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掌握这几点,让你的日语发音更像日本人

2023-05-11 19:25 作者:言趣教育  | 我要投稿

很多刚学日语的同学都会觉得自己的日语发音很别扭,不知道为什么日语从自己嘴巴里面说出来总会感觉怪怪的,要么说起来像大佐,要么说起来很死板,反正就不那么地道和标准。其实这都是发音的问题,在刚开始学发音的时候没有重视,养成了错误的发音习惯导致的。那么今天就来分享几个中国人高频出错的发音问题,自学日语的同学可以检查一下,完全没有接触过日语的同学也可以提前避坑免走弯路。


日本人的发音讲究“快短小”就是语速快、发音短、嘴型小

很多刚学日语或者自学的同学会误以为日语发音和中文发音一样,需要把字读的越清晰越好,说话也要讲究字正腔圆才标准好听,但其实这是一种自学误区。其实日本人说话是小口型的,在发音的时候嘴巴不要张那么大,口型小一些,发音相对轻一些。但也不要误以为小口型就是声音小,你依旧可以温柔地或者用力地把日语说出来。


比如お(o)是很多北方人容易发错的发音,很容易读成ou。一个判断自己发音有没有问题的小方法:可以拿着镜子或者手机在黑屏的状态下来看看自己发o这个发音的时候的嘴巴,嘴巴有没有一个从小变到大或者从大变到小的过程,如果有,就说明你的发音是错的。


正确的发音是嘴型要小,发音时嘴型大小不要有变化,日语的五十音中每个音最多只有两个音,就是辅音+元音,不像中文有声母、韵母、前鼻音和后鼻音之类的发音。它的发音都比较简单,所以在读单个的发音的时候只要保存嘴型不变就行了。

比如

とうさん (to u sa nn):爸爸

就算to和u连在一起,也不要连读成tou(透)。


该长的地方不长,该短的地方不短

在我们中文中,字或者词语在读的时候,读出来的发音长短不会改变字或者词语本身的意思,所以没有太大的影响,最多在拖长发音的时候别人会以为你在卖萌,但是在日语中,有长音和促音之分,也就是说一个单词的发音长短,可能会导致意思的改变,比如

ここ(ko ko):这里

こうこう(ko u ko u):高中


おじさん(o ji sa nn):大叔

おじいさん(o ji i sa nn):爷爷


おばさん(o ba sa nn):阿姨

おばあさん(o ba a sa nn):奶奶


在日语中这类单词有很多,一不小心读错就会闹笑话。


该停的地方不停

前面提到过日语中有促音(っ),就是停顿一拍不发音,听上去好像很难,但其实很简单。

“っ”在两个发音中间,就表示需要停顿一拍,发音的诀窍就是:

促音前的音要发的快,发完马上憋一口气停顿半秒左右再把促音后的音发出来。


如果读不好促音、把促音吞掉不读、或者干脆读成长音也会让单词原本的意思改变哦!

比如

きって(ki tte):邮票

きて(ki te):穿上


重视语音语调

在日语中,同样发音的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音调语调一旦不同则意思也会不同。


点击蓝色链接看往期音调知识的科普

如何把日语说得更地道,告别“大佐味”?


如果你想要表达开心、愤怒、冷静、或者是质疑,在日语的语气上是会有变化的,比如:


そうなんですか?是那样的吗?(疑问)

そうなんですか!原来这样啊!(信服)


所以说在说日语的时候,也需要带入语音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好一门语言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发音需要一个一个地纠正,小细节也不能放过。经常进行一些发音练习,你的日语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地道的。

掌握这几点,让你的日语发音更像日本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