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四月番剧完结简评
这是我第一个完整的追番季度,日漫一年四个番剧季度,据说四月是佳作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一个季度看下来确实名不虚传。今年的四月番我足足追了六部,可以说综合实力非常强劲。下面我将根据个人观看体验和不那么客观理性的分析,谈谈我对这个季度我追的番剧的看法,以及一些观看过程中的联想。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观前提示:请有意向追《间谍过家家》《夏日重现》《辉夜第三季》《派对浪客诸葛孔明》《相合之物》《青之芦苇》的读者收藏本文章后先退出,看完后再参考我的评论。
那么,我们开始吧!:
1.《间谍过家家》
作为本季度的流量密码,可可爱爱的阿妮亚已经成为了出圈角色,各种颜艺表情包层出不穷,不过作品本身的争议是比较大的。最经典的“德不配位”观点在开播不久后便出现了。这部漫改作品的改编(尤其是前期)走的是偏正剧路线,比如手榴弹求婚这个桥段如果加一些特效和演出效果,肯定会有更强的表现力,但制作组在前几话中一直保持着克制,直到入学面试篇才开始逐渐加入一些夸张的演出,而将演出与剧情完美结合的第12话是我观感最好的一话,笑点自然且流畅,可以说为之后的制作定下了好的基调。
《间谍》前期偏稳的制作思路我个人有两种猜想,第一种是制作组由于压力等问题求稳,另一种则是在动画主创(尤其是监督)看来前期剧情适合走稳健路线且更容易吸收二次元浓度不高的“圈外粉”。综合来看第二种猜测可能性更大。
这里我们可以把《间谍》和《鬼灭之刃》放在一起谈谈为什么离神作还有差距的佳作可以获得如此高的人气。“家庭”这个概念在这两部作品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鬼灭》与传统少年漫中渴望改变世界的王道主题不同,把守护家人作为了主角的原动力。而《间谍》的设定巧妙在怀有不同目的的三个人都在努力维系一个虚假的家庭,在趣味性足够强的同时渗透了对于家庭关系、教育、亲情的探讨,在这个原子化的社会中,家庭、亲情这种纽带变得越发珍贵,诠释家庭意义的优秀作品获得成功是时代的选择。
如果《间谍过家家》的作者有勇气和能力在后期剧情中利用好设定去升华主题,比如任务完成时约尔和劳埃德的选择等问题,我想这部作品的地位会进一步提升。
2.《夏日重现》
提起轮回系动漫作品,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Re0》和《命运石之门》。石头门前半部分铺垫,后半部分回收伏笔的慢热剧情对于观众的耐心是个考验,而本作从男主一周目被影子澪击杀后,各种铺垫伏笔的回收、意外的剧情展开和主角的行动同步呈现,整体观感更加紧张刺激。
由于这是一部半年番,我想在完结时再对整体剧情和影子设定的深意等问题做探讨(坑给自己挖好了)。
3《辉夜大小姐第三季》
在我通过各个up主了解到漫画作者后期的“精彩操作”后,我庆幸自己是个幸福的动画。
《辉夜》是我正式入坑后看的第一批动画,当时我对日漫的认知几乎只有柯南,《辉夜》轻松搞笑的剧情、大胆搞怪的演出(当时还不知道演出是个啥)让我欲罢不能,而其中辉夜大小姐在“来之不易”的走路上学路上帮助害怕的小学生、以及学生会一行帮助辉夜看烟花等剧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是我认为这部作品不可缺少的部分。单纯的搞笑只是一时的兴奋,但《辉夜》带给观众的还有一份感动,如果少了这份感动,第三季最终回辉夜的内心独白就完全无法使用观众共情了,之后镜头的旋转把气氛烘托到顶点,我想这一个吻会让所有一路追番的粉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吧。
说点可能不太符合这部恋爱喜剧的分析,辉夜作为大财阀的大小姐,可以说设定里带着阴暗色彩,但本质又是善良的,白银会长其实就是驱散这份阴暗的人。可以说这一对从深层次来看也是天作之合了。
为动画制作组的诚意和心意献上最诚挚的感谢!
