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动员看中国抗疫》2019——2020第二学期
摘要:疫情之下,我国进行了全面的六个方面的动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越性和大国能力。
关键词:全民动员、医疗动员、金融动员、交通动员、科技动员、复工动员
一、全民动员
自从1月23日,国家发布一号通告后,至25号,武汉市宣布封城,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国进入战时管制状态(战时管制是指由平时状态转为战时状态,按照战时体制进行指挥管理和控制,调动一切的人力、物力、财力,把战争潜力转回为战争实力,支援并打赢战争。)通过强有力的管控,减少了人员流动,遏制了疫情扩散,隔断了疫情扩散的源头。
在此期间,我国人民展示出了极高的组织纪律性,全民居家,自我防护,村级隔离,出入检查户口,登记填表......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深植于我们的脑中,人民积极配合国家做出行动,是我国取得抗疫胜利的关键核心。
二、医疗动员
十余个方舱医院的快速征用改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造;四万余名医护人员和官兵援鄂支援抗疫,各大工厂加班转产医疗物资等等均体现出了我国医疗动员体系的潜力。一个月的时间,口罩产能产量增长12倍,日产过亿;山东省省级干部率队开赴一线现场指挥物资调运;中石油提供熔喷布和其他工厂合作生产口罩......
在此之外,我国还积极向世界提供援助,截止五月五日仅向美国便援助了24亿只口罩。同时还有近百只医疗小组外出援助其他国家。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与某些仍在甩锅的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一场疫情,我们见证了中国的医疗体系存在的巨大潜力和无数医护工作者的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精神。大洋彼岸,美国的纽约州也出现了退休医护人员返岗返工的浪潮,这些退休的医护人员甚至表示在自己倒下后拒绝ICU拒绝呼吸机,将生的希望留给需要的年轻人,将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在这里,我向这些医护人员表达崇高的敬意。
三、金融动员
2020年,我国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这是十几年来首次负增长。但是考虑全民居家,这仍旧是一个很好的数字。在全国住宿餐饮行业同比下降35.3%的情况下;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同比增长13.2%;金融行业同比增长6%。服务业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但得益于我国服务业不像美国一样占比近80%,我国受到的冲击小很多。
在国家经济发展受挫的情况下,截至4月20日,我国防疫财政拨款1452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0亿;社会保险费减免(2、3月)2329亿,缓交286亿。此外,为稳定物价,稳定就业而支出的补贴金额更是一笔巨款。与国外区别最大的,是我国将治疗费用全部由政府兜底,据统计,轻症患者人均治疗费1万元,重症患者人均15万元。据网传,最高的治疗费已打113万元。
在国家大力进行金融动员的同时,个人企业捐款捐物也超过过百亿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做法也已深入人心。
四、交通动员
交通系统是国民经济大动脉,自全国进入一级响应后,交通运输部成立物流保障办公室,规划统筹全国的物资调运:
(一)陆运
1.交通运输部开通一万多条绿色高速公路,保障应急物资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
2.武汉应急出租车队,310台公交车,4700台出租车,周边5个应急物资运输中转站;
3.军用卡车在中转站和城市之间快速运送人员和物资(1月24日从接到通知到完成抽组150人驰援武汉,陆军军医大学仅用6小时)
(二)空运:
1.运20首次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30架次,运送物资200余吨;
2.截至3月5日,民航系统运送29142吨物资,其中快递公司的空运机队发挥了巨大作用(顺丰快递公司动用全部57架货机)
(三)铁路(我国铁路军设有代表制度):
至2月11日,运送58000吨物资
交通运输是一个国家的硬件资本之一,没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我国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抗疫胜利。
五、科技动员
(一)智能头盔等体温测量装置;
(二)健康码大量普及;
(三)无人机喷洒消毒液、物流配送、体温测控;
(四)机器人医疗机器人自动自动查房、送餐,区域消毒;
(五)无人送货车武汉等地无人配送物资,减少感染几率,提高配送效率
六、复工动员
在国内抗疫取得基本胜利后,规模性企业开始全面复工复产。在基于之前五条的综合管理下,我国目前除了个别学校和个别地区外,已经全面复工复产。
在现今的社会,复工复产涉及的都是大型产业链,例如汽车工厂。小规模的复工复产对于国家经济既没有帮助,也代表不了抗疫胜利。全面的复工动员带来了抗疫胜利的号角,中国再一次开启引擎,走上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