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最被低估爬宠”前五!来自马岛的大型守宫 | 马岛丝绒守宫

2023-04-16 22:34 作者:肆养_频道  | 我要投稿



「 它是“最被低估爬宠”系列前五选手。」by 达叔




马岛丝绒守宫 Blaesodactylus boivini


科:Gekkonidae 壁虎科
属:Blaesodactylus 弯趾虎属

分布:马达加斯加北部

习性:树栖,偏夜行(白天夜里都会活动)

正式名:弯趾虎

体长:25 ~ 35 厘米

适宜温湿度:20 ~ 30 度,偏干燥环境

保育级别:非保育物种



叫“丝绒”的守宫可不止一家


这是一种只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的特有守宫,马岛不止栖息着 Blaesodactylus boivini 这一个种,上升到 Blaesodactylus 整个弯趾虎属,6个成员都是马岛的特有土著居民。


图中只标出了 2011 年前发现的 4 种


Blaesodactylus boivini 比较正式的名称是弯趾虎,市场上多称呼它为马岛丝绒守宫(本文以马岛丝绒来称呼它们)。丝绒形容守宫的皮肤质感,像丝绸般顺滑,但这一简单的形容却给这个物种造成了很多误会,因为非洲大陆上有一属丝绒守宫,澳洲大陆上还有一属丝绒守宫。(可见带有皮肤顺滑属性的守宫很多)



先聊非洲的“丝绒守宫”,它们是 Homopholis 同科同鳞虎属,除了英译名有点像,弯趾虎属 Blaesodactylus 中的几个成员早期还就被分到了 Homopholis 同鳞虎属中,两个属守宫很像,都是树栖物种, Homopholis 属成员体型要小于 Blaesodactylus 属。



而澳洲大陆的“丝绒守宫”就隔得很远了。它们是澳虎亚科丝绒守宫属 Oedura,最大型的 O.Marmorata 能有 18 厘米和 Homopholis 属相当,比 Blaesodactylus 属小。不知道是不是巧合,Oedura 属也是树栖物种。对饲养繁殖者来说,O 属丝绒守宫比 B 属 H 属都要流行,知名最高。



名字相似看似小问题,却是马岛丝绒的最大悲哀。导致很多爬友错过这个物种,即使饲养过,但把它错认为是 O 属或者 H 属的,同样大有人在。


成体公


成体母


和另外两种“丝绒守宫”比,马岛的“丝绒守宫”最大区别就是体型巨大。


马岛丝绒守宫 6 种


这个属的守宫栖息在森林,目前一共 6 个种,成体体型最小的也能接近 18 厘米,都不算小。先粗略了解下弯趾虎属 Blaesodactylus 的几个成员。


Blaesodactylus 属最知名的是 Blaesodactylus boivini 和 Blaesodactylus sakalava 两个种,Blaesodactylus antongilensis 属于早期发现的小型种。


Blaesodactylus boivini 马岛丝绒守宫,比较正式的名字是弯趾虎,栖息在马岛北部,它是体型最大的 Blaesodactylus 属成员。成体一般在 25 到 35 厘米之间,体重甚至能超过 160 克,雌性要大于雄性。



Blaesodactylus sakalava 沙卡拉瓦丝绒守宫,它们分布在马岛南部西部。这个种的英文名叫 Giant Madagascan Velvet Gecko ,直译的话是巨人马岛丝绒守宫。但成体大小普遍只有 20 ~ 25 厘米,体型不能说小,但这种顶着巨人之名的丝绒却要小于 Blaesodactylus boivini ,这点比较搞笑。沙卡拉瓦丝绒守宫的雌性要小于雄性。



Blaesodactylus antongilensis 安东吉爾丝绒守宫,分布在马岛东北部,它的栖息环境类似热带雨林(马岛丝绒守宫和沙卡拉瓦丝绒守宫的栖息环境是偏干燥型开阔森林),体型小( 18 ~ 21 厘米),趾下薄膜发达爪发达,主要活动区域在树干。



接下来 3 种是 Blaesodactylus 的新成员,都是 2010 年后新增的物种,在爬宠市场上基本属于冷门属中的冷门种。


Blaesodactylus ambonihazo 马哈赞加丝绒守宫,2011 年增加的新种。


Blaesodactylus microtuberculatus 细瘤丝绒守宫*,2015 年新种 


Blaesodactylus victori 维克多丝绒守宫*,2016 年新种


目前市场上能见到的仅马岛丝绒守宫和沙卡拉瓦丝绒守宫两种。其他种 Blaesodactylus 成员难得一见。


饲养它们和睫角守宫有什么不同?


马岛丝绒守宫是典型的树栖物种。和其他经典树栖守宫比,它特别喜好偏干燥的环境。在原产地,马岛丝绒守宫它们多在干燥落叶森林或者岩石堆活动,有些个体还会直接进入人类居住的区域,以“有害”昆虫为食,情况有点类似大守宫或者国内更常见的壁虎。



(PS:偏干燥环境仅仅适合马岛丝绒守宫和沙卡拉瓦丝绒守宫,如果你有幸买到安东吉爾丝绒守宫,可不通用。)


饲养的时候,维持每周喷 1 ~ 2 次水,环境里推荐常备一个半满水盆。当喷水的时候,它们会摄取滴落到壁上的水滴。



马岛丝绒守宫是一种比较好动的物种,偏夜行,很多时候白天也会出来溜达。好动加上体型巨大,国外饲养者提供的环境同样非常巨大(45*45*90cm,养 2 ~ 3 只),并且环境里是非常需要提供这种绿植(假绿植同样效果)、树洞之类的环境设置,方便它们活动和躲藏。


幼体的简易环境


内部设置和睫角守宫类似,国外一些长期饲养的爬友发现马岛丝绒守宫白天会爬到 UVB 照射的枝头,推测 UVB (UVB 5.0)可能是必不可少。(PS:以个人饲养经验,UVB 大概率不是必须的。)


它们很耐低温,适宜温度在 20 ~ 30 度之间。温度低到 15 ~ 17 度也可以接受。但如果长期在 15 度以下或者环境最低温度都超过 31 度,对它们身体是有害的哦~


食性属于以食虫为主的杂食蜥蜴,提供常见的饲料昆虫就行,定期在食物中补充钙粉和维生素。偶尔也会吃 R 属守宫用的果泥,圈养条件下基本以饲料昆虫为主。



这是一种很聪明且胆大的守宫,喂食几次后就会明白饲养员等于食物来源,一些个体甚至能定时等待喂食。脾气完全不同于火爆的大守宫,它们对外界的好奇心远胜于警戒,也不会攻击人或者莫名其妙的咬人。养熟后,拿出来撸一撸它丝绒质感的皮肤,真特别爽的感受。



有些饲养者发现马岛丝绒守宫的某些个体会像某些豹纹守宫一样,定点排泄。



好玩不火的爬宠


繁殖方面,国外已经有爬友成功开始小批量繁殖,但目前资料并不多。目前,已知孵化温度大概 25 ~ 27 度,孵化时间 90 ~ 150,成熟个体完成交配比较简单。并且这个物种出壳个体的饲养情况来看,这个物种成长非常迅速。



物种介绍到此为止,马岛丝绒守宫目前属于冷门物种行列,而且是冷门到明确的物种信息都没有的程度。但以这个物种硕大的体型,温顺的个性,容易饲养的特点,又觉得它并不逊色于市场上任何知名的爬宠,可能它离真正成熟的爬宠,只差一些几位欣赏它们的耐心繁殖者吧。


编写丨达叔





“最被低估爬宠”前五!来自马岛的大型守宫 | 马岛丝绒守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