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安排
选择与安排
2021-10-10
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可以作为论点的方式也比较多,但是该如何选择这些论点以及如何安排这些顺序,这些是很重要的!
记得上次看金庸小说的时候,金庸自己也表达过,很多人说《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学艺的过程很详细,但是杨康的却很少,是不是不太好等等,就像是说《神雕侠侣》里面的杨过小时候的生活太过于单调一样。
当然,这些事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两边都写的话,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是看不下去的,很多时候时间会给人无数的想象,如果每一个画面都要暴露出来,反而就感觉没有意思了。因为那所有的东西都只是来自于作者的思维,没有了想象空间。好像张导在翻拍《射雕英雄传》的时候,就有一个编剧写了很多杨康的故事,还拍出来了,金庸看了很无奈,好在最后张导都给删了。
看电影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导演的手法很重要。因为电影的时间很短,那么短的时间,你要表明很多问题,那么就需要很多手法和技巧。不过这些是外在的,还需要什么,还需要的就是一些选择和安排。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故事,拍出来,人物性格一下子就明朗了。
比如《中南海保镖》,高潮其实也就是最后的二十分钟,那么之前的七十分钟呢?就是通过不同的故事述说人物,这个时候就需要选择不同的故事,说明这个人的性格如何,如何的安排,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一步步的走入人物。
就像是我一开始写日志一样,我还在想,以前八百字我们都没有办法书写,那么现在要写,我如何写成一篇日志?谁知道一写,写了两三千字,我很开心,我感觉自己有进步了。
但是写着写着我感觉不对劲了,这不就是废话吗?
那么多故事,都放上去了,全是一样的!的确有人会列举很多故事,但是每个故事的重心是不一样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论点的展现,而并非都是一样的,所以那个时候我开始要求自己写日志只在1000字左右。
很多人开始很好奇,说我装,1000字也不少了等等,但是实际上,我从3000字到1000字,用了大概差不多一两个月的时间才做到。
现在我也可以写很多字的,也可以写很少字的,但是我还是会要求自己只写1000字左右,因为这个是一个人阅读的习惯所在。
原来,找主题和核心并不难,难得是选择那些可以支撑的论定,以及如何安排他们循序渐进。毕竟如果安排的不合理的话,依旧会感觉很别扭的,至少在读的时候也是很别扭的。
我们首先是选择哪些论点,要突出,要深刻,然后是安排前后的顺序,这样一来一个人物就栩栩如生了。就像是我们认识一个人一样,你并不会知道这个人的所有事情,甚至是你知道了,也记不得,但是当你和别人介绍的时候,你的脑子里面就开始有些故事了,而那些故事就是这个人!
可怕的是,我们无意中能说出来,但是写的时候,或是让你说的时候,你却并不能说出多少。
因为我们有开始了选择和安排,而并非脑子里的一瞬间的反应……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