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命模型:想改命缺方法;有方法又走偏;走准了又缺强化,没成为习惯!回归摆烂...

具体讲一下这个a b 生存情绪模型,它的目的就是改变每个人的命运,命运太大了,其实命运是由每个人的每一个细小的行为给造成的,所以这是一个什么人类行为动力学的一个模型,但我们这个模型它也不一定说是100%对的,我上一个视频忘了说的话就是免责声明,它只是一个什么假设的模型,不是 100% 正确,仅仅是有一定的适用性,你觉得它好,你就用到你的生活中去,可以改变任何一个行为。它叫人类行为的动力学。
我们为什么摆烂,对吧?内耗就是想改变,想付出行为又迈不出那个行为。我们就研究着怎么让一个人的什么建立一个新的行为, AB 这个神经线路怎么让它链接起来。明白了,那我们说一下它的运行规律。
首先我说这个a、 b 这个神经线路,它不是最核心的,它是一个工具。我们人大脑核心是什么?为了维持生存,所以我们的怎么知道生存就是情绪,所以我们的情绪是时时刻刻在保护我们自己,情绪就相当于我们也可以说到潜意识也好,就是时刻在监测危险性, 24 小时在监测危险。
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做一个新的行为,比如说你现在要去,比如说我们从一个小孩子的行为开始,那个婴儿刚开始要学的去什么抓某个东西的时候,就这么简单一个小动作,他的大脑一定是先判断抓这个东西有没有危险性,他一定是在判断明白了这个危险性是他因而觉得他危,他安全了,然后他才会什么?尝试着让这个手往前去抓,但抓的时候还抓不准,对吧?但这时候他会注意力会非常专注。当做一个新行为的时候,我们大脑的情绪是什么?是高度注意力集中的,这个时候,对吧?这样抓,如果抓偏差了,他再调整一下,最后抓成功。
好了,这个行为就链接成功了,但这只有一次,对吧?这时候还是很紧张的,需要什么?再重复一次,神经线路才一根线,对吧?太短了,这个太薄弱了,很容易就忘了。所以他第二次再抓,又抓成功了,大给他奖励,哎,成功了很有成就感,情绪上开心会奖励它。怎么再抓好了?孩子什么反复抓?经过这么抓, 5 次、 10 次、 20 次,每抓一次,这个神经线路都越来越强,就像那个路一样,荒草杂生,但走一遍,每走一遍这路都越来越宽阔,这样的话神经传导速度越来越快,这就叫形成习惯了。
而每一次随着这个熟练度的增加,大脑的注意力随之下降,到最后它成为一种条件反射的、本能的东西,想抓什么东西的时候不需要付出注意力,对吧?我们抓吃饭的时候,你发现不需要注意力,你可以边吃饭边跟别人聊天,你不需要说吃饭的时候还要聚精,会时要抓住,不需要。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大脑的情绪对抓东西就不再会有什么付出特别多的注意力了,就会节省下来,这是我们大脑的运行规则,这也就意味着要建立一个新行为的第一步,先是什么?大脑要判断这个事情对我有利还是快乐还是痛苦,如果发现对我是痛苦的事情,他不会抓的,他立马会逃避,对吧?他会逃避,他这个行为根本迈不出去,像我们摆烂一样,内耗一样。就是你一判断那个行为太难了,要做,要去交论文,要去找工作,要去跟老板谈,要去跟同事,要处理人际关系,一想到头都大了。所以你连这个行为迈都不会迈出去,就是你去跟老板去谈,根本这个行为就把你卡死了,大脑情绪中心就把你卡死了,对吧?所以你连这个行为迈都迈不出去。
所以很多人就是在首先是什么?要不要做,就在这一步就卡死了,等到他真的迈出一步行动之后,他的神机就变成什么,怎么完成,它怎么做,但他在要不要做这一块,就一只脑子里面想千万遍做罢不做卖不出去。
但如果我们一旦迈出去的话,就想的是这个事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完成?它发现了没?所以我说大家为什么那个 0. 1 要迈出一步行动就是这样,但是我们的大脑清洗中心就是先监测了,太难的东西他就不让你迈,你就迈,都别迈。所以第一步先监测了,能行才可以走。
