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干货】什么是气血?什么是淤堵?
视频链接:

我们经常以气血不足来描述一个人能量弱,那么气血不足的气血究竟是什么?气和血又分别指什么?气血不足形成的淤堵又是什么?淤堵的定义又是什么?只有真正理解这些中医名词,才能真正使用这些中医名词,否则照猫画虎的拓展使用,很可能画地为牢。
(以下为UP主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人体由物质组成,包括组织结构、血液、津液等,也就是阴。物质有规律的运行,构建人体内有机的能量转换,也就是阳。因此正常人体是由正常的物质组成,并且物质按照一定规律正常运行,也就是人体是阴阳的合体。
为了更特征性的描述人体的物质和物质运动,我们把物质称为血,物质运动称为气,广义气血的意思就是气(物质运动)和血(物质本身)。经常说气血不足,这里面包括了气虚和血虚,相对应的用药也就有差别,比如分别用生姜和大枣。狭义的气血指物质本身,因为我们对血还要进一步区分有形无形,说成有形血、无形血就很怪异,所以就用气血来代指血,说起来会方便一些。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舒服的方式命名,只要自己不要混淆就行。

气,指物质(狭义的气血)按照一定规律运行,这里的规律包括物质(气血)运行速度、气血运行路徑。气血运行路徑粗略描述的话,就是脾胃产生气血,经心肺输布到表,经表循环后回收入肾,有用的回收利用,废物经小便排出。同时心肺输布气血到里,经里循环后由胆将代谢废物排入肠道,与食物废物经大便排出。这个气血循环路徑是维持气血运行的基础,只要人活着,这个路徑就大体上不会改变。只可能因为一些外力因素,短时间改变。要是这个路徑走不通了,人也就嗝屁了。所以对气血运行的探讨就是对气血运行速度快慢的探讨。
血,指物质(狭义的气血)本身。气血可进一步分为无形气血、无形和有形之间的气血、有形气血、组织结构。无形气血,指气,此处是指狭义的气,比如呼吸的气、排便时的推力等。无形与有形之间气血,指水液,比如淋巴液、组织液等。有形气血,指血液,比如动静脉内的血液、月经等。组织结构,比如各种脏器结构等。你可能觉得这个分类很奇怪,就好像五虎上将里面混进了一个刘禅,TFboys里面混进一个张翰。按照正常分类来说,组织结构应当归于有形气血,为什么这里要单拎出来?答案是,为了方便。中医的治疗方式包括汤药、针灸、推拿等,其中汤药是调气以治形,推拿(针灸也有,比如松解筋膜)是调形以治气,针灸两者都有,这里面的形只包括肌肉筋膜等组织结构,较为局限。因此,有形气血就留给更为常用的血液了,组织结构我们自己知道是比血液更为有形的气血就行了。比如现代西医的手术方法(古代中医外科手术),切除某个肿物之类的,就是对组织结构的治疗。
气血本身的衡量,包括气血量、气血成分比例。但是气血成分的变化过于复杂,并且气血成分比例失调的本质原因时单种物质量的改变,因此在较为广的视角下,单个物质的气血量改变简而化之为整体物质的气血量改变,对气血本身的探讨就是对气血量多少的探讨。而当我们需要研究的更细致时,可以切换更细致的视角,来探讨单个物质气血量改变的原理。
气(气血运行)和血(气血本身),这两者互为阴阳,可相互影响。比如,当气血运行速度减慢时,可引起产生气血减少;气血减少,可引起气血运行速度减慢。

与正常相对,疾病就是气血运行、气血本身偏离正常的人体状态。我们把气血运行偏离正常、气血本身偏离正常的气血状态称之为淤堵。
因此相对应的,淤堵可以分为无形淤堵、无形与有形之间淤堵、有形淤堵、组织结构淤堵。无形淤堵,指气血运行速度偏离正常(未形成有形淤堵)、气血量偏离正常(未形成有形淤堵)、气滞(无形气血局部停滞)。无形和有形之间淤堵,指水湿(水液在局部停滞)。有形淤堵,指瘀血(血液在局部停滞)、食积。
让人体偏离正常状态主要包括五方面影响:外感、内伤、情志、习惯、外伤。除了直接损伤组织结构的(也就是外伤),比如波棱盖磕马路牙子上、吃了个骨头把胃黏膜划伤了,其他的影响都是由无形逐渐过渡到有形。因此大部分淤堵形成的过程是:无形淤堵️、有形和无形之间淤堵️、有形淤堵️、组织结构淤堵。比如,肿瘤的形成,也就是组织结构淤堵的形成,是由无形淤堵逐渐到有形的,是一个慢性疾病。还比如,一些症状,在医院检查没有组织结构异常,但是存在症状,这就是偏于无形淤堵的症状,还没有引起组织结构改变。
若是因气血速度减慢导致的淤堵,则予加速气血运行速度的药,比如生姜、附子等。若是因气血量不足导致的淤堵,则予补充气血的药,比如甘草、大枣等。若是在补充气血、提供速度后因淤堵较重无法短时间疏通,则予疏通药,比如桂枝、大黄等。(简单描述,具体更为复杂)
那么淤堵是形成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样的?气血聚集疏通淤堵,为什么淤堵处还出现了气血不足的症状?疏通药如何疏通淤堵?我们下期视频再见。