小名字呢,就是所谓的如何能够成为。专刊编委。我说的就是在座的,你们如果能在比如说短短期内两三年之内就能变为专刊编委,或者是变为匿名申稿人,这个这一步还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在在国内搞学术的人里面还是比较缺失的。很多人水平很高,但是11谈到这种与外文或者是与国际接轨,这方面就是相对来说就比较弱。你看,比如说下面我列出了几个点对吧,你比如这个ORCID。应该有人应应应该你们都知道吧,二CID这个对吧?就是这么一个相当于你的独有的一个从学术的角度的。一个身身份证明。它是1111串数字对吧,四个数字,一个小杠,四个数字,一个小杠。一共是四组数字,也就是相当于16位。这么一个ORCD的编码代代码代表你个人。你也就是说,比如比如说某一位同学,现在是在北京林业大学读博士。你现在就已经有了这个编码了,这个编码基本上是不变的。在你之后,你工作那个单位或者是你之后在另外一个领域,你只要用到这个东西,这都是一个独唯一的,它是不变的。
吕阳(00:01:36): 但是据我所所知,很多人没有这个ORCID。实际上它很容易的就是在相关的网站上就注册了就可以了。但是你没有这个成过程的时候。就相当于没有一个。相当于没有一个进门卡一样。再有就是第二个所谓的google scholar account。一会儿我能给大家展示一下,我的那个就是相当于我的一个学学术成绩这方面东西。
吕阳(00:02:05): google scholar account你在你只你你只要通过这种正常途径去注册,就可以有这么账户,但关键是在你的账户下面有没有文章对吧?你的文章有没有影响力?就是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有没有被引用,引用,或者是有没有被引用很多,或者是某一篇文章是不是一篇高背影文章?对吧。
吕阳(00:02:30):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起码也应该注册了吧,对吧,你最少最少也应该有个gmail你看下一点就是有一个国际邮箱,但是gmail还是比较常见的。为什么我提醒大家,这一点呢?是因为?比如说你写一篇英文文章,然后呢,你用163?或者是什么QQ这个是很不专业,很不职业,也很不学术。你最你最少应该用到你学校的邮箱,但是可能在国内咱们不太习惯用邮箱的情况下,咱们学校的邮箱也不大,不大好用是吧?经常会很多。重要的信息的邮件或者是英文的邮件直接到了你那个学校的官方邮箱里的。对吧,直接到那到那个就被认定为是一个钓鱼的邮件,这样你看不到第一时间没看到,除非是你,你去查就比较麻烦。
吕阳(00:03:22): 所以这个时候我建议大家要有一个邮箱,可以是gmail可以是其他,但是你要衡量哪一个更好一些,哪一个更具有国际化这种元素,对吧?这个你可以注册,可以不注册,它是和ORCID连在一起的。主要是。这个主要是一些比如说你想做匿名审稿人或者专刊片尾的编委的时候。这个刊物会要探究你的成色,根据什么根据ORCID plus scope a scope account看你。The high index. 你看这,这在下面就有我这个。我我把这个部分扩大,大家能看清楚。看这个这个这个是我的OR CAD对吧?ORCD这部分因为我截图了。所有的数字没有完全显现的明显,当然也是故意为之了,不想把这个所有的信息都暴露出去。然后你看这个high index在这个里面,我是17。正常你要是有个一或者二的时候,你作为匿名审稿人,就是可以算作进门的门槛儿了,如果超过十就已经是很很不错的了。正常就是这个,比如说。咱们按咱们国内算SCI的一区,二区。这种审稿人他的成色应该是在。它应该是在一到十之间。不太不会太太高的。不会太高的,比如说像我这种情况,基本上让我去做一个匿名申考人,我是不不予理睬的。我是基本上去不会帮着他去看这篇文章,除非这文章是我中刊的。
吕阳(00:05:09): 然后这个high index里面总数还有这文献数,这个文献数它现在统计的有问题。我我从我进入到所谓的学术圈到现在。也没有。一共也没有发表29篇文章,好像是20多篇吧,最近一年两年都还是比较。相对来说就是比较。说佛系也好,或者是比较潜伏的状态,但是在今年年底之前。应该会有很多文章,比如说五到八篇同一时间,而且是刊物是算是不错或者顶级的刊物。我也,我也一直在积极的准备这方面,但现在没到29天。把这个是,比如说现在是22篇算到年底能发的那几篇摘要一起差不多39,但是这里面有重名的。所以才造成这种情况。
