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是一台停不下来的跳楼机”:关于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我们要知道这些
有许多影响一生的心理疾病,都始于青春期。
双相情感障碍便是其中之一。
世卫组织调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的终身患病率高达2.4%。
有这么一句描述双相情感障碍的话:
“患者的世界,是一台停不下来的跳楼机”。
今天想分享关于双相情感障碍,你需要知道的表现和信号。
作为患者、家长,或者双相障碍患者的身边人,我们该怎样去理解和帮助处于这种情感障碍之下的青少年。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电影《一念无明》,让我们对这个心理疾病有了更具象的认识。
双相情感障碍,有一个更直观的名称:「躁郁症」。
顾名思义,患者会经历躁动和抑郁两种状态的不断交替。
电影里,主人公阿东,就是一个躁郁症患者。

因为一次发病,他意外结束了自己妈妈的生命,被判进精神病院。
电影讲述的,是他出院后的一系列故事。
出院回家后,阿东首先经历的是“躁期”。
他在朋友婚礼的舞台上,为自己的好友抱不平。

他用心地打扮着自己,幻想着与前女友重归旧好。

与邻居小弟弟一拍即合,买了许多植物,打算在天台建一个农场。
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很快就能融资上市。
甚至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好过来了,不顾父亲的反对,自行停药。

社会活动积极,过度乐观自信,情绪高涨,是躁期的主要表现。
但到了躁郁症中的“郁期”,阿东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朋友的意外死亡,以及对前女友的自责,让阿东完全陷入了“郁期”。

在家里,他经常回想起以往和妈妈相处的细节,回忆起所有的不堪。
他变得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洗漱。
郁期严重的时候,他无法离开床,眼泪也止不住往下掉。

他在努力尝试改变,但一次次在与情绪的斗争中落败。
在一次崩溃的爆发里,他在公共浴室里尝试自杀。

情绪低落,社交活动减少,甚至出现自我毁灭的倾向,是郁期的主要表现。
电影里的阿东,过着这样一种人生。
但不止电影,这也是现实中大部分躁郁症患者的日常经历。
他们的内心每天都在上演着焦灼的战斗。
很多时候,他们无法厘清自己的状态,只能在一次次情绪斗争中,跌跌撞撞继续向前走。

那些被双相障碍困扰的青少年
“宋老师,我觉得自己像是被绑在了过山车上,怎么也下不来。”
这是一个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孩子,在咨询室里对我说的原话。
想在这里分享一些临床工作中,确诊双相障碍孩子们的感受。作为身边人的我们,只有了解这些,才能真正意义上帮助他们。
双相情感障碍,常与焦虑障碍共病
“我有很多思绪,却不知道怎么表达一个完整句子,回应别人,只能通过一堆无意义的音节,或者回答不知道”。
“有时,我的肩膀和后背像“打了结”,心脏也会砰砰地快速跳动。”
这是国外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描述自己感受的话。类似的焦虑表现,会在大多数双相障碍的青少年身上出现。
国外研究发现,74.9%双相情感障碍终生共病焦虑障碍。
作为他们的身边人,你要知道:他们之所以坐立不安,紧张,有时说不出话,不是不想表达,而是表达不了。

他们可能会产生低自我效能感,变得自卑
临床咨询中,不止一个患双相障碍的孩子跟我说过同一句话:
“我感觉自己很没用”。
受病情和药物的影响,双相障碍青少年的记忆力可能减退,注意力也变得难以集中。有时,明明才刚上课不久,他们就会感到异常难受、烦闷。
知识学不进去,想要课后努力背下来也记不住。
这些体验疯狂打击他们的信心。
因此,他们才会对学习和生活产生无力感。
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对他们说“没关系”、“我懂你”类似的话。
这些话不仅苍白无力,还会让他们更加自责。