第二,你还得精确的走到那个 b 的线路上去,你要抓东西,要抓精确地抓准啊,你要抓到 c 下路上去,那抓不准偏了。所以你还得什么知道正确的这个行为的?正确的神经链接一定要正确,这意味着什么?就像我们很多同学,他比如背课文,他说背这个课文背不下,就是因为他一想背课文头疼,为什么他以前背过,怎么背都背不住?说明他这个线路走的是什么?一条低效率的线路,它是死记硬背的。
那如果我说你用逻辑记忆的方法去背,这时候他很明显就发现,你说马老师这个新的线路逻辑记忆法怎么记,他就不知道这个线路怎么走,他不知道新的这个 b 线路是怎么回事?他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条线路,他这条路一辈子都走不上,所以看到了没?呵,你想改变只有空有一颗改变的心还不够?你想改变的时候,你往哪个方向走? 360 度,这么多方向,这么多大脑神经元 800 亿个,请问你往哪个方向走?你还要知道什么正确的方法,正确的线路?知道了好了,知道之后你说我走一次就够了吗?不走一次那个神奇下路太弱了。
我说大脑的神经原则是什么?强身弱,你以前那个旧习惯几十年的和你今天才走了一次神经线路,才走了一次,对吧?那就是飞机跑道,你这就是一个什么荒草丛生的,所以还要强化,第二步就是这个线路要强化,而且第一步的时候第一次你做这个行为的时候肯定注意力高度集中,紧张,还不一定能做到位,总会偏差,还要不断修正。
好了,终于修正好了,这时候还要强化,每天在用的新方法,不断去记,最终什么可能需要记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般是 6 个月左右你才能把这个新线路怎么样固定下来,让它变成一个高速跑道,这样的话就变成一种习惯化了,到后面就不用费劲了,就是不用刻意控制。
只要一记背东西,你就用逻辑记忆法,以前那个路,对,以前那个线路你不用了,大脑棕熊用尽废退,只要你不用以前那个线路,就是什么慢慢就断掉了,又开始荒草杂生了。然后新的向度怎么样?反而越走越快,就像一个高速公路一样,这就是大脑的运作模式。而且随着你越来越熟练之后,你在这个背诵上你就不会再获得一些什么注意力的,情绪上就没什么情绪,你就觉得这个,这很简单啊,这也没啥意思,你就觉得他无聊了,这就是大脑任何一个行为都是如此,需要你吃东西对吧?首先你得判断这东西到底安全危险不危险。
我们吃东西的时候,你觉得你说马老师我很喜欢吃蛋糕,是因为你知道蛋糕你已经吃过,那是安全的东西。但如果我把你带到野外,我随便一棵树上的一个果子,我说你来吃一下你,你不认识这个东西,我说你吃一下,你敢吃吗?你第一步刹车,这东西有没有毒?
所以我们要去吃这个果子这个行为的时候一定先判断,我们潜意识情绪一直在判断到底危险不危险。然后我告诉你,你放心,这个东西绝对没毒,我给你百度,给你搜一下一看,噢,觉得这个东西叫什么啊?阿坝,对吧?这个水果是可以吃的,我一个把百度百科一给你看,你说好了可以,好了,这时候你就摘果子这个动作,因为从小就学过啊,不用。
然后你吃上第一口之后,你大脑仍然在判断这个东西好吃还是不好吃,如果你吃完发现哇好吃的要死,好了大脑就会奖励你说来再吃一口,再吃一口,吃完一个再吃一个,吃完一个再吃一个,就这样奖励。但是如果你吃到第五个的时候,你就觉得算了,好像吃的撑的也就那么那么一回事,情绪就会不断淡化。所以这就是我以前录的视频里面说的,你如果一个行为重复一直做的话,慢慢就脱敏了,就是不带有敏感性了。
所以富人的生活也很无聊,穷人的生活也很无聊,中等人的生活也很无聊,谁的生活都很无聊,只要你一直做那件事情,他就很无聊。好吃的一直吃就腻了,天天吃白菜,天天吃肉,你试试看。同样,你说旅游,天天旅游,你试试看,对吧?