吕阳(00:06:00): 返回到这个google scholar我也做了一个截图,这个google scholar你看在右侧对吧。它也有一个比刚才看的更明显,比如说high index这里面比那个多了一篇文章,因为它google scholar。能包括的被引用数更多一些,对吧?然后还有是每年的总?基本上是我应该是从2020年开始,每一年都是1000以上,而且一直在上升状态了。今年肯定是应该是超过去年的,但今年是因为现在文章。还有还还没有真正出出来,就是没没发表,所以这样的引用数都还是在吃老本的状态。那这种吃老本儿没有几年,有个三年,五年可能就会一个直线的下滑,所以在这过程中。
吕阳(00:06:49): 大家应该还是积极在准备去发各种有好的文章才有好处。你这个high index好像是过了?过了20吧还是15就可以算作?也就是说你你这一篇文章发表之后,有超过20个引被引用数。你这篇文章就已经被定为你其实就有一个一存在了。既然你有一之后,你就可以去积极的联系一些你认为好的刊物去做匿名审稿人,对吧?如果要是做到五了,做到七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去。尝试着去做。申请。做一个proposal。如果有可能让你做,那就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吕阳(00:07:34): 还有在下面这个就是所谓的发表高级的英英文刊物了,对吧,发表高级英文刊物的英文章。这个难度还是不小的,因为从语言的角度。会有很大的障碍,再有就是从整个文章的深度。文章的原创性。包括你文章在,尤其是。核心内容的构思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就是。从咱们自己的习惯,从咱们自己学的知识沉淀方面还和这些英文刊物有很大的差距,这确实是存在的。因为我不能说每天经常会收到一些,就是来自于各个高级刊物的一些对不同文章的一些。评价,尤其是来自于咱们自己的这个圈子,人的一些文章,明明知道做的已经很高级了,但是还是不,不能和人家去匹配,而且人家给你的这些建议都是很中肯的,一看就知道咱们差到哪里,所以这个过程中还是。寄希望于大家努力的去多写,多练,多投。
吕阳(00:08:44):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这篇文章你能做的更好一些,寄希望于去变成高背影文章,但是高背影文章还是现在来说我感觉。从你们的角度还是难度比较大的。因为这个高背影文章,比如说咱们按一年算,你这一年之内最少也要被引用50到70次吧。正常一个刊物应该到,应该是这么一个数量。门槛儿如果两年呢,那就应该是100或者是到150这样三年呢就应该是200以上,所以这个过程中。你可以自己引用自己也算数,你也可以让其他的认识的人引用你也算数,但是这些人不足以直接达到,比如说100个人,对吧?
吕阳(00:09:24): 所以这个高背影呢,不管怎么样。咱们去除自己努力找的这个资源,引用自己文章的。这些数量以外。那一部分的数量确实能证明你这篇文章在这个专业在这个领域还是有一定的分量,或者是所谓的contribution,对吧?所以高倍也能证明?你的文章是好的。确实是这样。你看在我的自己的这个列表里面。正好是我截图是前五篇文章都是高蓓,当然第一篇文章冲的还是?比较和其他文章就数量不一样。这第一篇文章这一篇文章就是到了3000多对吧?其他的也都四百三百,这样再往下来的文章应该都100多。都是这么一个数量。这个是高倍。
吕阳(00:10:15): 下一项就是积极参与国际互联与交流,这个确实,比如说从你们现在这种角度有的时候。是。时间上面不允许或者是经费不允许都有可能对吧,或者是因为各种各各样的因素和原因影响。你们想去参加这些会议也参加不到,比如说前几年的这么一个。全球的这么一个情况,咱们就不容易去到另外一个地方,即使是在咱们自己国内,从一个省跨到另外一个省,这都是很有难度的,对吧,但是在正常情况下,还是应该积极去做这个事情。我觉得在这方面我还是能给大家提供很多便利条件。因为就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是参加了一个不是很不是很顶级的国际会议,当然咱们只是做远程的这么一个交流,但在过程中我就发现什么问题呢?英文说的非常棒!因为是这种远程,像现在我跟大家交流的过程。但是后来结束之后我再去询问这种情况,我才知道大家是在电脑屏幕的面前。去朗读这个准备稿的好稿件,对吧,准备好的稿件,所以这个我就觉得挺有意思的,但是是你毕竟也是参与了,参与过程中,什么时候我发现这个问题,我觉得你们露馅儿了呢是?
