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刻在心间的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你

2020-08-04 10:06 作者:府門霆  | 我要投稿

  迫于各种因素还没有走遍全世界甚至全中国都没有走遍,学业工作的拘束让我们都安于一隅静静等候,希望哪天自己的心仪对象会闪现到你的面前与你并肩前行,到处漫游,忘却心中的所有忧伤与哀怨。不如意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不开心的人每天都会撞见,无聊的一切每天都会上演,我们是这台无趣歌剧的主角,主角光环的加持令我们痛苦不堪,我们得到的不是正能量的BUFF而是负面的减速持续掉血的厄运之矢。此刻我们需要的是拥抱自己的所爱的人,需要的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当相爱的两人同行,无论前路再多艰险再多坎坷,一切都会变得柔软顺滑,溜溜滑梯长又长,沿途的一切都好似棉花糖将你们包裹,饿的时候还可以咬上一口补充能量供你继续前行,爱在旅途中发酵肆意生长,幸福的果实终会落地,甜美的笑容也会洋溢在每一个值得你爱的人的脸上。

  飞过疮痍,越过荆棘,前路虽远但有陪伴,可能旅途中最重要的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你身边的那个谁,是那个说话都会红着脸的小姑娘或是提到便会令你脸红的那个谁。

  端坐桌前,望向窗外,脑间回荡,心中感慨,自己曾走过的路,路过的景,遇见的人,碰见的事,像放映老式电影的胶片一样,一张一张的在我的脑海回荡,余响不断。

  那些曾经去过的地方,那些曾经路过的景色,那些曾经可以触手可及的一切,像一片大雾将我笼罩其中,我在哪里?我是谁?我应该去向哪里?答案的归宿应该还是我自身,毕竟是主观的个体漫游客观的存在。从杭州到上海,从日照的海边到九华的庙宇,从成群结伴的嘈杂观光到独自手挽细沙落下的余晖落日,从声音到沉默,从哀鸣到哭诉,每一次都是从一个地方去往另一个地方,去之前的神秘憧憬,去之后的神往留恋,久久不能忘怀属于那一片仅属于那个地方的独特味道。

  我去过的每一个地方,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自然的景而是那些带有神秘的美好淡痕。

                                                      最模糊的旅途———杭州

  为什么要给我的这一段旅途定义一个最模糊呢?原因是距离我太遥远了,断断续续,去过好多次,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和初中,每一次都是放长假的时候去的,在求学的旅行中抽空去的,相信各位也深有体会,可以忘却学校施以重压的负担岂不是美滋滋。就算我每次和母亲一起坐那种不透气的大巴车然后吐得个身轻如燕我也不后悔,那段记忆始终是甜的。

  到了那儿,我们就会去找小姨夫一家人,他们在那边是开夜市大排档的,所以白天一般是睡觉的,我们到了那儿,吵醒了睡梦中的一家人,那副场景格外的有意思。之后一路上伴随着哈欠声,清晨的转塘(杭州市附近的一个小镇)显得格外的顽皮与可爱,没睡醒的信号始终在酝酿,随时在瞄着下一个可以打盹的时间小段。我记得小姨夫每次都会带我们去买菜,而且一买就是几百块钱,那时候我觉得他特别的有钱,出手特别的阔绰,再看看自己的父母总是那般的拮据,谁知多年以后回想起这段时光,总是淡淡的忧伤和哀叹。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弟弟将我母亲当天带给他的小陶瓷(蜡笔小新撒尿)摔碎了,我小姨和我小姨夫并没有过多的去说,那时候的我先是惊恐然后就逐渐恢复平静了,这件小事情挺值得我去回味的,或许两个家庭的差距就在这里。