4.《派对浪客诸葛孔明》
我认为这是四月最可惜的一部作品,开局通过魔性op、女主的甜美外表和嗓音以及诸葛亮穿越的奇妙反差感获得了不少肯定和期待,不过中期说唱歌手部分的剧情在我看来太过拖沓了,这个人物偏懦弱温和的性格作为说唱歌手并不算讨喜,其转变过程和人物弧都不算流畅、也不令人信服。这个人物处理还算小问题,但铺垫了大半个作品的女主英子最终回的歌曲,以及这位说唱歌手最终回只打了个酱油让我大失所望。尤其是最终回实在算不上出彩的歌曲,也许是我的音乐品味不行吧,感觉不如英子和七海在街头表演时唱的歌。我推测这个作品是有机会出第二季的,希望说唱歌手的剧情后续可以打我的脸吧,说不定是丞相在下一盘大棋。
本作的制作公司PA我是很喜欢的,很多作品跟京都画风相像,《花开伊吕波》《白箱》在我看过的作品里也是佳作级别,《angel beats》等作品也在我的补番列表里。《诸葛孔明》作为PA的第一部漫改作品当然还有很多不足,我上述提到的剧情和人物塑造的问题可能也和原作节奏有关,根据一些up的说法,原作漫画还是不错的,希望PA后续改编再接再厉吧。
5.《相合之物》
这部作品我是更新了几集后发现口碑不错才开始追的。它同题材的《玉子市场》是我很新欢的作品。看相同题材作品很容易因为看过更好的而看不下去,我看完《轻音少女》后看《lovelive》总觉得差点意思,看ll里的黑长直我满脑子都是秋山澪。
《相合之物》和《玉子市场》同样是讲日式点心店里发生的故事,单说画面《玉子市场》还是完胜的,但在剧情上二者讨论的是不同的主题,这减少了我对二者的横向对比,观看的新鲜感多了不少。《玉子》更多关注少男少女的成长、青梅竹马的懵懂感情,《相合之物》则把年龄视角提高了一些,男主阿和在东京追梦失败回到家里经营的点心店,邂逅了借住在家,要“抢夺”自己继承权的小姑娘一果,以单元剧的方式体现了店铺的经营理念和角色的性格、关系。女高中生、前任和男主组成的“伪修罗场”喜剧效果拉满,是本作容易让人印象深刻的剧情爆点。不过到十二话一果的父亲(应该就是教阿和吉他的前辈)还没有正式露面让人有些遗憾,
这种慢剧情弱主线的日常番可能会越来越少,本身剧情节奏也比较难以把握,我看的时候有几话确实有些无聊,做好日常戏,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啊。
6.《青之芦苇》
当我在新番导视里看到“原作者懂足球”和“小排球的制作公司”这样的介绍时,一度对这部番充满了期待,但是看了一个季度下来,没看正儿八经踢几次球,反复强调男主家条件困难的剧情总给人刻意的感觉,有评论说男主家都可以开店为啥还说条件不好,我对此不好多评价,我认为草根逆袭的故事讲好了也肯定是励志的,不过本作(尤其指动画改编)在我看来并不成功,过多的站桩文戏以及很多别扭的台词让我怀疑自己看的究竟是不是足球番。
如果这部作品可以做到四五十话的长度,那么这第一季的操作还是可以勉强接受的,但按照目前的热度,续作什么时候出很难说,只能保持观望态度了。

结尾的胡言乱语
我想有很多人这个季度并不是在阿B观看的上述作品,阿B购买了以上六部中四部的版权,但延期播出一两个月加上镜头、声音的删减,作为观众我是不太能接受的。多的不好多说,刚刚看完了阿B13周年庆,看到给了凉风老师挺长一段做了09年的番剧回顾杂谈,可以说阿B还是没有忘记初心的,先审后播这件事有无奈但也是必要的,但删减的幅度我认为是有待商榷的。
我认为b站是一个平台,它有着相对公平、积极的创作环境,但不可否认用户的增多使得阿B的出发点二次元板块势必变成众多业务的一小部分,阿B也在尽力维护这份初心,但只要主流舆论认为动画是低龄化的代名词,动画版权的购买就难以收获最好的效果,为何《声之形》国内版的观感那么不平衡?动画为何不能揭露哪怕一点点“残酷”?
傲慢与偏见从未消失过,而如今杂谈等深度内容走向没落,我们该用什么打破偏见,拥有正常的观看体验、支持正常的正版呢?
七月新番已经陆续开播,《来自深渊》第二季能否播出要打一个大问号,原因是什么呢?它“不像”动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