吕阳(00:11:42): 另外一位同学,我用英文在。极力的就是相当于给他凑一个份子,我在问他问题,当时他就基本上就是僵掉,傻掉的状态就是没听懂我在说什么。我才意识到,原来刚才你那个英文是在看着朗读练了好几遍。就是在真正。参加会议。做陈述那天之前练了好几遍,对吧?那你这个过程我觉得不对,这个presentation是要准备,但是不是为了应付,也不是为了表现出我自己的英语有多流利,这个没有,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是一种学术交流,对吧?所以这个呢还是应该?设身处地的去到这个某一个。另外比如说另外一个国家,另外一个城市,跟大多数的相关专业的,或者是感兴趣这个话题的学者去交流面对面的,这个时候才是最直接的。再有另外一种形式,就是这个所谓的workshop实际这个我也在构思,再去找各种资源,因为毕竟我在外面待了这么长时间,实际上从你们现在学习的角度,还是会找到一些良师益友。他们当然正常情况下就是咱们就是远程连线对吧,这个远程连接线的过程基本上他们全是全程英语的状态。对你们还是有一定的帮助,也有挑战,当然可能是从语言上有帮助,或者是从内容上有共鸣,这都是可能。
吕阳(00:13:08): 但最后一点呢,这也是我一直的感悟吧,这个时间是很宝贵的,而且很短暂,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样。这个方面是很公平,也很也很公正,没有任何一个人多一分钟,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少一分钟那。在这么一个有限的时间里面。咱们怎么能做尽可能多的努力达到自己想要的,或者是努力达到一些所谓的成就呢?这也就是这这部分的内容,也就是我跟大家一起共勉吧!所谓的执行力,加上控制力,再加上勤奋,才有可能做成你想做的事情。也不是百分之百。所以。可想而知,在这过程中,还是大家付出了很多辛劳。而且在这过程中确实也得到了很多快乐。但是能不能继续坚持能不能做时间的这种控制者。最后达到自己想达到的那么一个程度,这是不容易的,这也算是从每一个。人来说都算是一个不不大不小的成就。
吕阳(00:14:22): 那我把这个引子说完呢,咱们现在就进入这个专刊的介绍。比如说这这第一部分。上半场相当于就是对sustainability这个我的专刊的解读。下半场呢,就是financial innovation的专刊结构,这两个专刊。切入点不同。还是有很多就是值得。大家共同讨论的点。
吕阳(00:14:47): 所以咱们现在从第一个开始。我刚才已经把这个应该是打开了。那这个就是这个官方界面在这里,在这上面。当然这上面儿这这个应该是很明确的,就是这个专刊的主要话题,对吧?还叫industry four point zero digitization and opportunities for sustainability。这里面大家要看到这个专刊的名字之后,可能从商科的角度就不太会感兴趣了,对吧?因为我这里面我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一部分是跟这种工科连在一起的工业工程的,所以这前面儿这个工业四点儿零,它后面是有关系的。对吧。你比如说这种所谓的,咱们就商科里面叫数字经济或者叫科技。经济都可以的,技术经济对吧,这个是属于数字化。和这种可能的。这种良性循环呐,或者是绿色发展这个这个部分应该是可以的对吧,但是你从这个标题的角度咱们不用纠结。应该找到哪儿呢?应该找到这儿。在这儿呢,对吧,是不是这部分?你看这部分。我第一个写的是什么专题?digital platform to build an ecosystem for。很含糊对吧,就是一个相当于一个一个。绿绿色循环或者是循环和系统。数字化的,但是确实没有专注于,比如说。比如说health care,比如说manufacturing没有。所以这个过程中你可以,你你是学经济学的,你你可以。去做这么一个,一个工作,就是经,就是相当于。