能量条总是在急速变动
“亢奋的时候,有时两天才睡一次觉,睡不着但是又很累。闭上眼睛,脑海里一遍一遍过着发生过的事情和安排将要做的事情。
但抑郁期来临的时候,我会突然失去所有兴趣,甚至下不了床。”
双相障碍的青少年,他们的能量总是忽高忽低。
比如上午状态还挺好的,晚上可能就突然“暮气沉沉”。
身为他们的家人或者朋友,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接受这种情绪转变。
即使不太能接受,也要尽量控制住自己。
你可以试着走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但不要把矛头对准他们,更不要向TA宣泄你的情绪。


如何支持双相情感障碍的青少年
双相情感障碍最大的困扰,是缺少对生活的控制感。
如果你的孩子正受双相情感障碍困扰,以下几个方法对TA的改善会有帮助。
1、承认孩子确实出现问题
我有过在医院工作的经历,有一点我的感触很深。
那就是我会发现,那些孩子来就医的时候,经常已经是病情非常严重的时候。如果他们早一点来,或许会有更好的预后效果。
那为什么他们迟迟不去确诊,不去求助?
很多时候是由于家长不承认孩子出状况,因此回避问题。
但回避不会让孩子的问题消失,只会越来越严重。
所以,支持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的第一步,是正视问题。

2、帮助TA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
双相障碍患者在郁期的主动性并不高,作为他们身边的支持者,我们也要帮助TA了解自己的情绪。
比如,当他们处于正常期的时候,你可以建议对方,用日记手机APP来记录自己一段时间的情绪。
同时,你可以协助他们,大致找到自己躁期和郁期的时间规律,为下一次情绪变化提前做好准备。

3、从规律的生活中找回控制感和秩序感
你可以和TA一起制定生活计划,比如每天的锻炼时间、规律饮食;规律的睡眠时间;社交活动等等。
如果过程中,他们因为情绪变化而拒绝执行,也没有关系,不要因此责难他们。
从这些规律的事情里,孩子能一点点找回对生活的控制感。
这一点,对双相障碍患者控制情绪,控制生活中压力事件的能力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纪录片《在人间》,记录了一个患双相情感障的学生,从入院到出院的经历。
在片中,这个孩子曾因为病情,一度情绪爆发。
情绪来临时,她对来看望的父亲说了很多伤人的话。

纪录片《在人间》
这里想要提醒你,出现不合理想法,或者说出非常伤人的话,是双相情感障青少年的表现之一。
遇到这些瞬间,你要保持清醒。
用一种开放的态度,倾听TA的想法,陪伴着他们。
虽然在他们情绪到来时,你能做的不多。
但保持耐心,是你能做的最有效,且最必要的事情。
5、学会利用社会支持
陪伴双相障碍的孩子,也有不少压力。
你可能会担心TA下一次情绪爆发是什么时候,可能会受到来自学校、邻居的压力。
这些时候,你要学会获得帮助。
比如《一念无明》里,阿乐的爸爸,就加入了双相情感障碍的家属互助团体。
你也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类似的支持性团体。或者找到专业靠谱的心理咨询师,也给你的压力、情绪和感受一个出口。

6、你要学会好好照顾自己
照顾双相情感障碍的青少年,会很不容易的。
但我也想提醒你,在过程中你也要花一些时间关注自己的状态。
照顾好对方的前提,是你先照顾好你自己。

在全球破坏性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双相情感障碍排名第3。
双相情感障碍给患者和亲友带来的影响,除了疾病本身,还有社会看待他们的方式。
想借用纪录片《在人间》里,精神科医生说的一段话总结:
“我觉得社会、学校、还有我们普通公众,都不应该用这种有色眼镜去看这些精神病人。
首先,TA是一个人,是一个人就需要一个全面发展,我觉得就应该把TA当一个正常人看待会更好一些。”

纪录片《在人间》
愿我们能给予身边有需要的小伙伴更多的支持。
即使是患病的青少年,也有无限可能,关键是我们,选择用怎样的方式看待和对待。

天气,也是影响情绪的重要因素,
如果,你、身边的朋友、或者你家的青少年最近情绪变化很大,请及时找到专业心理咨询师,这永远是求助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