  那时候最喜欢和弟弟一起躲在小房子里打游戏,趁着大人都在外面,我俩赶紧起身将游戏机连上电视机,开始刺激冒险的魂斗罗,一人一个手柄,眼睛就盯着游戏画面一刻也不放松,手指在手柄上来回跳跃,一阵厮杀一阵欢呼。不过在室内打游戏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大人们肯定会阻止的,像赶小鸡一样将我们撵到外面,然后我和弟弟就在外面一顿胡逛,我记得我和弟弟就在一家超市的自动储物机前玩了起来,起先我是不知道怎么玩的,毕竟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新鲜玩意,现在每次经过超市的自动储物机我都会想起这段,心中不免默笑一声。弟弟先是教我怎么用,之后我们就一直按储物的按钮,然后将小纸片对准红外线等待它识别纸片上的条码等待那个箱子的开启不断的重复着开关箱的动作,每次按下按钮,对于未知的箱门开启的声音我俩总是傻笑,我很喜欢这种感觉,熟悉中透露着一丝未知,重复中快乐在持续发酵。这是在超市的购物之旅,东西似乎没有买多少,但储物机前那专门用来装小纸片的凹槽早已装的满满的,那些废纸是独属于我们的欢乐。晚上的时候,我们坐在大排档里吃着小姨夫的功夫海鲜,那味道一个美滋滋。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排档撤了,空气中的味道也不是以前的了,小姨夫一家人开了一家游戏厅,之后有关了,开了一家饭店,专门做煲仔饭,我就没有去过了,只是听起过......

  杭州给我的记忆是模糊的,不单单有食物的美味和游戏的芬芳,也有乐园的欢悦和西湖的忧伤,动人的白蛇爱情故事和清凉“泼水节”的宋城,模糊的是记忆,沿途的风景我看了很多, 现如今大多逝去,留在身边的人依旧是他,年龄变了,姓和名都未曾改变。

                                                      最熬人的旅途————上海

  偶然的机会去的魔都,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迟迟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去过那个地方,而且恰恰是世博那一年去的。

  当时听说去上海,没有太大的波动,因为去哪都一样,都是离开这儿去那儿然后再回来这儿。怎么去上海的我都忘了,还记得在酒店的宾馆有住过,白色的床单和白色的墙壁,门不是白色的是棕色的,好像有金属的点缀,让门显得那么的高贵。进世博的那天,我们就随着人流一步步地往前挪行,为了看一个沙特阿拉伯馆足足排了五个小时的队,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手中正玩着一台游戏机,画面也还不错,羡慕,不过这种羡慕并没有持续,而是被人群所冲淡忘却,五个小时的队,除了耐心的等待别的什么都不管用,头顶上药物如喷泉一般不断地喷洒,我们就和傻子一样等啊等。世博会不愧为世博会,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场馆,各具特色,的确好看,玩到最后就剩下去每一个场馆打卡的乐趣了。另外由于各种因素中国馆都没有去成,只能从外表欣赏一下它的美,红的鲜艳红的带感。

  上海给我的印象很淡,好像我没有去过一样。当时见到外国人格外的激动,拍了一些外国人的照片感觉像捡到黄金一样。淡到我都不知道该写一些什么来填补这一段落的空白,稍微给我点印象的是多日之后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张和我拍摄角度相同的照片。其实仔细想想还是有的,在七宝古街吃了清凉乌黑的龟苓膏,在大巴车上跃过了课本中的黄浦江,在物价飙升的世博可怜到只能吃得起当时我认为很贵的实际上最便宜的KFC......沿途的风景都被人群所淹没,什么叫人山人海我可算见识到了,不过任凭人再多,身边的人始终是他们,静静的立着,守护着我们的始终是他们。

  写到这里的我已经不想再去回忆,毕竟记忆的发酵需要时间,好比酒一样,琼浆玉露都是精心酿制多年而成的。不过我还是简单的提及一下吧,补齐这一段段旅行的风景。

  凌晨舟山窗边的白衣飘飘

  午时日照海边的浪声叠叠

  夜间庐州街边的嘈杂阵阵

  ......

  就算我走过再多的风景,留在我心中的并不是那些所谓的沿途风景,而是那些虚幻的美好。我曾坐过公交从合肥去往巢湖游玩,待我回家休息的时候我想起了在公交车站遇见的独自用小石头搭房子的胖嘟嘟的小女孩,她应该很温暖;想起了在公交车上透过厚重的玻璃望向湖水和天交界的地方那抹绿痕,它应该很寂寞;想起了眼前怡人无数的文化风景区承载着无比厚重的历史,它应该很伤心......

  风景众多,几人能赏,刻在心间的往往是那些随意就能抹去的潇洒,难道不可哀吗?


  

刻在心间的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