吕阳(00:16:28): 初次经济下面的对吧?看第二个呢how digitization helps to create a sustainable platform for industry for fund zero or five zero这个确实是关于工业的,这个跟咱们商科的基本上关联很小了。那下一个呢?Digital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那这一个。非常明确,就是咱们商科儿的或者是经济学的或者是学会计的或者是学金融的都可以,对吧,这不就是数字化转型吗?咱们国内所说的数字化转型或者是说数字经济。下一个是一数字硬件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Of digitization for the digital economy对吧,这不还是数字经济吗?看到这两个专题就行了。是这样的吧?可能有的有的学管理信息系统呢,还涉及到supply chain供应链的,这也可以,所以在这里面我已经嵌入了好几个跟咱们自己商商科或者经济学相关的。
吕阳(00:17:27): 这么几大话题?但是你看到这几个专门指出来的话题之后,你还要回到这个部分。就是上面的这种所谓的对这个专刊的一些介绍。我觉得就这个介绍,我就咱们就不用再具体看某一个词或者某一句话再去解读,大家应该都能看得懂。在这过程中,应该是你去联想,跟你自己专业相关的。一些感兴趣的点。或者是你有什么新的idea对不对?如,而且在这过程中我认为。当你了解到这个专刊,你可以做一篇文章,或者是说产生一些共鸣的情况下,你要考虑是不是跟这里面。
吕阳(00:18:10): 列表的1234这些人做一个互动。对不对,你比你比如说这第二个人。咱们点一下这个email。这这这。这是什么数字?我试一下,我这还真没试过,试过这个。看他告诉你。这个email address对不对你你你跟他联系一下,对不对?但是一般情况下,当然你最好是联系第一个人。因为第一个人,但是这个这里是我了,那你不无所谓,是看到是谁,就是第一个人,基本上是,如果是只有一个人,那就这个人了,如果是几个人,第一个人是那个leading。
吕阳(00:18:54): Guest editor其他都叫对不对?所以第一个人是是最关键的,你可以跟他第一个人去联系,或者是根据他的这些。基本信息去找一下,怎么能跟他连得上,看看他自己的这些。相关的研究兴趣,如果你的文章和这个人的研究兴趣一点儿都不相关,你只是去靠近这个话题,我觉得有多少会有一点偏颇。你还是应该达到一个这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就是既找到了这么一个话题,对不对,而且和,尤其是和这里面。其中一个人或者是第一个人,这个研究方向相关联,这样呢,你可以直接就把你的稿件发给他。没有问题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你这个稿件发给他,他多多少少都会看一眼,我是我是应该是这么过程,但是直接联系我的人不多,可能是这个。我之前这么这么做过,但是我就不知道别人或者是你们怎么想,我认为就是你发过去没有关系,如果一旦他认为比较就是这个文章呢,内容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他就会给你回信的,或者我就会给你回信的。
吕阳(00:20:09): 但在这过程中,为什么我我鼓励大家这么做呢?因为你想你比如说你这篇文章是完稿了,但是你觉得?好像是没有那么大把握,推出去之后可能被否掉,对不对?你你真正投出去之后被否掉,你就没有机会了。起码这个状态还没有结束,或者这个刊物没有结束,但是你跟我私下里联系。你去你把这个你把你这篇文章发给我。恳请我去看一看,评一评这个过程没走真正的官方的投稿程序,即使我把你稿件否掉了,但是我也给你提出意见了。