我目前都说过这个天天,你说要放假,那给你放了一个月假,你在家里面待着待几天,你又想什么?上学的时候又想回学校了,无聊,对吧?人就是这样。那这是因为是我们大脑的神经特性导致的,欲望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你一满足就无聊了,又想追求新刺激,新刺激追求到了又无聊。因为你亲自己多体验几次之后,它又什么淡化了,又不会给你那么多情绪。
为什么呢?这是大脑的什么进化里面,为了维持人的生存就要这样,如果你在一件事情上一直是体验到非常快乐的话,那相当于你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这个事情上,那这个事情你都已经体验过了,你还把注意力大脑的资源投资在它上面,你就没有空闲的这个资源去给其他的新的,对吧?预防什么突发情况你就没办法支配了。
明白了,你的这个资源就浪费在这一件事情上,而这一件事情已经已经体验过,证明过,说这个东西是安全的,没啥问题了,你就应该把这个资源什么留存下来,这是大脑的就是这样可以快速什么让大脑腾出更多的精力资源、注意力和情绪资源给其他的事情,这样人才能成长。
不然的话,那要是这样的话,那一个人吃了一个西红柿,感觉香死了,从此以后他就只吃西红柿,然后每吃一个都很香,那这个人一辈子就只会吃西红柿,他就不会再发现任何其他的果实了。明白了,他对啥都不感兴趣,那人类社会不会发展的。这就是我们大脑神经的什么运行模型。
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一个任何一个新行为,它不是随便可以做到的。你的环境里面一定要给他什么,要么是快乐,要么是痛苦。让他体验到快乐,就让他大脑要判断这个事对我有利,他才愿意做,或者说这个事儿他不做会有很大的痛苦。我以前说过,快乐和痛苦是一回事情,得到快乐对吧?那就很开心。但如果快乐失去就是痛苦,对吧?同样一个痛苦催着他,他就不得抱歉走,为什么他要逃避这个痛苦只要一结束就是快乐。明白了,所以他一定是情绪上有刺激,他才什么确保这个事情要么是有甜头,要么是不得不做。但这个东西一定是安全的,他先判断安全了,他去试试的时候一定要准确,那个线路一定要准确。
很多人为什么改变,很难改变,是因为他都不知道怎么向哪个方向走,很迷茫,知道感觉自己好像世界这么开阔,一切都有什么,大有作为,非常自由。但实际上你自由的一无所有,让你自由的什么?你不知道选哪里,相当于你没有自由。 360 度哪里都可以走,等于哪里都不能走,你不知道到底走哪里,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什么有正确的线路这个东西,就这就是人和人的区别了,我们在下一个视频再讲,那为什么人和人产生差别的就在这个地方,你想改变谁都想改变。
但是很多人接触不到正确的线路,走的都是那个低效率的线路,这是一部分人,还有一部分人可能接触到,有高人指点,接触到高效率线路了,但是它不一定能够什么精确的,就把这个线路走精确,可能中间就走歪了,知道走不精确。即使走进去了,他又没强化,要强化至少 6 个月,你没有那个环境逼着你去强化的话,你试一次,浅尝辄止,当时有效果,过一段时间忘了又回到救习惯去了。
所以一个人的改变为什么这么难?最终你就会发现我们这个模型更强调的是什么?一定要通过一种环境来改变自己。凭你的意志力,你的意志力是咋样的,我很清楚,你自己也很清楚。什么意志力?别搞笑了,自己当裁办又当运动员,你说能把事做成吗?能做好吗?你做不好,所以一定要把自己抛到环境里面,这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好了,这就是我们的大脑神经的模型,任何一个行为,无论是学习、生活,对吧?这个的工作、职场,所有的人类的所有的行为就是这一个模型。
好,那我们简单就介绍完了,现在咱们来剖析一下,你看一下你自己是不是符合这个模型,你自己的生拿你的任何一个行为是不是就按这个模型去走的?你任何一个行为新行为,你去尝试的时候是不是都是这个模型?现在情绪安全了,第二个还有方法要对,最后方法对了之后你还要重复,最后成为习惯。一旦习惯之后,对这事就情绪就淡化了,又得追求新的刺激,又得学把精力留下脸上学一个新的行为,这个行为就慢慢就有什么淡化了,成为习惯了。
所以很多人说优秀也是一种习惯,你可能要费脑特别大的劲才能滋早上爬起来。而很多人对早起习惯的人来说,人家早起,早晨到那个点就起来了,没有任何痛苦。我们以前说什么自律,那是习惯,那不是自律。你搞清楚,那是人家的习惯,他要是早晨 6 点不爬起来,他会很痛苦,所以从神经魔性就能一下看透好多事情。
那太多了,我们就不说了,就你的经历,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在评论区剖析,不要再给我讲道理,别玩你那狗屁什么逻辑游戏了。你啥逻辑嘛?玩那个东西,就你的经验,你的任何一个行为是不是都按这个逻辑去走的?按我们刚才这个模型去走的去剖析一下,用你的实践来检验这个模型的真假,不要用你的嘴炮,不欢迎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