吕阳(00:20:44): 你这个稿件?还是在。相当于叫那叫什么叫alive,对不对,就是还是活跃的,或者是还在存活状态。如果你你正常,你投入之后被走了,那你这篇文章已经起码对这个刊物来说已经没有机会了,对吧。但是从我角度,其实我给你否掉,但是你并没有走官方程序。还是有可以投的,只是根据建议去修改。是这样的吧,也就相当于你,你跟我去联系了,或者跟其他的这些编委联系了,其他编委如果要是有可能给你回复,那就相当于你已经做了第一轮的审稿了,对不对?第一轮审稿意见都给我给你出,而且这些这些信息都是无偿的。这些信息呢也是有益的,也没,也没直接把你这篇文章。相当于否定。这个。所以我觉得这是有益的。或者是说你就是找到一篇刊物去投也是可以。当然你还要这下面这信息也都还是比较基本的了,比如说怎么去提交自己仔细看一下。
吕阳(00:21:53): 还有就是这个相关的什么其他了,再有下面你看这个我这个状态现在已经有。九篇已经发表的了,这是有publish paper对吧,那你下面你要看一眼呢,看一眼这些文章大体都是什么话题,对不对?然后呢它的。起码它有标题,还有一些简介,而且这个本身这个sustainability是一个开源期刊,也就是说这些文章都是你直接一点击就可以。下载。不需要付费。也没有什么门槛对吧,这样你看一下这些里面的相关话题,是不是某一篇文章跟你的研究方向有相关性,或者是你能产生共鸣,这样你就会有一些信心去做去写。
吕阳(00:22:36): 而且现现在我这个状态里面已经有九篇文章,已经算不少的了,算是比较好的了,这样就是给你的这种参照点是很多的,如果这里面没有文章,或者是只有一篇两篇,这样你没有什么可参照,对吧,而且你仔细看呢,你一定要仔细看细节,你看。这里面这几个人从拼音的角度基本上是中国人对吧,你再往下看。是不是还是这样?那下面呢。是吧。再加上就是,这基本上都是清晰色的,基本上要是有个别的,可能是不好说的是可能是。外来的再加上这个编委清一色的都是咱们自己人。那你你觉得你这个这个时候是不是你有更有信心?去从盲头的角度去投这个软。对不对。实际也有。其他的外来的投稿,但是。有一些稿件是被否掉了,就是不是很合适或者是。文章不是很好。不是没有,只是说现在发表的已经成型的是这么多。你看那就是这个,这就是。Sustainability. 我。我牵头做的这个专。现在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就是专注于这个专刊的问题。你可以自己就直接。相当于就直接可以可以问,这样咱们就可以。我就可以给你解读一下这。
吕阳(00:24:42): 有没有问题你们?
吕阳(00:24:45): 专注于这个专刊。
对外经贸博士生(00:25:00): 李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个问题,可能其他同学就是也想问,尤其是这个科研小白。
吕阳(00:25:01): 嗯。
对外经贸博士生(00:25:08): 不了解,就是这个专刊和它的正刊是有什么区别呢?您能解释一下吗?
吕阳(00:25:08): 嗯。这个好像是,就是我回国之后好像也有好多人问我,包括了很多老师,也问我,就是这个,咱们国内好像是某一个刊物有增刊是吧?是不是有这么说法的?
对外经贸博士生(00:25:26): 对对,就是我们国内的对。
吕阳(00:25:28): 那个增刊应该是和政刊是有区别的,对吧?有很多学校是不认的,就即使是你这个刊物是认的,但是你增刊就是觉得可能是开后门儿的,是吧,是这么想法。
对外经贸博士生(00:25:32): 对。对对。
吕阳(00:25:40): 对,但是在英文的刊物里面,没有一个所谓的开后门儿的增刊的一说这个专刊呢?它只是就比如说,就像像我这个状态,就是就我设定的这么一个计划和话题。去收相关跟?这个话题相关的稿件,但是稿件被接收被发表之后,这个稿件和正常的普通的稿件是没有区别的,也就是说这个专刊和正刊是一样的。只是说这部分的文章是通过我这个途径。去做审稿去做发表去做评价。
对外经贸博士生(00:26:20): 谢谢李老师!
吕阳(00:26:20): 嗯。
吕阳(00:26:36): 还有谁有没有什么问题,关于这个?
吕阳(00:27:08): 那如果要没有其他问题咱们?我看我先稍微停顿一下,因为这个时现在这个会议室时间到。吃到。还可以,那就没问题,那不不不用去操作这个事情。我只说一下这个问题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